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洛阳,简称“洛”,古称成周、神都、洛邑、洛京,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世界文化名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严树森之篆书扇面,采用古朴典雅的表现手法与唐代李白、杜牧、王昌龄、王建、张籍、王湾;宋代朱正中、司马光、刘克庄、周彦质古诗相互融合,便得洛阳的风华在岁月中愈发璀璨。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宫词•其三十五》(宋朝)周彦质
祝应多男属圣君,词臣常备洗儿文。
高禖喜燕排旬有,包子红绡叠日分。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洛阳桥观水》(宋朝)朱正中
点点风帆底处还,似无似有海门山。
白鸥却怕潮头恶,闲卧汀花野草间。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上阳宫》(唐)王建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
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洛阳》(唐)杜牧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洛阳陌》(唐 )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过故洛阳城》(宋 )司马光
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莺梭》(宋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严树森,字欣本,艺名庄严,德福堂主,湖北京山市人,出生于1956年。出版物有《严树森小篆百副五言联》。藏品有:篆书扇面《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武汉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李白-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被随州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被中国扇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罗勉-孝感環川八景》被孝感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陈真峨-湖光岩》被湛江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唐)李白诗《赠汪伦》被宣城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李白诗《夜宿山寺》李白诗《晓晴》被绵阳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宋)秦观诗《泗州东城晚望》被泗县博物馆收藏等。(责任编辑:庄顺荣 审核:胡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