最后一刻,沙特放弃签字,谈判宣告破裂,美国不许中国做一件事

泽锋说说 2024-12-02 08:38:14

沙特拒绝签署防务协议,美国“拉拢计划”破产,全球博弈再掀波澜

美媒报道称,沙特阿拉伯在最后一刻放弃签署与美国的防务协议,导致美国在中东的战略计划宣告破产。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中美在中东地区的深刻博弈,也表明沙特在全球政治中的自主性逐渐上升,尤其是在涉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坚定。沙特的决定也引发了对美国长期在中东政策的质疑,特别是在美国对沙特的战略拉拢未能奏效的背景下。

美沙防务协议:美国的期待与沙特的底线

美国计划通过签署防务协议来进一步巩固与沙特的战略同盟,并借此遏制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美国为此准备提供与日本同等的军事保障,如果沙特遭受外部攻击,美方将视同自己遭受攻击,提供协防支持。然而,沙特在签署协议前提出了一个严苛条件:以色列必须接受“两国方案”,并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

这一条件无疑是沙特在处理中东复杂局势时的战略考量。沙特作为中东的石油大国,尤其在欧佩克内的领导地位,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具备相当的影响力。与巴勒斯坦的紧密关系使沙特不可能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与以色列和解。更重要的是,沙特与以色列的关系一直是阿拉伯世界政治的敏感点,任何过早的和解都可能引发国内的强烈反弹。

以色列的立场与美国的尴尬处境

然而,以色列显然不愿意在沙特提出的条件下让步。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无疑触及到以色列的核心利益,这对于长期以来坚守领土完整和安全主权的以色列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求。美国的反应显然是“失算”的,因为拜登政府一直在支持以色列,无论是外交上还是军事上。如此一来,沙特的拒绝也让美国的计划显得尴尬不已。

实际上,以色列已经成为美国在中东的“负资产”。过去几年来,美国为维护以色列的利益,不仅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还在多个场合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未能缓解中东的紧张局势,反而加剧了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矛盾,沙特的拒绝签署防务协议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沙特的战略选择:对抗美国还是迎接中国?

沙特的决定并非仅仅源于与以色列的争议。近年来,沙特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外交和军事选择,尤其是在中国和俄罗斯日益崛起的背景下。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推动沙特与伊朗的和解、促进巴勒斯坦各方之间的团结等方面,展现了其作为“和平使者”的角色。

中国的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近年来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歼20战机、红旗防空系统等军事装备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关注。此外,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在沙特等中东国家中逐渐深入人心。在沙特看来,选择与中国合作,不仅可以获得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还能够避免美国主导的局势对其内部稳定和外交政策带来压力。

美国的应对策略:继续“联手”沙特抗衡中国

尽管沙特拒绝与美国签署防务协议,华盛顿并未完全放弃拉拢沙特的努力。美国计划通过扩大与沙特的联合军演、加强防务合作等方式,在中东继续保持对沙特的影响力。然而,沙特显然更倾向于追求一个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对抗中国影响力的问题上,沙特并不急于站队美国,而是通过灵活的外交策略寻求多方合作。

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正是如何平衡与沙特的军事合作与对中国的战略对抗。显然,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无法阻止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崛起。美国的“防务协议”未能成功,也反映了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一些局限性,尤其是在面对中国崛起和地区国家自主外交政策的挑战时。

结语:中东格局的变化与全球博弈

沙特的决策不仅是中东局势中的一环,更是全球大国博弈的一部分。在美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沙特加强自主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全球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于中国而言,这种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无论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还是通过积极推动中东和平,中国都在悄然改变这一地区的力量对比。

美国未能通过防务协议遏制中国,反而暴露了其在中东的政策僵化和对以色列过度依赖的弊端。而沙特作为中东的关键国家,其外交政策的选择不仅会影响中东地区的稳定,也将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0 阅读:48

泽锋说说

简介:资深军事作者,带给你不同的新闻视角,不同的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