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封窗八大暗坑》。封窗是装修中最容易踩坑的项目之一,从选材、报价到安装,处处藏雷。深耕门窗行业10余年,总结了业主最容易掉进的8大暗坑,手把手教你避坑!
一、低价陷阱:先宰后杀,加价无底洞-套路:商家用「499元/㎡全包」吸引下单,后期加收开启扇、运输费、吊装费、防水费等隐形费用,总价比正规报价还高。
避坑指南:签合同前要求列出所有收费项(如:转角立柱是否收费、大玻璃是否加厚),并明确总价封顶条款。
建议:警惕单价低于市场价30%的商家,参考本地均价:断桥铝窗500-800元/㎡,系统窗1200-1800元/㎡。
二、型材偷工减料:再生铝冒充原生铝
假货特征:表面粗糙无光泽,壁厚不足(国标1.8mm,劣质品仅1.4mm),腔体数量少(4腔变3腔)。
避坑:要求商家出示铝材检测报告,核对型号是否为6063-T5原生铝,并测量实际壁厚。
提醒:窗框宽度建议选75-80mm,高层或大风地区选80mm以上。
三、隔热条造假:PVC冒充PA66
致命危害:PVC隔热条易老化变形,导致窗户漏风渗水,能耗飙升。
辨别方法:检查隔热条是否有「PA66-GF25」标识,用打火机烧——PA66阻燃无黑烟,PVC易燃冒黑烟。
实测:真PA66隔热条宽度20-30mm,过宽可能是商家虚标。
四、玻璃猫腻:假3C认证+不充氩气
假3C标志:用钥匙刮擦,能刮掉必是假货!真3C标志是高温烧制,与玻璃一体成型。
性能缩水:中空玻璃未充氩气(成本差50元/㎡),隔音隔热效果降低30%。
建议:选信义、南玻等品牌玻璃,要求提供玻璃深加工厂编码可溯源。
五、密封性造假:胶条劣质+工艺敷衍
劣质胶条:PVC胶条易开裂,选三元乙丙胶条(弹性好、抗老化)。
检验方法:关窗后夹A4纸,抽不出说明密封达标;用打火机测缝隙,火苗不闪动为合格。
警告:窗框与墙体缝隙应控制在15-20mm,过大需用发泡胶填充。
六、安装埋雷:不打螺丝+防水敷衍
致命错误:螺丝打在隔热条上(破坏结构)或间距过大(高楼层易坠落)。
漏水隐患:外窗台未做坡度+防水,雨水倒灌致墙体发霉。
监工标准:螺丝间距≤60cm,外窗台坡度≥5%,刷2遍防水涂料。
七、五金增项:贴牌货冒充进口
假进口套路:用国产五金贴牌「好博、格屋」,价差达3倍!
避坑:要求五金单独列明品牌(如:诺托、丝吉利亚),执手、铰链、防坠绳缺一不可。
推荐:选带防坠绳的外开窗,避免高空坠落风险。
八、售后跑路:质保变空话
常见套路:承诺「质保20年」,实则玻璃自爆、五金损坏均不包修!
避坑:合同注明「玻璃自保5年、五金3年、漏水终身维修」,并保留商家营业执照。
选择:正规大品牌工厂出来的门窗肯定比小作坊企业更加靠谱!
总结以下三点要记牢:
1.合同写明细:材料型号、增项费用、质保范围。
2.验收要狠:查3C玻璃、测密封性、验螺丝间距。
3.钱分三期付:下单30%、安装60%、验收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