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此诗出自着名诗人李白之手,形容大家不要自暴自弃,相信自己生在世上就会有意义,哪怕千金散尽也能再赚回来。
这使我们对李白的睿智和才情十分敬佩,但古人推崇作诗、对子,所以除李白等著名诗人外,民间对子颇有些趣味。
就像这一句上联:“思孙、望孙、生孙就是孙”,而对应的两个下联更是非常经典,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
第一个是下联
首先让我们从“思孙、望孙、生孙就是孙”上联开始讲起,古人对香火很重视,所谓香火即传宗接代,他们不仅结婚后自己马上要孩子,而且还要求儿子婚后立即要孩子。
而他们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必须让孙子去做,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想着孙子、盼望着孙子,甚至到了当代,还是有不少长辈都有这种想法,觉得生下孙子以后自己后继有人。
但有趣的是,后面这一句“生孙子,就是孙子”是说等孙子真生下来了,儿子儿媳可能忙着干活没时间去照顾小孩。
然后这担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而且爷爷奶奶虽盼着孙辈,可怎料孙辈生下来最累人的就是他本人,得忙得前仆后继地照顾他,毕竟带个小孩子是件很费事。此时不知他们心里是否有一丝遗憾。
因此按照这一上联,有的人给了两个下联,第一个是“喜做爷、乐做爷、做祖父乃爷”。
这句话的下联很整齐,意即尽管在平局的时候不需要再去催儿子媳妇生儿育女,但是如果他们真有孙子的话,就不需要再愁眉不展。
坦然地面对每天都可以,为新生命诞生而高兴,毕竟无论平局,无论有多么牛逼,也无论平局有多么有名,唯有成为爷爷之后,才能成为真爷爷。
当然这也警示了我们:由于我们现代人观念与古代还存在着某些差异,所以古代观念也许只是抓紧传宗接代,但我们当代的观念是趁年轻多玩玩,连将来上了年纪都不催儿子媳妇生。
这样固然很好,但是同时大家又不能太自私,如果将来真有孙子孙女的话,能够帮得上的还得帮得上一群,那就是跟他们血脉相连,是不是。
第二个下联
如果说第一个下联还是十分温馨的话,那第二个下联则有几分嘲讽之意,这一个下联讲的就是“烦死公婆、怨天尤人、去留公婆变来变去”。
其实婆媳问题乃千古之大问题,自古婆婆众多,等到媳妇娶进家门之后便不停地为难媳妇,但当时正是最为看重孝道之时,所以这些穷苦媳妇只能忍气吞声。
承受之余,还得把婆婆当成亲生母亲,这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属煎熬,但这几位婆婆并非本来就属于婆婆。
她们一开始可能也是作为儿媳妇嫁入这个家庭,被当时她们的婆婆百般刁难却又无可奈何后,只能将这种怨气撒在日后自己的儿媳妇身上。
所以对联的意思很好理解,她们可能会厌恶自己的公婆,厌恶她们的行为,厌恶她们的偏心,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日后自己也会变成这样的人,给儿媳妇们做了件令他们恐惧的事。
而且这些备受煎熬的媳妇,几年后,极有可能成为又一轮恶婆婆,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放到我们当代,婆媳间的冲突也很普遍,因为今天不像古代那样,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人,他们拥有自由选择自己想要怎样生活的自由和自由婚姻。
这样会造成许多后果,极可能我儿子中意的姑娘并不是他妈妈中意的姑娘,因此我儿子嫁给姑娘之后,我婆婆还动不动讲些风凉话,或不给好面子。
但是儿媳妇又不吃素,如今又不在古代了,没有必要忍受任何人,因此婆媳间的冲突可谓一触即发,此时如果情商比较高的男人,或许能很好地协调婆媳冲突。
但是如果中间人又犯难的话,婆媳间的麻烦会愈演愈烈,因此此时需要大家反省。
第一是当婆婆的反省一下自己吧,之前当媳妇的估计也是被气死了,这滋味不容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第二,作为儿媳妇也应该自省,毕竟我是丈夫的母亲,即使不能做到像亲母亲那样尽孝,但是至少应该具备的礼节还得具备,这才是礼貌的根本所在。
因此如果双方都能够如此反省自己,那就没有婆媳矛盾,就没有“烦死公婆、怨天尤人、去留公婆变来变去”这个下联。
结论
其实总结起来,这上联和下联有两个让大家很有感触,大家老说他们和古人不一样,更进步、更文明、更开放,但现实看去进步不大。
毕竟催婚或催生子女的情况还很多,其实这一切并不需要,因为你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盲目地那样做,这一切都会使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最终活在两个世界里,因此每个人在打平局面的时候只需要放松心态,由孩子自己去决定他们的命运。
包括对孩子选择的尊重,正如我们今天所说的那样,每一个人是一个单独的人,他们会有所想、有所选,而不是任意地干预他人的选择,而且在孩子做出自己选择时,我们应该给他们适当的祝福,切忌盲目地泼凉水。一句话,要把自己搞好,每天过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