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西方文化不一样,离婚的原因也不一样。美国纽约瓦格纳学院心理学家Chienliu教授在2000年开展了一项研究,对3432名已婚和离异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40%的人离婚是因为出轨,出轨是离婚的首要原因。男性在一生中对“性”的重视程度始终高于女性,男性的出轨率也始终高于女性。中老年男性出轨率明显比女性更高,原因是中老年男性对“性”的需求明显高于女性,婚内满意度持续降低,需要通过婚外情来获得满足感。
宁波人的婚姻状况:宁波人比较务实,喜稳定,少冲动,2017年办理结婚登记36131对,其中涉外婚姻110对,同时有17819对夫妻选择了离婚,离结比49.32%。离婚原因主要有生活琐事、出轨和家暴。
人心不是一天凉的。婚姻毁于细节,懂时已经太晚。夫妻吵架绝大多数是由生活琐事引发的。生活琐事的杀伤力被忽视,实际杀伤力并不比出轨、家暴小,而且往往是冷战、出轨和家暴的引发因素。夫妻相处之道,在于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久处之后,对优点视而不见,对缺点加倍放大,越看越不顺眼,越想越不耐烦,其实对方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并没有改变,只是自己的心态已经与以前不同了,苛责成为了常态。对陌生人客客气气,对家里人求全责备,这是普遍现象。越愚蠢的人,越苛责亲人。
苛责是夫妻吵架的直接诱因,是夫妻感情破裂的起始原因,是婚姻的可怕杀手。生活琐事本身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由于苛责和要面子,互不让步,造成对立,从而导致琐事变大事,逐步加深互相伤害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两败俱伤。
生活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诗和远方,不过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生活琐事,无非是三项事情,一是家庭财权分配,二是家务分工,三是夫妻生活。具体来讲,生活琐事包括日常消费,赌博,育儿方式方法,辅导孩子读书,老公和儿子沉湎游戏,家务分配,收入和债务管理,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双方亲友关系,婆媳矛盾,不懂沟通艺术,不懂丈夫和妻子的角色转换,孩子姓谁,过年去哪家,等等。
在独生子女时代,为了自家的香火传承,婆家娘家为了孩子的姓吵得不可开交。很多国家的习俗是,不但孩子跟父亲姓,就连妻子婚后也会改成夫姓。他们认为,既然是一家人,当然要一个姓。在古代,我们也有妻子婚后改为夫姓的习俗,解放后,实行男女平等政策,这个习俗就被取消了。
从由谁管钱可以看出一对夫妻的感情如何:四等夫妻各自管钱,三等夫妻强势者管钱,二等夫妻能者管钱,一等夫妻共同管钱。
承担家务的多寡,可以反映出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低,做的家务越多,家庭地位越低,反之亦然。单位里也是这样的,工作越忙的人,地位越低。尤其是小孩,最容易引发夫妻争吵。没有小孩的时候,盼星星盼月亮,有了小孩,矛盾就会集中爆发,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美好的两人世界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人心不是一天凉的,树叶不是一天黄的。任何大事小情都会引发矛盾,爆发争吵,争论谁对谁错、谁贡献大、谁赚钱多、谁对谁更好,谁也不肯让步,怨气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很多人把家务平等,理解为家务一人一半,我买菜,你就得烧饭,我烧饭,你就得洗碗,我洗碗,你就得去倒垃圾,诸如此类,导致口角不断,这是对平等的曲解。家务分配要多从对家庭贡献的平衡和各人的特长角度来考虑,而不能僵化地理解为一人一半。所谓家务平等,是公平分担,合理分工,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所长,平衡双方工作量,以取得最佳合作效果。例如,有时间又会开车的负责接送上下学;辨别食品眼光好的负责买菜;炒菜技术好的负责烧饭;学问好的负责辅导孩子作业;工作特别忙的,家务少做一点,等等。
