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天联诗,看李纨、凤姐、宝钗、黛玉和探春的处事管理能力高低

南山橘暖红楼 2024-05-17 21:45:46

大家好,经常看到有对《红楼梦》里众位姊妹妯娌管理才能,为人处事能力的争论,一般提起管理,通常认为王熙凤女霸总管理能力全场最佳,而薛宝钗又最会为人处事,但实际上完全是这么回事。

我们今天简单的看一下群芳汇聚的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一回,根据内容来分析一下:李纨、凤姐、宝钗、黛玉和探春这五位的社交处事水平和管理应变能力等。

话说香菱学诗倍受众姊妹关注,而四美一起来到贾府,贾宝玉是最高兴的那个那个人。

他虽然被公认为无用不管事,但最喜欢在这些杂务上用心,又着急图热闹欢乐,早在菊花诗过后,商量要给史湘云还席的时候他就提出过要“雪下吟诗”的点子,所以这一回他头一个对探春说:“明儿十六,咱们可该起社了。”

探春却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人,知道不能由着宝玉闹去,她是这样劝说宝玉,安排诗社的。

探春道:“越性等几天,他们新来的混熟了,咱们邀上他们岂不好?这会子大嫂子宝姐姐心里自然没有诗兴的,况且湘云没来,颦儿刚好了,人人不合适。不如等着云丫头来了,这几个新的也熟了,颦儿也大好了,大嫂子和宝姐姐心也闲了,香菱诗也长进了,如此邀一满社岂不好?咱们两个如今且往老太太那里去听听,除宝姐姐的妹妹不算外,她一定是在咱们家住定了的。倘若那三个要不在咱们这里住,咱们央告着老太太留下他们在园子里住下,咱们岂不多添几个人,越发有趣了。

不怪贾宝玉听了这话眉开眼笑,称赞她“明白”,这实在是通达人情,明白世故,看得清眼前的形势,谋的定以后的计划,这不愧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这一番聪慧心机实在难得。

如果她生做贾府当家的男人,就算不能去为官做宰,那怕是家族被抄败落,她也一定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保守根基,耕读传家,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探春和宝玉虽然最先有邀请众人结社作诗的想法,但却都没有付诸实践。

一来不是诗社的正日子,二来没下雪,三来因为社长早就被李纨抢了去,他们兄妹俩都知道这个大嫂子要趁机敛财的,也都悲悯她守寡的处境,所以在等到了约定好的每月初二、十六这两天,必须由李纨出头组织活动。

李纨的确是不负所望的,虽然错过了第二个正日子,但一下雪立刻召集了众人去稻香村商议要赏雪结社作诗。已经预先自己定好了芦雪庵作为活动场地,派了人去打扫,并且烧起火炕来取暖,看上去是个认真负责的总策划大嫂子,但其实作诗玩乐是个幌子,李纨要借机会赚钱才是真的。

李纨道:“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分子送了来。”

要知道这时候才是冬天,也不过是十一月、十二月的样子,李纨可是带着众姊妹从九月里刚问王熙凤要了五十两银子的诗社费用,每个月不过才两次结社,又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耽搁过,算起来一共也没开几次,五十两银子竟然就花完了,而且她还要宝黛钗和探春四个每人一两银子来凑份子。

说一句珠大奶奶这是明抢不过分吧?偏她还要说一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这意思是她不仅操心最多,花钱还最多呗?可是贾宝玉过生日的时候,主子丫鬟二十多个人,办了四十个碟子,山南海北,中原外国,或干或鲜,或水或陆,天下所有的酒馔果菜,也才只花了三两二钱银子。

芦雪庵这一场雪天联诗算一算一共才请了十来个公子小姐,吃的不过蒸大芋头、朱橘、黄橙、橄榄等物,肉菜好像只有一个糟鹌鹑,贾母来了也没得好吃。这种席面能花多少钱呢?

不管怎么说,众姊妹也都愿意给李纨这个情面,不愿意计较这些银钱小事,于是就谈论到拟题限韵上去了。李纨大概是赚钱赚的有点心虚,所以一并操心把这些事情都包圆了。

李纨笑道:“我心里自己定了,等到了明日临期,横竖知道。”说毕,大家又闲话了一回,方往贾母处来。

第二天大雪过后银装素裹,纷纷扬扬居然还没有停,众姊妹齐聚芦雪庵,还没作诗,宝玉和史湘云先吃鹿肉烧烤去了。严重怀疑贾宝玉和史湘云是因为知道李纨太抠门,过来吃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才特意整了一场鹿肉烧烤垫吧垫吧。

