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毛月秋上京,毛主席请他换一下老家的门匾,两人当场争论起来

王末乏 2022-07-21 22:14:57

如今到韶山去参观毛主席居住过的上场屋,门口挂着小平同志1983年题写的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

小平同志为这七个字四易其稿,不是一般的郑重其事。

其实早在1955年,韶山上场屋门口就有“毛泽东同志故居”的门匾,后来因为刘少奇同志的一个意见,这块门匾被换下,改了一字由郭沫若同志重新题写。

这其实是韶山上场屋的第二次改名,第一次发生在1953年,提出更改的人正是毛主席自己。

毛主席

1949年湘潭一解放,解放军就接收了韶山上场屋,交给了毛泽民烈士的原配妻子王淑兰,和毛主席叔辈毛月秋看管。

开国大典过后没多久,湘潭县委委员毛振南,带着一些干部来上场屋参观。

参观中毛振南对王淑兰和毛月秋说:“将来会有全国各地的人来韶山参观毛主席家的祖屋,是不是应该挂个牌匾做指引?”

王淑兰和毛月秋都觉得毛振南说得有道理,就问毛振南牌匾怎么题写合适?

毛振南说他在外面到处都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标语和牌子,这是群众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称呼,牌匾不如就题写:“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

本来现场有的人建议门匾题写:“毛主席的故居”,有的人建议题写:“毛主席的老家”,听毛振南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纷纷点头,觉得这样题写门匾最合适。

于是1950年,在没有请示上级的情况下,毛主席上场屋老宅门口,挂上了由以前教过毛主席的私塾先生毛宇居,执笔题写的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

这个门匾在上场屋门口挂了三年,迎接了不知多少参观者,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

大家都觉得牌匾上对毛主席的称呼恰如其分。

如果不是毛主席自己提出异议,这个牌匾还会一直挂下去。

毛主席

1953年,毛月秋受邀到北京毛主席家做客。见面后,谈起韶山冲的事,毛月秋讲到了上场屋的门匾。

毛主席一听就摆着手说:“这样写不好,哪有写伟大就伟大的,我建议门匾还是要换一个,‘伟大’不是封的。”

毛月秋一听就急了:“这不是谁封的,这是事实,是群众的心声。打跑日本,打败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还能说不伟大?”

毛主席耐心解释说:“那是中国共产党伟大,是中国人民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打胜仗,靠的中国人民支持。”

毛月秋还不服,继续辩解说:“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中国人民的领袖,就是伟大,和列宁一样伟大。”

毛主席笑了:“列宁当然伟大,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我不算伟大,是向苏联学习的小学生。”

毛主席

如果毛主席对门匾的其他意思有异议,毛月秋还能接受。偏偏众望所归的伟大领袖,不赞成说自己伟大,毛月秋怎么也不能接受。

回到韶山毛月秋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是党员,毛主席的意思不管自己接不接受,都应该向组织汇报。

于是毛主席对老宅门匾的讲话精神,逐级反映到了湘潭县委。

这时华国锋同志刚调任湘潭县县委书记,他对这件事很重视,没有立即做出改不改门匾的决定,而是把情况上报给了湖南省委。

这件事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到1955年湖南省委才最终决定,把门匾换成“毛泽东同志故居”。

没有任何头衔,朴实无华只表明一个实际场景。大家认为,这就是毛主席关于门匾讲话的精神。

华国锋同志

简洁如斯,又是毛主席的意思,应该没有问题不会再改了吧?结果后面又改了两次。

第一次改,是因为刘少奇同志到毛主席故居参观,发现门匾有一个问题。

1961年4月,刘少奇同志和夫人王光美,回家乡湖南宁乡搞调研在老家刘少奇同志只和夫人一起,远远看了一阵老宅,连门都没有进。

调研完成后,他就携夫人来到韶山参观毛主席的故居。

到了故居门口,刘少奇同志没有马上进去,而是抬头久久凝视门匾。陪同的人以为刘少奇同志是在欣赏门匾上的书法。

可刘少奇同志看了一会儿,并没有问是谁题写的门匾,而是问:“门匾这样写是谁提议的,你们知道吗?”

