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鬼劝返

小侃间 2025-04-16 12:40:55

以前有个叫卢松的读书人,他家祖祖辈辈都做生意。可卢松却一门心思扑在科考上面,就想着通过科考给家族争光,实现光宗耀祖的心愿。谁知道,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连着考了三次,每次都名落孙山。到了第四次,还是没考上,这打击实在太大,他一时想不开,就跑去跳河了。

说来也巧,有个打渔的老汉正好路过,就下河把他给救了上来,并带回了家。因那河水太过冰冷,加上老汉年岁已高,身体也虚弱,老汉救完卢松后,回家就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

老汉有个女儿叫小翠,年方十六,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楚楚动人。她不仅生得一副好模样,平日里还帮衬着父亲打渔,操持家务,性格温柔善良,邻里无不夸赞。老汉觉得自己这次可能熬不过去了,心里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女儿小翠,就想把小翠嫁给卢松,这样自己死后,小翠好歹也有个依靠。

卢松一听,赶忙摆手说道:“这可不行,我家里已有妻子王氏,况且小翠年纪尚小。” 然而,老汉却认为男人三妻四妾实属平常,加之自己病情危急,命不久矣,一心想在离世前为小翠寻个好归宿。

卢松深知老汉是为救自己才一病不起,照顾小翠本就是分内之事,而且他对小翠各方面都颇为满意,只是顾虑小翠年纪太小,担心日后小翠跟着自己会受委屈。但见老汉言辞恳切,小翠也未表示拒绝,便点头答应了。

于是,二人简单地拜了堂,结为夫妻。没过几日,老汉便与世长辞。卢松料理完后事,带着小翠踏上了归家之路。

回到家后,强势惯了的王氏,心里自是憋闷不已。她以为卢松能高中科举,光宗耀祖,自己也能成为官夫人,可如自己官夫人没做成,还半路杀出个来历不明的小翠,实在让她难以接受。但木已成舟,人都已经娶回来了,况且小翠还是卢松的救命恩人,于情于理,她也无法将人扫地出门,只能强压下满心的不悦,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王氏只允许小翠住在偏僻的后院,还三令五申,不许她没事儿就往前院跑。不过卢松对小翠却十分照顾,他与小翠的感情胜过于王氏。

卢松经此一番波折,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回想起过往,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将大把的光阴都耗费在科考之上,却屡屡受挫,如今又经历这诸多变故,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放弃了科考这条路,决心将心思都放在打理家族生意上。他也知道,自己从前只顾埋头读书,对家族生意全然不上心,如今想要接手,必须从头学起。于是,他决定迈出家门,多出去考察一下市场、了解下外面的行情。

这天卢松正在市场上转悠,刚好碰到了上街买菜的小翠。小翠悄悄地告诉他,自己出门的时候路过王氏的房间,好像听到里面有男人的声音。卢松心里 “咯噔” 一下,以前的事一下子涌上心头。因为他以前一心读书,冷落了王氏,就怕她耐不住寂寞做出什么不好的事。他赶紧跑回家,直接冲向王氏的房间。推开门一看,王氏正在整理身上的衣服。

卢松围着屋里仔细找了一圈,并未发现其他人。这时,王氏挺直腰板,冲卢松破口大骂:“怎么了?难不成老娘屋里藏着别的男人?”

恰在此时,小翠提着菜回来了。王氏一见她,骂得愈发凶狠:“我清清白白的,哪经得起你胡乱猜疑!倒是你,科考没考出个名堂,反倒带回来个‘小妖精’,还有脸怀疑我?”

卢松赶忙赔礼道歉,说了许多好话,王氏这才消了气。之后,卢松拉着小翠回到后院,再三叮嘱:“以后可千万别再乱说。”

等他们走了,王氏小声地对着藏在房梁上的人说:“下来吧,他们走了。” 只见一个人从房梁上跳下来,原来是城东的张屠户。王氏看看前院没人,又对着后院骂了几句,赶紧催着张屠户从前门溜走了。

晚上,趁着卢松不在家,张屠户又悄悄地从后院翻墙进来,和王氏幽会。路过小翠房间的时候,他透过窗户缝,看到小翠正在换衣服。小翠那漂亮的模样和好看的身材,一下子就勾起了张屠户的坏心思,他趴在窗户外,眼睛都看直了,脚也挪不动。这一幕正好被王氏看到了,王氏悄悄地走过去,揪住张屠户的耳朵,把他拉回房间,生气地骂他是不是被小翠迷住了。张屠户赶紧哄王氏,发誓说心里只有她一个人。