所以这就是她这个大嫂子对他们照顾不周的地方了,还好意思去说人家宝玉湘云吃生肉,给她惹祸呢!也不看看给孩子饿成啥样了,湘云没出钱却是客人,宝玉可是掏了一两银子的,李纨就不能多准备点小点心什么的吗?大家早起都跑来玩儿,肯定不止一个没好好吃饭。

李纨抠门赚钱到这等地步,也是绝了,怪不得后面能说出:“不管你们的废与兴”这种话,她平时看顾小姑子、小叔子不过都是面子情,整天害怕有事怕贾母王夫人责罚她,不是真的照顾疼爱这些小姊妹。如果不是她孤儿寡母的处境惹贾母怜悯,让众姊妹宽容,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和这个占便宜没够的大嫂子交往的。

偏偏在李纨组织的这场活动开幕之前,现场又出了一桩盗窃案——王熙凤的大丫鬟平儿丢了金镯子。

王熙凤因为赞助给到位了,被特聘为诗社的监察御史,可她哪有闲心天天陪姊妹玩呢,人家忙工作暂时来不了,让平儿来传个话,平儿被拉住吃鹿肉,吃完了就发现没了镯子。好在王熙凤在现场,应变能力一流。

凤姐儿笑道:“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你们只管作诗去,我们也不用找,只管前头去,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说着又问:“你们今儿做什么诗?老太太说了,离年又近了,正月里还该作些灯谜儿大家顽笑。”

然后她出了园子立刻派人去访查,过了几天果然找到了镯子。

这件小事中体现出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已经算是艺术了,其情绪之稳定,头脑之冷静,控场能力之强大,引导舆论之有效,解决问题之积极,灵活应变之机巧,一绝不只是头脑聪明、有学问才华就能达到的,必须要需要经年累月的管理经验才能达到这个程度。

别说李纨和在场的众姊妹都达不到这种境界,就是宁荣两府里,估计也就只有的贾母能和王熙凤比一比。

可见王熙凤除了在贾琏出轨的问题上头脑发昏,容易发疯之外,在其它事情上她的头脑,她为人处事的能力,管家理事的才华都是超一流的高手级别。

在王熙凤的引导下,众人才停止帮平儿找镯子抓贼,从这桩莫名其妙的失窃案中回到要结社作诗的正轨上来。如果没有王熙凤,这次的诗社八成也开不成,就算勉强凑成,大家也没那么好的兴致了。

然后李纨自然又拿起大嫂子社长的身份出来,出题,限韵,讲格式,又说她自己:“不大会作诗,我只起三句罢,然后谁先得了谁先联。”

其实这种即景联诗就是图个热闹,考验的是参与者的才情和反应能力,非要分个先后顺序,一个挨一个反而没啥意思,李纨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在娘家族中男女都是诵诗读书的,人家逢年过节肯定也常玩这样的文雅游戏,她应该深知道规矩,此处众姊妹都精于此道,李纨的安排一点儿毛病也没有。

后面黛玉、湘云和宝琴三个反应最快的抢着联句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个游戏本来就是才高者胜出,大家一起看个乐呵。

但是有个不懂规矩又不甘寂寞的人她不乐意了,那就是薛宝钗。

她紧接着就反对李纨说的“谁先得了谁先联”,表示:“到底分个次序”,而且还说了两遍:“到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并且强硬的自己写了序号小纸条,强硬的便令众人拈阄为序。

不得不说薛宝钗是真的很喜欢当家做主呀,在书中几乎每一个这种姊妹们齐聚的集会里,她要是不出几个风头,拿几个主意,发几个号令,简直就过不下去。尤其是每次诗社的时候,她总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说一不二,丝毫不顾大家的感受,也不管李纨这个社长的面子,强硬的让别人都听她的安排,而她不想听任何人的安排。不顾一切也要把场面掌控在她手里,由她控制才满意。

这就让人很不舒服了,尤其是这里她对次序的看重可能也有一种暗喻,那就是她对封建等级尊卑、身份地位次序的看重,在这一群贵族官宦男女中,她其实非常的自卑。虽然本来没有她指手画脚拿主意的份儿,她却偏偏要横插一杠子,直接去挑战社长李纨的权威,愣是压人家贾府长嫂一头越过礼数去,也要给自己加戏,让大家都看到她,在这里也是有话语权的人呢!她是想要照顾那些才短抢不到机会的姊妹呢!

