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以小博大是每个企业家都想尝试的东西,而在我们中国就曾发生过这样一次事情。
当时联想以17.5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电脑业务,虽说收购过程困难重重,面临着资金困难的问题,但是联想收购决心坚决。
现如今已经20年过去了,联想是赔还是赚,让我们走进来联想的故事。

1944年,出生于上海的柳传志从小就显现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行为,他总是喜欢一个人钻研东西,并且毕业之后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也就是从这开始逐渐打下了他“创业教父”的赫赫威名。
1984,柳传志带领着数十名科研人员成立了一个小公司,这个公司也就是联想的前身,并且柳传志成为了当时的董事长,正是因为这个举措,开始了联想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
因为当时的资金不足,因此柳传志就选择了为IBM代理的“贸工技”商业模式,可能大家并不明白“贸工技”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意思。

通俗点的话就是先开始做贸易,然后在进行研究技术与制造成本。
创业总是困难重重,在柳传志创业的时候就先后遭受数次重创,一次是被骗走了14万,一次是出口公司卷钱跑了,甚至还有因为流程的疏忽导致300万的货款被骗。
但是柳传志缺少的从来就不是从头再来的勇气,在柳传志的先进眼光下,立马抓住了当时的商机“汉卡产品”,并且仅仅凭借“汉卡产品”就赚了1亿元。

在柳传志的主导下,联想电脑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了,并且由柳传志担任联想的主席,并且与1989年,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成立,而柳传志则是担任总裁。
当时的联想公司可谓是势头正盛,作为中国当时数一数二计算机公司,柳传志与他的联想风光无限,市值激增。
但是风光只是一时的,碰上“泡沫危机”它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2001年,杨元庆接过柳传志的接力棒,成为联想新的掌权人,但是成为新的掌舵人之后,联想并没有继续高歌猛进,而是走向了下坡路。
2005年,联想决定收购IBM与PC业务,正是因为这个举措,导致联想的经济效益持续低迷。
近些年来,市场上又出现了其他的电脑产品,机械革命、苹果电脑、三星等等都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这给联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然而杨元庆犯下的错误不只是这些。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同时也带来了中国科技水平的蓬勃发展,华为、小米、OPPO等新兴科技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联想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但是联想的手机并又像其他的手机商一样,依赖运营商渠道,导致其手机被逐渐的边缘化,逐渐失去了市场的份额。
杨元庆想要从新兴行业分一杯羹可以理解,但是他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这也就导致了联想手机以及联想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同时,在联想选择造手机的同时,他还不断减少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导致联想已经落后于其他的生产商,在他的带领下联想逐渐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
看来,联想目前急续转型,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持续走低,国际占有率也提不起来。
于是杨元庆看到国内竞争太激烈,转头把目光看向了国际市场,他首先看向的就是美国IBM电脑业务。
因为联想之前就是做IBM业务的,再次选择IBM业务也是情理之中。

联想虽然在中国的份额看起来还行,但是联想的野心却远远不止于此,就像柳传志刚开始建立联想公司一样,联想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联想但是急需突破国际市场,但是它自己的全球化经验不足又怎么办呢?
这时联想就把目光看向的美国IBM的电脑业务,经过高盛集团的牵线搭桥,联想与IBM达成了收购协议。

可以说联想还是非常有智慧的,它知道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做,联想沿用了IBM原本的高管团队,但是事实总是出乎意料。
因为中国与美国文化行为的差异,美国的管理风格与中国差异明显,导致联想国际市场份额甚至还不如以前。
这杨元庆肯定是不能做事不管,于是杨元庆开始积极进行企业改革,它进行裁员,把空闲的工厂全部关闭,降低其经营成本,也就是这些举措,慢慢让亏损转换为盈利。

2008年,全球对于PC的需求几句减缩,这也就导致联想亏损的上亿美元,经济效益低下,联想就开不起工资,于是联想就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
与此同时柳传志看到自己创办的联想处处碰壁,不愿再看其持续亏损,毅然复出,这次柳传志的复出是正确的,在他的带领下,联想焕发二次生机。
联想集团公布了收购IBMPC后首个财报,截至当年6月底止3个月的业绩,期内纯利升6%至3.57亿港元,每股盈利4.12港元,营业额增2.34倍至196亿港元。
如今过去20多年,IBM也为联想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那之后联想又开始了怎样的旅途?

柳传志首次复出就积极进行战略策划,他提出了“双拳战略”。
“双拳战略”也就是“保卫中国市场和进攻新兴市场”的策略。
正是因为这次战略,让联想迅速以低价产品抢购了印度、巴西等市场,正所谓苍蝇再小也是肉啊,2012年联想重回全球份额的第二。

2013年,联想在柳传志的再次带领下,成功超越了惠普,成为全球的第一,柳传志眼光毒辣,行为果断抓住了那一丝机会,成功做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
随后柳传志不断加强全球的供应链,以及多元化产品的构建,从这之后,联想的产品涉及地段与高端,每个价位都有联想的身影。
同时柳传志还加强了技术的整合与创新,他再次吸收IBM的研发能力,保留产品的经典设计,引入碳纤维材质、防窥屏等先进技术,不断给用户带来新奇的体验。

虽说后来的联想有过错误,但是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开始逐渐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逐渐走向了全球。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联想集团公布了收购IBMPC后首个财报,截至当年6月底止3个月的业绩,期内纯利升6%至3.57亿港元,每股盈利4.12港元,营业额增2.34倍至196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