可自从那以后,小翠换衣服时婀娜的身姿和模样,一直在张屠户的脑子里打转,他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占有小翠。但是因为有卢松和王氏在,他一直没找到下手的机会。一转眼到了年底,卢松要去邻县收账。临走前,卢松拉着两位妻子的手嘱咐道,“因两个县之间全是山路,特别难走,我收完帐还要备点年货,这一趟估计得五六天才能回来,你们二人在家,定要相互扶持、彼此照应,有什么事儿,千万别逞强,万事等我归来。”说罢,扬起鞭子,赶着驴车缓缓出发了。

走在山路上,卢松躺在驴车上,悠闲地哼着小曲,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别提多惬意了。突然,“扑通” 一声,卢松竟从驴车上摔了下来。他站起来一看,驴车的车轱辘滚到了一边,仔细一检查,原来是车轴断了。卢松看看四周,一个人都没有,这可把他愁坏了,本来还想着带点年货回家呢,这还没到地,车倒先坏了。于是,他就决定在原地等着,盼着能有路过的人帮忙修一下车。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天越来越黑了,也没见有人路过。没办法,卢松只好扔下驴车,牵着驴继续往前走。

没走多远,夜色变得更深了,卢松暗自懊悔,出发前竟未仔细检查车子,如今只能摸黑赶路了。就在这时候,前面隐约传来人说话的声音,他心中一喜,想着前面可能有户人家。于是他加快了脚步,那声音也越来越清晰,听起来像是有人在争吵。可就在这时,驴却突然停住了,任凭卢松怎么拉它,它就是定在那里,纹丝不动。卢松着急地骂道:“你这头犟驴,车子坏了都算了,你也跟着捣乱。”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驴就势拴在路边的树上,独自朝前方走去,想去前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走了不一会,他就看到一个穿白衣服的老人和一个穿黑衣服的老人,站在路边推推搡搡,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卢松赶紧跑过去,把两人拉开,问道:“两位老人家,这大晚上的,你们为啥吵得这么厉害啊?” 白衣老人拉住卢松说:“小伙子,你给评评理,明明是我先来的,这块地是不是该归我?” 黑衣老人也凑过来说:“谁规定先来这块地就归谁啊,我也埋在这儿,这块地我也有份。”

听到 “埋” 字,卢松愣了一下,接着问道:“两位老人家,你们怎么说起埋在这儿了,难道你们……” 白衣老人说:“哎呀,你还不明白吗?我们都死了好多年了,是埋在这儿的两个鬼魂。” 卢松这才明白过来。白衣老人一脸惊讶地问:“小伙子,你知道我们是鬼,怎么一点都不害怕呢?”

卢松突然笑了起来,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我当年科考没考上跳河,要不是被人救了,早就成鬼了。我连死都不怕,还怕鬼吗?再说,看你们的样子也不像是恶鬼,没什么好怕的。” 两位老人听了,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小伙子,真有胆量!”

卢松又问:“既然两位已经不在人世了,为啥还吵个不停呢?” 黑衣老人说:“当年我死了以后,子孙把我埋在这儿,几年后他们都搬到外地去了,这坟头就没人管了。谁知道几十年后,这老鬼也被埋到这儿了。” 说着,他伸手指向白衣老人,满脸怒容。

白衣老人急忙摆手,辩解道:“这事可怨不得我。我无儿无女,死后全靠身边好心人帮忙料理后事。人家随意找了个地方安葬,哪晓得竟和这老鬼做了邻居。不过这地方也确实太挤了,住着实在是难受,但我也无可奈何啊!” 说罢,白衣老人满脸皆是无奈之色。

卢松听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对两位老人说:“这样吧,我把你们其中一个挖出来,往旁边挪一挪,你们看怎么样?” 白衣老人说:“好啊,那你把他挖出来挪走。” 黑衣老人反驳道:“为什么要挪我啊,要挪也是挪他。” 两人又吵了起来。卢松赶紧劝道:“要不这样,咱们都不要这块地了,我把你们都挖出来,重新分开埋,你们觉得怎么样?”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点了点头。

卢松就开始在地上挖,没挖几下,就挖出了一个白色的坛子,接着又往右挖了几下,一个黑色的坛子也露出来了。卢松一边挖一边说:“你俩这确实埋得太近了,难怪住得不舒服。” 说话间,黑坛子也完全挖出来了。卢松对他们说:“好了,现在你们各自选地方吧,想住在哪儿,我就把你们安置在哪儿。”

白衣老人看了看说:“我在这儿住习惯了,你往左边移三尺就行。” 黑衣老人也跟着说:“那我就往右移三尺。” 卢松一看,说:“你们俩这移得也太近了,不行,我把你们稍微分开远一点,免得你们又吵架。”