又和给湘云办螃蟹宴菊花诗社一样了,“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她累不累呀,玩个游戏也八百个心眼子,打着照顾所有人的旗号让她自己过领导的瘾,就跟只有她懂得八面玲珑一样,最讨厌和这种人一起玩了,实在是破坏游戏气氛。

李纨、王熙凤和众姊妹都不和她计较,并且配合她抓阄儿,看的是王夫人的面子,是王子腾的面子,并不是她薛宝钗多么令人信服,她本质上还是狗仗人势,狐假虎威而已。

这里薛宝钗非要分次序看似是要照顾到每一个参与者,实则又在按人头送人情了,但实际上没人感激她,也没人领情,她八面玲珑用错了地方,大家看了个笑话,只是碍于情面不好说出来,也不好笑出声。

当王熙凤也要参与联谊,要先说一句的时候,又是薛宝钗拿起笔来便将稻香老农之上补了一个“凤”字,真的是无语了,这和之前她给迎春、惜春取笔名“她住的是紫菱洲,就叫她‘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她藕榭’就完了”,又给史湘云取笔名关联枕霞阁有什么区别吗?薛宝钗的“爹瘾”到底有多大,不替人做主她是能难受死吗?

人家王熙凤虽然不太会作诗,但她既然要参加诗社,又是最大赞助商,她就不配有个笔名吗?薛宝钗太狂妄了。不过她当着贾母的面都敢踩王熙凤一脚,众姊妹面前常讥讽凤姐不认字,天天喊人家凤丫头此处不足为奇。

王熙凤根本也懒得和她计较,对王熙凤来说这些作诗写词的玩意儿才真是个纯纯的娱乐活动,高兴了就参与一下,起个头“一夜北风紧”,不高兴的时候就直接推辞忙碌不来,“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就跟逛花园一样,总不至于因为看见一只癞蛤蟆差点蹦到脚背上,就花也不看了,非要追着癞蛤蟆去踩死它。

然后大家就从凤姐的开头联下去,第一轮人人有份,参与一下,第二轮开始就完全乱套了,湘云、宝琴、林黛玉三个人依次在数量上遥遥领先了。这是很正常的,在做的各位虽然都有才学,但这三人性格最为活泼。

林黛玉毫无疑问是才情最高的,史湘云应该是排第二,但是她的才思敏捷和林黛玉差不多,薛宝琴年轻心热爱出风头,也可以理解。

都是闺阁游戏,也不必过于认真,有能力的人积极参与,把场子热起来,活跃气氛,让大家开心很重要。

此处也看见林黛玉的真实性格其实是活泼、爱玩、爱闹的,有着和贾母很像的地方,只要是涉及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域,她就是最耀眼的,完全不会畏畏缩缩,哀怨自卑。

贾探春才学也不俗,但因为她是主人家的小姐要让着外面的几位亲戚姊妹,所以她默默的让空了,“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了,便早写出来”。这又是探春人情练达的眼力见了。

第四名其实是薛宝钗,她可忙了,一会儿让妹妹宝琴联,一会儿又打趣湘云,一会儿又忙着抢几句。总之就是她什么都想做,哪里都有她,但又哪一头都没有顾好,既没有充分的展示才情,也没有充分的收获人情。

接着联诗品评完毕,李纨罚宝玉去找妙玉要红梅花,又是湘云和林黛玉拉住了宝玉,让他喝了热酒再去,免得风雪里受了寒气感冒。薛宝钗此时是隐身的,不知道是根本不关心宝玉,还是怕林黛玉又吃醋,反正是和送棒疮药的关切大不一样的。

当李纨提议一会儿大家再《咏红梅花》的时候,湘云诗兴大发,刚才没过瘾,她还想作一首。可薛宝钗不许。

宝钗忙道:“今日断乎不容你再作了。你都抢了去,别人都闲着,也没趣。回来还罚宝玉,他说不会联句,如今就叫他自己作去。”

不知道是不是实在看不惯薛宝钗这个妄自尊大,独断专行的样子。林黛玉这次说话了。

黛玉笑道:“这话很是。我还有个主意,方才联句不够,莫若拣着联的少的人作红梅。”

林黛玉很少在这种场合出主意,但她只要开口就是非常高明的发言。她这句话,只说自己有个主意,还用了“莫若”二字,可谓是非常谦逊低调。

再看薛宝钗接的话可就要笑掉人家的大牙了。

宝钗笑道:“这话是极。方才邢李三位屈才,且又是客。琴儿和颦儿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让她三个作才是。”

这话说的轻狂不轻狂?社长李纨还没发话,薛宝钗在这一顿安排评判,又说什么“邢李三位屈才,且又是客”,她主人翁意识过头了吧,甚至于忘了这是贾府,不是薛府啊!