刘少奇与夫人王光美同志

评论书法不是该问是谁题写的吗,怎么会问是谁提议的呢?在场的人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也确实不知道是谁提议的。

陪同的人正在思索,刘少奇同志这个问题的含义,就听刘少奇同志解释说:“故居的‘故’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过去’的意思,还有一个是‘故世’的意思,所以这个‘故’字容易有歧义,还是改成‘旧’字为好。”

他进一步阐述说:“毛主席身体很健康,全国人民都希望毛主席能长久领导党和国家,改成‘旧居’更符合大家的心愿。”

在场的人听了这番话纷纷点头,随行工作人员记下刘少奇同志的话,之后就传达给湖南省委。

湖南省委又上报给中央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同意更改后,请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同志重新题写“毛泽东同志旧居”七个字,更换了韶山毛主席故居的门匾。

毛主席与刘少奇同志

那“故居”到底有没有歧义呢?单从文字意义来说,并没有歧义。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老友,是旧时的熟人,不是去世的人。故也有“已故”意思,到底是‘过去’还是‘已故’,还要看用在什么语境上,怎样组词。

“故居”字面上显然没有“已故”的意思,不管在世还是已经去世,只有活着的时候才会住房子,故居不会有已故之人居所的意思。

2005年丹凤县要投资七千万,在贾平凹的老宅建“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贾平凹就建议改名为“贾平凹故居”。在文豪级作家贾平凹的认知中,“故居”也没有“已故”的意思。

“故”字用在“故居”上,字面意思没有任何歧义,以往无数的参观者,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刘少奇同志担心的是心理上产生歧义,怕人联想到“已故”。

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他心细如发,不容门匾有丝毫疏漏,这才提出要把“故居”改成“旧居”。

不过改为“旧居”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毛主席住过一段时间的居所很多,长沙、武昌、上海、井冈山、陕北、西北坡等地都有,毛主席在世的时候,官方认定的“旧居”就有十多处。

毛主席去世后,中南海的居所,就成了毛主席居住时间最长的“旧居”。

毛主席每一处旧居,都有特别的意义,记录着毛主席不同时期的经历和贡献。

然而韶山旧居的唯一之处在于,那里是毛主席生命历程的根源,是毛主席原生家庭的记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韶山上场屋又只有用“故居”才准确。

韶山上场屋可以追溯到1878年。那年毛主席的祖父,在韶山建了五间半茅草屋。

十年后,祖父给两个儿子分家,小儿子,也就是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分到上场屋的房子,毛主席的母亲文氏,这时才从茅草塘迁居过来。

毛主席的父亲花了近三十年时间,把几间茅草屋,扩建成十三间半的瓦房。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的父亲具备坚韧的性格。毛主席1893年在上场屋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有茅草屋。

等到毛主席十来岁,毛主席的父亲已经整日凶巴巴,要培养毛主席继承家业了。

后来修缮毛主席故居,有个项目就是换一些屋子上的瓦。毛主席故居的一些房间,只在原来的茅草屋上面,直接添加瓦片,时间久了瓦片容易脱落。

管理方怕落下的瓦片伤到游客,才会隔段时候就要换瓦。这些草房加瓦的房间,就是毛主席原生家庭奋斗史的实物见证。

在上场屋,毛主席的房间紧挨着父母的房间。毛主席是长子,又天资聪颖,毛主席的父亲还是很器重毛主席。

从家庭角度看,毛主席的父亲敬妻教子,挣钱置家,是无可挑剔的好男人。上场屋时期毛主席父子相争,都是因为格局不同。

毛主席父亲毛贻昌(字顺生)

毛主席求新,毛主席的父亲比较守旧。十岁的时候,毛主席的父亲,就因读书观念上的分歧,要打毛主席。

母亲抱着毛主席不准父亲打,毛主席干脆跑到屋前的池塘边,威胁父亲,再打就跳池塘。吓得毛主席的父亲只好作罢。

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看见上场屋前的池子还在,很高兴地对随行人员说:“在就好。”

多年后重回故居毛主席很激动,当晚散步就兴奋地对陪同的罗瑞卿和王任重等人说:“终于回到老家了,心情很舒畅,吃什么都香。腊肉、臭豆腐、粗米饭都好吃……”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毛主席没和任何人说目的地,就往山上走去给父母扫墓。

扫墓下山去故居,毛主席看到和母亲的合影,惊喜得家乡土话忍不住脱口而出:“这是从哪儿拱出来的?”

