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非遗工艺的奢侈品不是好黄金。
2025年开年以来,金价频创新高,黄金饰品的价格也持续攀升,每克突破880元,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然而,与大部分金店门可罗雀不同,被誉为“黄金界爱马仕”的老铺黄金却可谓人满为患,全国各地的线下门店前都排起长龙,顾客络绎不绝。
买老铺,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从开始排队到买下近10个小时,原以为进了门店就能下单付款,没想到里面流程也巨慢,折腾完就到凌晨了。”一位北京的消费者分享了她在SKP老铺黄金的购金体验,虽然抱怨累得“腰都快断了”,但言语间仍难以掩饰最终买到心仪金饰的开心,直言“黄金血脉觉醒得太晚了”。
不仅如此,随着“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老铺黄金也顺势获得了更多海外曝光度。
上海豫园店作为老铺黄金目前在上海的唯一门店,除了吸引来自全国的消费者,也有不少来上海周末游的韩国年轻人和海外各国的游客排队进店。尽管门店外排队长达四个小时,但仍有不少消费者甘愿早起拿号。
2024年,金价上涨,金饰遇冷,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4.69%,不少黄金珠宝品牌业绩承压,店内只有小克重的“黄金贴纸”等装饰品收获追求“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青睐,金饰柜台则常常无人问津。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老铺黄金却像一匹“黑马”,逆势上涨。
与传统金铺不同,老铺黄金不按克卖,而是按件,也就是一口价。从老铺黄金的热门款式来看,古法素金葫芦吊坠,定价29380元,约合818元每克;古法金泥鳅背素金手镯,定价44600元,约合724元每克。如果是钻石镶嵌的款式则更贵,有的产品更是其他品牌定价的2到3倍不止。
一边是普通人买金追求极致性价比,一边是有钱人为黄金的溢价疯狂。那么,比竞品贵那么多的老铺黄金,究竟是靠什么让消费者买单的?

▲2021年5月29日,北京王府井,老铺黄金的灯箱广告。(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当传统文化被标上价格
如果说传统金铺的售卖重点在黄金,那么老铺黄金卖的,则是手艺和故事。
据老铺黄金官方介绍,他们的制金工艺为“中国宫廷古法制金工艺”,源自北京工美花丝厂制金老匠师,其中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由原清宫廷造办处金匠一脉传承而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加上“行业首创的‘足金镶嵌钻石’和‘高温金胎珐琅’”等工艺上的重大革新突破,让老铺黄金完美颠覆一众国际高奢珠宝品牌市场地位。
工艺上的突破也让老铺黄金推出了多款工艺精美、也更有设计感的产品,比如纹路繁复细致的平安扣,在内部暗藏一颗金豆、让产品可以叮当响从而寓意“享福(响葫)”黄金葫芦,以及可以旋转的黄金戒指和金刚杵挂坠。
这些黄金饰品在设计上加入飞天游龙、金龙金凤、万年如意、麦穗貔貅、长生锁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售卖过程中,销售员也会把每个设计的来源、寓意都讲清楚。让人感觉不单纯是在买黄金,而是为传统文化付费。
有消费者感叹自己因为老铺而认识黄金之美;有消费者说自己过去喜欢国际大牌,但是现在完全迷上了老铺黄金的花丝镶嵌和烧蓝工艺;更有消费者直言,中国非遗工艺、经典审美的产品才是真正的“高奢”。多家海内外券商报告也指出,老铺黄金正成为“中国内地黄金珠宝市场首个高奢品牌”、“具备国际品牌调性的中国高端黄金珠宝品牌”。
但其实,一直宣传“古法手工工艺”的老铺黄金在产品生产上却并非完全自主生产,而是有相当大比例的委外加工。仅以2023年上半年的为例,老铺黄金委外的产品生产至少占到了4成。同样,从工艺壁垒来看,老铺黄金的古法金饰工艺也并非不可复制,近年来传统品牌也纷纷推出相似古法金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2月11日,北京,消费者在一家金店选购金饰。(图片来自中新社)
中国的下一个奢侈品?
除了工艺精湛,老铺黄金还给自己立了高端人设。
就店铺风格来看,老铺黄金采用中式书房的装修风格,给人“雅致”感。同时,老铺黄金采用类似奢侈品VIC贵宾室的做法,在门店内设茶室,供会员休息。在社交网络上,老铺黄金的茶室也被称为“小黑屋”,里面陈列着大量“难得一见”的黄金艺术品。
据小红书网友分享,5万一支的清竹金笔,纯金打造的毛笔,毛是狼毫;12万的香囊,悬挂在中式风格的架子上,里面可以放香薰也可以放装饰灯点亮;35万的黄金首饰盒,“现实版买椟还珠”;68万元的越王宝剑,“买完想送给姬发”……
不仅如此,研究老铺黄金的消费人群,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老铺黄金的消费者原本是卡地亚、宝格丽、梵克雅宝等奢侈品牌的粉丝。在他们看来,虽然老铺黄金的价格在黄金市场已经很贵了,但如果与奢侈品牌相比,价格优势仍然明显,还能体现对国潮审美的认同,何乐而不买。
黄金“保值+审美”的双重属性,为老铺黄金成功塑造了一种“准奢侈品”的概念。但究其根本,无论是工艺还是“仪式感”,本身都不具备排他性,当“皇帝的金衣”揭开,品牌高溢价的背后终究是文化传承少,营销成本多。
即便“黄金血脉因为老铺而觉醒”,但保持理性消费仍然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正如华尔街那句名言:“当擦鞋童都开始谈论黄金时,就该警惕了。”(完)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钱江晚报、北京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