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楼八地产研究所》。
我是宇文播,专注郑州本土“地产楼市资讯研究及城市发展热点解读”。
大年初四,我开了半夜的车,凌晨,到了一个县城,路过一条商业小吃街。原本以为,不会有人出摊,或者说,即便有人出摊,也早收摊了,但意想不到这个小吃街,都凌晨三点了,还有十几家小吃在营业。我停下车开窗看了看,就是下图的场景。上图:凌晨二点县城小吃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说实话,我都没准备下车,毕竟,这种环境,鱼子酱自由,华仔估计也难以下咽。但,开车时间太久,我也累了,就决定下去走走,就当活动活动筋骨了。下车后,地面脏得感觉都无处下脚。我先到了一个卖烙馍卷菜和肉夹馍的摊位,摊主是一位50岁左右的女性。大过年的,还是深夜,这个点还能出摊卖小吃的,都是生活不容易的。上图:凌晨二点县城小吃街我刚到摊位前,就有二个20多岁的美女过来买东西,其中一个要了烙馍卷菜,另一个要了肉夹馍。摊主先做的是烙馍卷菜,她从下面拿出一张烙馍卷菜,在铁板上热了热,然后,就是从上面的四个托盘里瓦了一堆东西,在铁板上加热。最后烙馍一卷,10元。菜的内容主要是鸡柳,然后是豆芽,还带,以及各种丸子之类。烙馍卷菜做好,就是做肉夹馍了,肉,就是从下面的这个锅里盛出来的。上图:凌晨二点县城小吃我看了一眼,反胃、恶心、想吐。很快,我就走开了,我真的不明白那个女生面对这样的肉夹馍,她是如何下咽的,吃了这个,男朋友还下得了嘴吗。旁边是个卖炸串的,那个油,基本都呈黑色的了,但摊主还在卖力地炸着金针菇。上图:凌晨二点县城小吃街油锅冒出的烟都是黑色的了。小吃摊上的这种油,基本就是永久使用,一直使用,更换,基本是不可能的。再往前,是一家“牛肉火烧”和“油酥烧饼”得摊位,火烧是当地的特色,摊主是一位正在专心做烧饼的老大哥。上图:凌晨二点县城小吃街在他的身后以及旁边,地面已成油乎乎的黑色,垃圾遍地,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十分钟,我上车离开了这个地方。老黑曾给我们说过:中国的大多数街头小吃,跟喂猪差不多。上图:小红书养猪场我去小红书上搜了搜养猪场。第一页出来的是一女主播探访养猪场的照片,对比下来,这环境卫生还真的比小吃街干净。富长良心,穷生奸诈。人的良心,的确可能随着财富而变化,但一个人的整洁和品味只能随着人的学识变化,和财富关系不大,这个就是邋遢。有人会说:“虽然环境不如养猪场,但吃得比猪要好啊”。还真不一定。我一直认为,大多街头小吃的食材真的可能还不如猪饲料干净卫生环保。【2】首先是食材的保质期问题。环境卫不卫生,和食物变不变质比起来,对人体的伤害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道理,但这个“不干净”指的是物理层面,比如食物沾了一点土,而如今的小吃街的“不干净”已经不止物理层面,而是化学层面。新乡获嘉的同盟古镇主打的美食理念里面,有一条是:不卖隔夜肉。如今市场上的小吃摊位,有不卖隔夜的摊位呢?全中国都不可能找不到一家吧!除非他们当天就卖完了,如果今天卖不完,明天肯定接着卖,明天卖不完,后天接着卖,一直到卖完为止。如果说有变质的东西,他们就会加热卖,因为加热是去除异味的最好办法。当然,还有聪明的商家,直接就在食品里搭配上止泻药,防患于未然,棒棒哒。大概十几年前,一个大学同学的朋友请他吃饭,他带了我过去,饭桌上有一条鱼,当时我夹了一口,闻了一下,有味道,我没有吃,但我也不太好意思说,毕竟是别人请客。吃完散伙,晚上12点多,我接到同学老婆的电话,说他们几个全在医院挂针,问我有没有事,我说没有。这个饭店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饭店!为什么不在变质的鱼里提前放一包止泻药呢?还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在城东路路城北路西南角的一个烩面馆吃饭,他们点了几个凉菜,其中有一个蒸菜我尝了一下,是有味道的,不新鲜,然后我问他们这个菜有问题吗?