怪不得李纨很平静的拒绝了她的“好意”:“绮儿也不大会作,还是让琴妹妹作罢。”这里代入一下李纨视角,是真的会生气的。

这是哪里跑来的野人,敢在她家里当家做主,指手画脚,不把她这个正经诗社东道主,家族长媳大嫂子放在眼里罢了,还说她堂妹是外人?她自己又是个什么东西?她不是客,不是外人,难道是比贾府媳妇还内的内人了?一个大姑娘家,大庭广众说这种话也不怕惹人耻笑,想当宝二奶奶想疯也不等你这样当众说出来呀。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薛宝钗的心理素质是很强的,脸皮是很厚的,她就是可以做到无视所有人,只管输出自己的想法,用行动去追求她想要达成的一种“成功”吧。

宝钗只得依允,又道:“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首七律。邢大妹妹作‘红’字,你们李大妹妹作‘梅’字,琴儿作‘花’字。”李纨道:“饶过宝玉去,我不服。”

李纨不服的,何止是绕过了宝玉去,而是薛宝钗无数次绕过了她去,大事小事直接说了算,给她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让她这个社长徒有虚名,毫无用武之地了。

后面咏红梅花的几首诗做了出来,明显是不分伯仲,而邢岫烟的那一首才是最有风骨意蕴的,但偏偏众人都评薛宝琴最佳,未尝不是姊妹们都在卖给薛宝钗一个面子,薛宝钗还说林黛玉和史湘云在捉弄她和宝琴,这就是茶艺发言,既要又要,也不知道她到底想咋样。

不过等贾母来了之后,几乎就又是李纨和王熙凤来控场了,一方面她们是贾府孙媳妇,理所应该伺候太婆婆,另一方面她俩也的确是在场的众人中最有实力能正确应对贾母不会出错的人,一个非常的巧,一个非常的稳。

众姊妹全都跟着打酱油,薛宝钗也几乎全程隐身闭麦。但他们家是不可能不加戏份的,这就轮到薛姨妈和宝琴上场了。

薛姨妈假大方要请贾母赏雪,还借口说宝钗传话给她,说老太太心下不大爽才没敢惊动请客。结果贾母当场打脸她们母女说自己这几天爽的很“何曾不高兴!”接着王熙凤又假装问薛姨妈要五十两,和贾母一唱一和,可真是一场精彩的好戏。

而薛宝琴悄悄拉了贾宝玉去栊翠庵要红梅花,又站在山坡上让众人看见,贾母十分重视这件事,不仅夸了宝琴一通,还让惜春画在画上,又作势要给宝琴提亲,差点把薛姨妈激动坏了。

这里展示出来的是贾母为人处事的高明手段,明显又比王熙凤高出了不止一个段位,王熙凤能跟上节拍已经很牛了。至于薛姨妈则只有被当猴耍的份儿而已。

等后面做灯谜的时候,李纨带着俩妹妹做了几个四书上的谜语,一看人家就是家学渊源,众姊妹也猜的很开心。可薛宝钗又出来说话了:“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真是一刻不忘记以奉承谄媚上位者,规训同辈为己任呢。

可大家也没说要拿了这些去给贾母猜去,而且贾母可不是普通的世俗老太,人家是尚书令千金,薛宝钗怎么又知道贾母不喜欢,不合意思,认定贾母喜欢浅近庸俗的灯谜呢?

无非还是她自己眼皮子浅,轻狂跋扈,觉得自己虽是个商贾之女,但读了几本书在肚子里,就比一切人都有学问,认为像贾母这样大年纪的老太太能知道什么呢?不过是喜欢写烂俗套路,甜烂吃食,热闹戏文,混吃等死罢了。

但事实上呢,贾母听音乐都要配借着水音更好听,听热闹戏文嫌头痛,不让抹脸,只要箫管伴奏,说一出“掰谎记”,犀利辛辣批尽了古今烂俗风月言情套路,骂人不吐脏字儿,比王熙凤狠多了,她可不是薛宝钗认知里俗气又浅薄的老太太。

宝黛、三春等众姊妹能不知道贾母是啥样的人吗?她们都自幼被贾母抚养长大,个个品味不俗,尊贵不凡。所以当他们听见一个外四路的大表姐这样当众规训,又把祖母贬低的如此庸俗时,他们会很高兴吗?会认为薛宝钗是真的高情商会为人处事的人吗?没当面骂薛宝钗都算是贾母把他们教导的太有涵养了。

所以,甚至都不用全书去盘点,只从这一个章节里,就能对比出薛宝钗她为人处事的双商在贾府这样的公府豪门里,这样的大场面里,姊妹丛中都是垫底的存在。都不用比王熙凤的灵巧,林黛玉高明,探春的眼力见,就是钻进钱眼里的李纨也比她强百倍,邢岫烟、李纹、李绮也都比她知进退。

至于更高段位的贾母,薛宝钗自从上次当面拍马屁吃瘪之后,阿谀奉承都只敢背后说话了,当她的面她总是全程一言不发。

所以,真的别来跟我尬夸薛宝钗多么高情商会为人处事,会说话,又管理才能了。她那些烂俗套路小手段能拿住的那些人,不应酬也没啥。

1 阅读:174
评论列表

南山橘暖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