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昇夫 字数 1779
腾云学堂
腾云学堂位于叶挺故居西侧,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三合土墙瓦顶结构,院落式布局。由会水楼叶氏族人成发公于清道光五年(1825)创办,供其本房子弟免费入读的私塾,族人用其征尝谷物维持办学,外姓、外族学生入读需缴交一定学费。
1903年至1911年,叶挺(原名为询)曾在此读书,老师陈敬如给他改名“挺”,激励他“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1925年,叶挺派地下党员陈卓英到该校任教,直接指导农民运动。随后,党组织不断派党员到校任教,培育了众多革命人才。腾云学堂也是周田村共产党地下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在当地革命斗争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腾云学堂展示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优秀传统,是私塾文化的典范,孕育了叶挺等一批优秀英雄儿女,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布展中提到惠州私塾典范,如丰湖书院,黄氏书室,崇雅书院,敦伦书室。还有挺秀书院,位于惠阳三和街道象岭村,由沙坑叶氏创办;和仰岱山房,位于惠阳区镇隆镇大光村,由崇林世居叶氏族人创办。挺秀书院和仰岱山房还没有去看过。
腾云学堂
2019.2拍
腾云学校(2024.5)
腾云学堂内
腾云学堂一侧
读书亭
育英楼
育英楼位于叶挺故居西侧,邻近腾云学堂,是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是叶挺将军的胞弟叶辅平的故居,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座独立式的客家民居。坐西向东,总面阔21米,总进深19.6米,建筑面积411.6平方米,二进五间,两层院落式布局。
育英楼
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广东省惠阳县大亚湾登陆,疯狂侵占我沿海地区,不愿做奴隶的惠(阳)宝(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民众自卫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8年10月24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派遣曾生带领由共产党和进步青年组成的东江工作团到惠阳坪山(今属深圳市),10月30日成立中共惠(阳)宝(安)工作委员会。11月,叶挺到达香港。12月2日,“惠宝人抗日游击总队”在育英楼成立。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郑晋(郑天宝)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全队有100余人,配备重、轻机枪各两挺,长短枪70余支。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后,随即在淡水等地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不断打击日伪军,铲除日伪政权,建立了广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惠阳县第二区(淡水)行政委员会。
1938年12月下旬,根据斗争形势需要,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部迁出育英楼,驻防坪山,部队也由10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建立了两个中队和一个特务队。
1939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的指示,经过统战工作,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取得了第四战区的统一番号,部队改称为“第四战区游击指挥所第三挺进纵队新编大队”,曾生任大队长,周伯明任政训员,郑晋任副大队长,部队活动在惠阳、宝安边境敌占区,开战敌后游击战争。
1940年9月,部队东移海陆丰受挫,返回惠宝地区后,与王作尧率领的人民抗日武装一起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下辖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曾生任第三大队大队长,王作尧任第五大队大队长,中共前东特务书记尹林平兼任两个大队的政治委员。1942年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下辖五个大队。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宣告成立,曾生任司令员,尹林平任政治委员,王作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
在八年抗战中,东江纵队转战东江南北,深入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地区,英勇打击敌人,积极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对日作战,成为华南敌后抗日战场上一支蜚声海内外的武装力量,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育英楼是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诞生地。1995年列为惠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重新修葺。2004年公布为惠州市级文保单位。为丰富叶挺将军纪念园展陈内容,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2011年再次对育英楼进行修葺,按照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时的概貌予以恢复和布展,再现历史,以育后人。(《育英楼记》)
育英楼内
叶辅平(1902-1939),广东惠阳人,叶挺胞弟,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叶挺独立团任军需主任,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37年底到武汉参与新四军的组建,任新四军军需处处长。1939年秋,叶辅平奉命回广东,取道香港押运一批军用物资,经越南河内、南宁、桂林返皖南军部,途径广西南宁八塘附近时,发生车祸,不幸罹难,终年37岁。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拍于育英楼(除注明外,均实拍于202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