黑衣老人一听,连忙摆手道:“不行不行,可不能太远,太远了咱俩串门多不方便呐。” 白衣老人也在一旁应和:“可不是嘛,离得远了,扯着嗓子说话都听不见。小伙子,你就依着我们的意思办。” 卢松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心想着这两位老人家真是有趣,便应道:“好好好,就按二位说的办。” 说罢,他又俯身继续在地上挖了起来,没多会儿,就将两个坛子重新埋好。两位老人见此,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卢松拱了拱手说:“两位的住处都安置好了,都去安息吧,刚好,也给我让让路,你看我那驴估计是看到二位了,死活不肯往前走。” 这时候,白衣老人说:“年轻人,你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给你提个醒,你还是原路返回吧,你那妻子可不让人省心啊。”

卢松赶紧问:“怎么不省心啊,还请二位说明白。” 黑衣老人说:“这话可不能直说,泄露天机我们会受惩罚的,你就听我们的,赶紧回去吧。” 卢松看两人说得很诚恳,又想起之前小翠说王氏屋里有男人声音的事,就告别了两位老人,牵着毛驴匆匆往家赶。

再说王氏,看着卢松赶着驴车走了以后,就把这事告诉了张屠夫,还特意给他留了门。这时候,两人正躺在床上寻欢作乐呢,但是,王氏并不知道,张屠夫已经开始对小翠起了坏心思。张屠夫对王氏说:“我在城西丁裁缝那儿买了两匹上好的丝绸,都已经说好了,你明天早点过去,让丁裁缝给你做几件漂亮衣服。” 王氏听了,特别高兴,对张屠户更亲热了。

次日一大早,张屠户从王氏房间出来,悄悄地躲在角落的暗处。等王氏梳妆打扮完出门后,他轻手轻脚地来到后院,直接朝小翠的房间走去。此时,小翠尚在睡梦中,浑然未觉。张屠户轻轻撬开房门,瞧着床上熟睡的小翠,眼中闪过一丝邪念,猛地扑了上去 。

小翠骤然惊醒,瞧见张屠户那副狰狞丑恶的嘴脸,吓得大声喊叫起来。张屠户见状,慌忙伸手捂住小翠的嘴,正要行那龌龊之事。只听 “扑通” 一声巨响,门被猛地踹开,王氏赫然站在门口。原来,王氏出门没走多远,忽然想起有件衣服破了个洞,便打算折返,将衣服拿给丁裁缝顺便修补。刚迈进院子,就听到后院传来小翠凄厉的喊叫声 。

王氏瞧见趴在床上的张屠户,怒火一下子就冲到了天灵盖,抄起倚在门外的扫帚,便朝着张屠户劈头盖脸地打去,口中骂道:“你这没心肝的,昨晚还不够你快活,今日竟还来偷腥,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张屠户自知理亏,唯有左躲右闪。可王氏愈发恼怒,扫帚打得更狠了,打得张屠户龇牙咧嘴。“够了,别再打了,再打我可真要还手了!” 王氏闻言,更是火冒三丈,“你还敢还手?看我今日不打死你这偷腥的猫!” 说罢,手中扫帚挥舞得虎虎生风。张屠户此刻也被彻底激怒,握紧拳头,挥手就打了出去,哪知这一拳刚好打在了王氏的脑门上。平日里张屠户杀猪,两三百斤的肥猪在他手下,也挨不过两拳,更何况王氏这样柔弱的妇人。只听王氏一声惨叫,随即瘫倒在了地上。

恰在此时,卢松赶了回来,瞧见倒在地上的王氏,顿时大惊失色,高声呼喊:“杀人啦,快来人呐!” 张屠户见状,吓得魂飞魄散,撒腿便逃。卢松见状,急忙伸手阻拦,却被张屠户一把推倒在地上。卢松顾不得疼痛,赶忙跑去官府报案。官府接报后,迅速派人追捕张屠户,最终在其逃亡途中将其擒获。一经审讯,张屠户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至此,卢松方才知道,张屠户与王氏暗中勾搭已有数年之久。好在自己听从了两位老鬼的提醒,及时赶回,才使得小翠免遭张屠户的毒手。案件水落石出后,罪大恶极的张屠户,最终也难逃国法惩处,被押赴午门之外,执行了斩刑。

卢松处理完这一系列糟心事,和小翠过上了平静日子。他全身心投入家族生意,凭借踏实好学的劲头,逐渐掌握生意门道。小翠在旁悉心照料,两人相濡以沫,感情愈发深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