他们都吃了都吃说没事儿啊,但我坚持说变质了,然后让服务员拿走了。当我们吃完离开的时候,我发现在他们的前台那那一大份菜的托盘撤柜了,他们承认了。这个饭店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饭店,他们应该把这些不新鲜的菜再高温暴蒸,当热菜卖,那样,就很难闻出来了。我唯一一次吃饭拉肚子是在暴吃了一顿超辣火锅后吃了二个冰激淋,我那纯属活该。以上这些,还都是大饭店,那街头小吃呢?【3】卫生不卫生是低级不安全,变不变质是中级不安全,而食材的原材料,则是最高级别的不安全。上图:网络图片拿最简单的街头烤肠来说吧,良心一点的厂家可能会用鸡大胸、鸡皮、鸭皮,然后猪肉香精增香,然后是红色素增鲜,防腐剂,然后填充淀粉,有的厂家还会用狐狸肉、貂肉,因为这些肉主要来自养殖场,这些养殖场只要皮毛,所以肉就比较便宜,这些肉加上猪肉香精话,加热爆烤,一般人很难分辨。上图这位大婶卖的烤肠,卫生没问题,东西也新鲜,油看着也清澈,但,一旦食材不好,那一切都是零。上图:网络图片还有铁板鱿鱼,看似饱满透亮,实际上则是经过了火碱水,福尔马林,工业双氧水等浸泡之后呈现的鲜美。再说炸鸡排,其实这些鸡排肉很多都是通过一肉胶,把碎肉粘接在一起做出来的。上图:网络图片再比如小吃街上的生蚝,售价1元,掰着脚指头想想吧,正常的新鲜生蚝的成本都要2元钱一个了,所以,小吃街的生蚝都是2毛钱一个的死生蚝。再比如玉米,为什么久煮不烂呢?小吃街的食材你不敢想象,想起来就是那个我们最新创造的成语:细思极恐。【4】从环境卫生,到食材新不新鲜,再到食材的成分组成,很多街头小吃街可以说已经不如养猪场。为什么小吃街会成这样?1,环境卫生方面:大部分卖街头小吃的本身都是生活不富裕的穷人,他们生活本来就邋遢,他们自己吃东西,都是今天吃不完明天吃,明天吃不完后天吃,后天吃不完大后天吃,这个月吃不完下个月吃,他们没有保质期概念。2,食物食材方面:中国人都想用“低于食物成本的价格”去吃“成本高于售价的食物”。于是,替代品必然出现。你想花一块钱去吃一根烤香肠,这可能吗?完全不可能,一块钱可能连香肠的成本都不够,更多别说商家的摊位费,人工费和正常利润了,你卖5块,对不起,国人穷,没人买,那卖一块呢?又“反商业逻辑”,谁也不是傻逼。但是!“一块钱烤香肠”的市场需求大量存在,那怎么办,于是,面粉、香精、垃圾肉自然就来了。既然你想花1元钱吃5元钱的东西,商家就会用假东西和高科技,让原本1元的东西看起来想5元的。成交!这其实是街头小吃食材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每一个小吃摊位,都想表现出比实际价值高的美食,那只有弄虚作假了。和人一样,人,为什么累,要表现出自己并不具备的品质。坏种都想装好人,能不累吗?还有,就是,明明是月薪3000元的经济实力,却想如消费月薪1万的档次商品,明明连工薪家庭都算不上,还就喜欢买耐克阿迪大牌子,有些人就活得活得痛苦。跑题了,拉回来。前天,朋友在群里发了一个“至亲和扯淡亲”的区别段子,过年了,大家都忙着走亲戚,这些亲戚,有至亲有扯淡亲,扯淡亲拿什么礼品,就是那些“看起来,价钱很高,但实际很廉价”的东西,一大包东西,打开就几个小东西,质量还不咋地。扯淡亲的观念是“这东西好,自己留着,别走亲戚”,而他们用来走亲戚的是什么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楼八的话一百年前,陈真怒发冲冠,飞身踢烂了一块牌匾,我们的小吃长期下去,感觉有一天我们可能要把那块匾重新拾起来。街头小吃,真的该整顿了!为什么仅仅就是一个小吃街的袁家村会火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呢?有时候想想特别恼火,想骂人,为什么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做个小吃怎么就那么难?人,一旦坏种起来,就很难回到最初的样子了。感谢关注《楼八地产研究所》。
我是宇文播,专注郑州本土“地产楼市资讯研究及城市发展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