现在生育率低与生育成本高、教育成本高、房价高、就业难、福利差有一定的关系,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生育成本低、教育成本低、房价低、就业容易、福利好,生育率就一定高吗?也不一定;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生育率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成反比,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低,生育率越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原因就是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的生育观念会发生变化。
女人如果不生育,作为女人的人生就不完整,体会不到生儿育女的甜酸苦辣,同时,生育也是女人的第二次生理和心理发育,没有生育过的女人就失去了第二次发育的机会。
相对而言,中国女人婚后过得比较憋屈,这是为什么呢?欧美女人崇尚独立自由,自己赚钱自己花,不靠老公生活;日韩女人有婚后不上班的风俗,经济靠老公,专职在家伺候老公和孩子;中国男人则要求女人,既要赚钱养家,又要伺候老公、儿女甚至公婆,女人难免愤愤不平,矛盾丛生。
在中国古代,女人被“三从四德”卡住了咽喉,跌落在尘埃里,女人只是性、繁衍和劳动的工具,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历来低贱,没有说话和自主的权利,挨打受罚是家常便饭。男人功成名就了,功劳没有妻子的份,默默无闻,在日常、家谱和墓碑里,连个姓名都没有;男人平庸无能,一无所成,却找女人做替罪羊;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了,就怪女人“红颜祸水”,妹喜、妲己、褒姒、骊姬、西施、赵飞燕、赵合德、武则天、杨贵妃、貂蝉都成了男人昏庸无能的借口。这种不公平文化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阴魂不散。
夫妻不和,相互折磨,家不像家,像火药桶,像监狱。
虽说小吵怡情,最好的感情也架不住天长日久的争吵。
张茜爱管陈毅的琐事,陈毅想跟张茜离婚。周总理跟张茜说:夫妻就像放风筝,手里的线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了,它可能就断了,彻底飞走了;太松了,它又飞不起来,所以说,你管陈老总,务必要张弛有度。
有些人既没有原则性的大矛盾,也不是人品不好,不管是天崩地裂的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嘴碎,特别爱唠唠叨叨,多嘴多舌,搞得家里无风三尺浪,平地起风波,全家不得安宁。
大多数人不懂得人人都有情绪节律,就像大海有潮汐一样,高低起伏。有时候兴高采烈,和颜悦色,有时候又脾气暴躁,莫名其妙大发雷霆。这种爱发脾气的现象,并不是人品不好,也不是感情出了问题,只是因为遇到了脾气暴躁的节奏,即使其本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此时,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对方要多理解和包容,否则的话,针尖对麦芒,干柴遇烈火,肯定要硝烟弥漫,不得安宁。
谁都不肯让步,吵架、冷战就不可避免了。冷战就是冷暴力,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报复手段,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相互伤害战术。冷战的杀伤力并不比贫穷、家暴、出轨、吵架、撒谎、霸道小多少。最难看的脸是生气的脸。在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争吵,而是沉默。最恶劣的夫妻关系是,同处一屋,却互不理睬。夫妻关系渐行渐远,大多从不再互相理睬开始。
夫妻吵架,事情不大,杀伤力很大。夫妻吵架,绝大多数是非原则性的鸡零狗碎的家务事小矛盾,并不是什么很难调和无法解决的大事情大矛盾,为什么会吵个没完没了呢?实际上,每个人的价值观、看问题的角度、站的高度和立场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的话都有其自己的道理,没有谁一定对谁一定错,只是因为双方都放不下面子,谁也不肯先让个步服个软,谁都不肯给对方一个台阶,给了台阶,也不肯乘机就坡下驴,没办法,双方只好一直顶牛,从一次平平常常的口舌之争,逐步升级,越吵越多,越吵越凶,最后转变成长期的冷战,就像一次小小的海上龙卷风最后发展成为一场毁天灭地的超级台风一样。
对于关系不睦的多数夫妻来说,原因不是人品差,只是不适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