毛主席给父母扫墓

故居的记忆,深入到了毛主席的灵魂。对父母的思念在这里,自己生命的根源在这里,其他的旧居,都不能替代毛主席回故居受到的触动。

故居供着的观音像,记录着毛主席母亲的“佛性”。有次毛主席父亲让毛主席去佃农家收租,毛主席见这个佃农无米下锅,回来就联合母亲一起“败家”,不仅没收租还给了那个佃农粮食。

然后母子两在上场屋粮仓谷堆上作弊,瞒过了毛主席的父亲。

毛主席母亲文七妹

十五岁时,毛主席和父亲到长沙查看大米生意,时值长沙一带闹饥荒。毛主席的父亲让毛主席先把钱带回家。

路上毛主席见到饥民惨状,把钱都给了饥民。回到上场屋,毛主席母亲听说这事,夸毛主席做得好。

毛主席的父亲回到上场屋后,知道钱没了气得大病一场。

1910年,十七岁的毛主席外出求学后,就很少回上场屋。毛主席的父亲见毛主席“去意已决”,没办法只好培养老二毛泽民当继承人,结果把毛泽民培养成了给红军管财政的好手。

毛泽民

1919年,毛主席父母相继去世,为国奔忙的毛主席,连续赶回上场屋为父母料理后事。

秋收起义时,毛主席也是从上场屋出发。行走前毛主席告诉乡亲:“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了!”

就是这一去,再回来便已是三十二年后了。

上场屋的时空,蕴含着伟人的来历,这对了解伟人、崇敬伟人、缅怀伟人,有一种根源性的重大意义。这也是韶山毛主席故居特别引人瞩目的原因。

在出行不方便的年代,每天就有好几百人到毛主席故居参观,高峰时甚至有几千人。

来往的人一多,就难免会出一些事。

1959年,居住在毛主席故居的王淑兰,发现毛主席的房间丢了一张毯子。

1960年的一天,王淑兰例行检查上场屋各个房间,赫然看到厨房的窗户下被挖了一个盗洞。

这些情况反映上去,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派解放军守卫毛主席的故居。

从此每天清早,毛主席故居就有解放军站岗,故居物品丢失的事再也没有发生。

王淑兰也安心离开上场屋回自己家居住,不过她每天都会来上场屋巡视一番。

1961年3月,在刘少奇同志提议更改“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匾前,毛主席故居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主席故居按最早建于1878年算,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已经有八十三年历史,房屋十分老旧急需修缮。

由于毛主席不愿对故居大修,修缮工作一直到毛主席去世后才陆续开始。这个时候,毛主席故居已历经百年沧桑,单从建筑历史看,就已经具有文物价值。

不过这种价值和毛主席故居的意义相比,显然不在一个层面。

毛主席去世的时间越长,参观毛主席故居的人反而越多。从1993年开始,参观毛主席故居的人数,达到每年两百万人次,此后还在逐年增加。

这种现象说明毛主席在国人心中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对新中国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参观者太多也给毛主席故居的管理带来一些压力,保护故居的任务更加繁重。

故居里国家一级文物就有三十件,其中有些文物是毛主席的父亲从祖辈继承来的各种家什,年份又要久远很多。

有些年份久远的物品,经常被闪光灯拍摄会造成损坏,管理方只好把文物收藏起来。

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故居基本上还是原封原样, 毛主席母亲供奉的观音像还在原处,毛主席小时候用过的农具和一些生活用品,厨房的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后来参观的人太多,故居很多用品一收藏起来,参观者就只能看到床和柜子等主要物品。

为了尽量满足参观者的愿望,管理方找到当地的老人,了解一些老物品的样式,然后照此制作一些生活用品用于展出。

房屋修缮除了换瓦片,砖木结构的房子还需要换梁、柱,不然梁柱被朽坏,倒下可能伤到参观者,甚至造成房屋垮塌,

来参观的人无意拍打毛主席故居墙面,也会对故居造成损坏。一人拍下墙不要紧,很多人每天拍墙,一百多年的老砖房哪能承受得住。

更让管理人员头痛的是,有些参观者要在墙上和柱子上留字,不管字刻还是写,要抹去都很难。

那些留下字的地方,往往都只有换。

每次修缮,管理人员都要换一些地方。为故居房屋安全要换,消除参观者留下的字要换。

现在毛主席故居的墙面,看起来都比较新,要是有办法保持“原生态”,其实更合参观者的愿望。

安上无死角监控,留字的现象少了很多,不然管理者再尽心,也管不过来如潮的参观者。

1983年,毛主席故居第一次大规模全封闭大规模修缮后,管理方就向中央提出请求,要把“毛泽东同志旧居”门匾,换回“毛泽东同志故居”。

这时毛主席去世已有七年,就算“故居”有什么联想,也不再是问题。而用“故居”,能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毛主席旧居。

韶山的乡亲都认为,这个区别非常重要,“旧居”不能完全表明,这里是毛主席在故乡的居所,。

于是,小平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匾,换下了挂在上场屋门口二十二年,由郭沫若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旧居”的门匾。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