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刚满三个月,一对新人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唐县“95后”公务员被妻子指控婚内出轨女教师,双方各执一词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纠葛?
婚房里的“第三人”痕迹
7月某天深夜,刘某在田某外套口袋里摸出两张电影票——座位号13、14的“情侣座”。面对质问,田某抢过票根撕得粉碎:“同事给的赠票,我根本没去!”
闪婚背后的隐秘
这场婚姻开始得仓促而浪漫。2023年11月,经亲戚介绍,刘某与唐县应急管理局公务员田某相亲。田某总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衫,微信朋友圈里晒着读书笔记和加班照。2024年3月28日,两人手持结婚证的自拍照还躺在刘某手机里。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7月3日,田某突然提出离婚,理由含糊其辞:“性格不合”。刘某在田某旧手机云备份里发现端倪——2024年1月至3月的开房记录,地点都在县中心某连锁酒店,而当时他们尚未结婚。
真正让刘某崩溃的是婚房物业监控显示,6月至7月期间,李某曾四次在田某陪同下进入小区,最长一次停留八小时。
法庭上的交锋
9月26日的离婚诉讼庭审记录显示,田某当庭指责妻子“控制欲强”,称与女教师只是“普通同事关系”。但法官发现矛盾点:田某声称陪同李某就医是“单位安排”,应急管理局却出具证明“从未指派此类任务”。
判决书里藏着法官的犀利批注:“原告主张感情破裂却回避关键质疑,未能尽到举证责任”。最终法院驳回了离婚请求,但这份判决没能弥合裂缝——刘某在法庭外举着打印的微信账单:“这些酒店消费记录,他到现在都没解释清楚”。
漩涡中的三方
面对记者追问,田某把手机反扣在桌面:“纪检部门查清自然会还我清白”。
被指涉事的老师却始终未曾露面。
唐县纪委接待室的蓝色塑料椅上,刘某抱着一摞材料枯坐。
结语
这场风波像滴入油锅的水珠,在唐县街头炸开无数版本。
夜幕降临时,刘某仍守着婚房——客厅婚纱照上的田某笑眼温柔,如今却成了她手机通讯录里“正在通话中”的冰冷提示音。这段存活不到半年的婚姻,最终会走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