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朱高煦、豪格等人用生命告诉李世民,该造反时必须造反

俇攘 2025-03-29 18:51:08

皇权,作为古代至高无上的权力,自古以来让无数英雄豪杰为之折腰。若是没有后来司马氏篡位,司马懿或许就是曹魏的郭老令公,不会在史书上引发如此多的非议;若是王莽不篡位,其就是西汉的一代儒学圣贤,也许声名可以直追孔孟和王阳明,断不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皇权争夺,自古以来也是极为惨烈的一项政治斗争,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争夺皇权或者维护自身皇位的安稳,他们会同室操戈和手足相残,甚至会做出很多倒反天罡人伦之事。但是胜利者,会自然而然的洗白,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对于失败一方来说,所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很多参与夺嫡失败的一方,结局就比较惨淡,有些甚至会遭遇一些无妄之灾,比如曹植就备受曹丕打压,郁郁而终。而康熙时期参与夺嫡的几位皇子,除了成功的雍正之外,其余均不同程度受到迫害。

公子扶苏

所以,权力的道路是孤独的,是不允许有感情的,前秦时期,苻坚和苻法兄弟二人,一同起兵造反推翻暴君苻生的统治,成功之后苻法主动选择退让,不与苻坚争抢皇位,但是最后还是被赐自尽,要知道这可是苻坚,一位历史上最宽厚的皇帝,其连出逃的慕容垂都能容忍,最后还是害死了自己最亲近的兄弟。

所以,被后世用来诟病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李世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避免了成为历史的笑柄。要知道,很多人都因为一念之差,没有选择及时造反,最终从主角沦落为炮灰。

就比如扶苏,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被赵高矫诏赐死,而当时扶苏和蒙恬掌控着二十到三十万大秦边军,从河套地区通过秦直道杀往咸阳,一路几乎没有太多阻碍,只要振臂一呼,大秦数十万最精锐的边军将会轻松拿下关中,揭穿赵高、李斯和胡亥的阴谋,成为秦朝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朱高煦造反失败

还有就是朱高煦,在陪朱棣最后一次北伐期间,掌管着明朝绝大部分的部队,但是却被杨荣一招秘不发丧所蒙骗,明明察觉到疑点重重,但是却没有作出任何措施,甚至在得知朱高炽匆忙即位之后,也没有及时造反,最后成为了一个小地方的藩王,被朱瞻基轻松拿捏,一个横扫漠北的猛将,被年纪轻轻的朱瞻基收拾了,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还有就是皇太极最具实力的儿子豪格,在皇太极死后和多尔衮争权,豪格当时有着更多的军队,以及更多满洲部落的支持,但是面对多尔衮提出让顺治即位的建议,却欣然应允,导致了自己的势力在后期逐步被多尔衮蚕食,最终落得了被迫害致死的下场,所以历史往往不会给他们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有优势就应该果断行动,主动出击,造反就要趁早。

玄武门之变

再来说李世民,要知道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已经被李建成势力逼到了墙角,大唐的整个京畿地区被李建成势力控制,秦王府被各种打压,谋臣和武将均被拆散,太子党的二号人物李元吉掌管着京师主要的防御力量,三号人物罗艺掌控着河北,而李建成本人,掌控者天下世家大族以及文官集团的支持。

当时的李世民已经无路可退,不造反就只能慢性死亡,估计用不了一年,李世民的势力会被削弱到造反都成功不了。所以,李世民才在各方因素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孤注一掷,绝地反击,埋伏在玄武门之外,突袭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将夺嫡做成既成事实,成为了皇权继承者的不二选择。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崛起与繁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而在这个辉煌时代的背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历史走向。然而,历史的河流总是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假如李世民没有选择走上造反之路,他的命运以及大唐的历史将会如何发展呢?

李世民登基

首先,从李世民的个人处境来看,他在唐朝初期的地位已经颇为显赫。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他参与了多次关键的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秦王,担任天策上将等重要职务,功高震主,李世民渐渐不被李渊和李建成信任。随着唐朝的建立,皇权的争夺也逐渐浮出水面。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成为了法定的皇位继承人,而且常年参与政务和决策,成为了天下文官所扶持的对象,这无疑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可能会继续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但权力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或许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施展。更为关键的是,他可能会在政治上受到李建成的压制和排挤。李建成作为太子,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源和支持,他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来削弱李世民的影响力,甚至对他进行打压。

玄武门之谋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的政治生涯可能会变得举步维艰。他可能会面临来自李建成的各种挑战和威胁,需要不断地在政治斗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以李世民的智慧和能力,他或许会寻找其他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可能会更加专注于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工作,以此来赢得更多的民心和支持。

但即便如此,李世民仍然难以完全摆脱来自李建成的威胁。在皇权的争夺中,往往没有中间地带,只有胜者和败者。如果李世民没有选择主动出击,他可能会在政治斗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最终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可能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在历史上,皇位的争夺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斗争和流血事件。李建成作为太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消除潜在的威胁。而李世民作为他的最大竞争对手,无疑会成为他的首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可能会面临来自李建成的暗杀、陷害等威胁。他的生命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可能会在政治斗争中丧生。这样的结局对于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和遗憾。

李世民登基

从唐朝的历史发展来看,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的历史格局也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唐朝初期,政权尚不稳固,内外交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内部政治势力的纷争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而李世民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卓越才能的领导者,他的上台无疑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可能会陷入更加混乱和动荡的局面。李建成的统治能力相对较弱,他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内外挑战,导致唐朝的政权更加不稳固。而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可能会愈演愈烈,最终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和危机。

此外,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政策对于唐朝的繁荣和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都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李世民没有上台,这些改革措施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推广,唐朝的历史发展也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当然,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即使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的历史走向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例如,其他政治势力的崛起、外部环境的变迁等都可能对唐朝的历史发展产生影响。

大唐盛世

但无论如何,从李世民的个人处境和唐朝的历史发展来看,如果他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的命运以及大唐的历史都可能会充满不确定性和变数。李世民的智慧和才能可能会在政治斗争中逐渐被埋没或消耗殆尽,而唐朝也可能会陷入更加混乱和动荡的局面。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和转折。李世民最终选择了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地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他的上台不仅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唐太宗的统治下,唐朝迎来了长达三百年的相对稳定和繁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被后世所传承和发扬,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场改变了李世民命运和大唐历史的玄武门之变。

皇权争夺

综上所述,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的命运以及大唐的历史都可能会充满不确定性和变数。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李世民的智慧和才能最终让他选择了走上造反之路,成功地夺取了皇位,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李世民个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历史走向。李世民个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历史走向。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