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抓半个多月,参议院刚甩出调查结果,把杜特尔特3月11日被抓的真相抖得一清二楚——这事根本不合法。
现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急匆匆跑来救场,想稳住马科斯这颗棋子,可事情好像已经收拾不下了。
现在菲律宾街头民声沸腾,各种抗议游行,局面早已失控,谁还能管得了?马科斯算是踢到铁板,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中。
许多人关心,接下来该怎么办?ICC是放人还是扣人?
就在今天,2025年3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踏上了马尼拉的土地,走进马拉坎南宫,跟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碰了个面。
这可不是普通的串门,就在几个小时前,菲律宾参议院扔出一份重磅报告,直指马科斯半个月前抓捕前总统杜特尔特的行动全是瞎搞,连法律底线都没守住。
赫格塞斯这次来,有点像是想给马科斯撑腰的味道。他在会面时反复强调,美菲之间的防御条约“坚如磐石”,这话听着像是给马科斯打气,也像是对外喊话,告诉大家美国还没打算撒手不管。
可问题是,菲律宾这摊子事,已经不是美国喊几句口号就能收拾得下的。
事情得从半个月前说起。
3月11日,杜特尔特被抓了,地点没细说,但过程可不平静。
参议院后来调出视频一看,当天场面乱糟糟,杜特尔特明显吃了亏,不是政府宣传的那种“一切顺利”。
可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抓捕背后居然没有法律依据!参议院在后续调查发现,菲律宾国家法院压根没发逮捕令,警方也没接到协助国际刑事法院(ICC)的指令。
要知道,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退出ICC了,按理说根本没义务配合抓人,可马科斯愣下令动手,这不摆明了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这事还得扯上马科斯家族的内讧,关于这次参议院的调查是由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是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马科斯亲自牵头,但现在姐弟俩已经彻底翻脸。
3月27日,伊梅带着一帮参议员开了场发布会,把调查结果甩到公众面前。
她点名道姓地说,马科斯抓杜特尔特的决定,完全是他一个人的主意,既不代表国家,也不代表法院,纯粹是拿公权力泄私愤。
她这一下,让马科斯的脸有些挂不住了。
杜特尔特当年当总统时,跟马科斯家族的恩怨就没断过,现在轮到马科斯掌权,这抓人一幕,怎么看都像是报复。
可马科斯这么干,代价不小。抓捕事件曝光后,抗议声浪越来越大,支持杜特尔特的人开始堵街,甚至有人喊着要军队出来主持公道。
菲律宾三军这时候就成了关键,按参议院的说法,既然逮捕不合法,马科斯就没名正言顺地调动军队去镇压抗议者。
更麻烦的是,菲律宾警方要是再跟民众硬碰硬,那也是在违法。
这局面一僵住,三军和警方的态度就变得微妙起来。有人猜,军方可能会重新站队,毕竟杜特尔特当年在位时,跟军队关系铁得很。
现在马科斯支持率跌到30%多,军队要是真倒戈,那他这总统宝座可就坐不稳了。
说到支持率,这事还得跟5月的中期选举挂上钩。
按照菲律宾的法律,只要国内的法院还没有坐实他的罪名,那他还是自由公民,有参选资格,所以杜特尔特参选的概率不为0。
早在去年10月,他就已经提交了参选材料,目标是达沃市市长,这地方是他的“根据地”,民意基础非常扎实,要是真让他选上了,那可就有意思了。
可要是ICC把他放回来,那马科斯就更头疼了,杜特尔特家族肯定会反击,到时候马科斯家族在政坛的地位也会岌岌可危。
而选举这件事,不光是杜特尔特和马科斯的较量,还牵扯到更大的棋盘。
赫格塞斯跑来菲律宾,可不是单纯为了喝杯咖啡。
美国把菲律宾当成美国在亚洲对抗中国的一张王牌,通过马科斯在南海的不断”努力“,让菲律宾在美国心中的重要性,直线升高。
美国眼看着杜特尔特被抓后局势失控,担心马科斯撑不住,才赶紧派人过来稳场子。
可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前几天,中国再次警告马科斯,别老想着当别人的棋子。
这话听着刺耳,可马科斯似乎没往心里去,他跟美国绑得太紧,早就没了回头路。
再说回ICC这边。杜特尔特被抓,名义上是为他当总统时的反毒战争负责,ICC那边认定,他在2011到2019年间犯了“反人类罪”。
按理说菲律宾退出ICC后,不需要管这件事,可马科斯偏偏配合ICC动手,参议院查下来,这里面全是漏洞,连最基本的“红色通缉令”都没见到。
这下好了,ICC这边还没定案,菲律宾内部先乱了套,参议院还放话,接下来要接着查马科斯违法的事。
这要是查出更多猫腻,马科斯家族在选举前的日子可不好过。
眼下,菲律宾的街头还没消停,支持杜特尔特的人还在喊口号,马科斯的团队忙着灭火,美国那边忙着表态,中国这边冷眼旁观。
这场乱局,早就不是马科斯一个人能控制的了。
赫格塞斯今天跟马科斯聊了什么,外界还不知道,可不管美国许了啥承诺,菲律宾这潭水已经搅浑了。
5月选举一到,杜特尔特要是真杀回来,那马科斯可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到时候,ICC是放人还是扣人?军队是挺谁?这些问题,估计得过一阵子才能见分晓。
目前来看,杜特尔特出狱的概率非常高,毕竟连通缉的基础“红色通缉令”都拿不出来ICC还有什么理由押着人不放?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