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怎么称呼中国?印度很霸气,阿拉伯最好听,俄罗斯叫法太意外

清风说史呀 2024-11-03 20:38:52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称呼一直充满着神秘和趣味。今天,我们熟悉的“China”其实背后藏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国家对中国的称呼可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词汇,它们承载了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透过这些称谓,我们可以一窥中国与外部世界如何彼此认知与交汇。

那么,你知道其他国家是怎么叫中国的吗?有的称呼让你忍不住想要“骄傲”,有的名字则充满浪漫气息,还有些让人一头雾水,但背后总是隐藏着耐人寻味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外国人是如何称呼中国的。

印度:从“秦”到“震旦”,气势十足的称呼

先来说说印度。大家可能没想到,印度人是最早给中国起外号的外国人。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就有了对中国的记载,他们称中国为“Cīna”,也就是“秦”的音译。这听上去是不是很霸气?“秦人”!一听就有种强大的感觉,确实,秦朝作为统一六国的强大帝国,虽然短命,但秦国的威名却在西方传播了几百年。甚至连英语中的“China”也是从这个词演化而来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外?

而更霸气的称呼还在后面。古印度对中国还有另一个非常诗意的称呼——“震旦”。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古风气息?“震旦”在梵语里有“黎明”和“曙光”的意思,指的是东方的中国。在古印度人的心中,中国就像是一道从东方冉冉升起的光芒,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可以说,这个称呼不仅气势十足,还有种对中国文明的尊敬和仰慕。

“震旦”这个称呼不光出现在古印度的典籍里,在中国的佛教经典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其实,民国时期上海曾有一所著名的“震旦大学”,就是以这个美丽的称呼命名的。可见,连中国自己也相当认可这个来自印度的称号。

俄罗斯的意外之名:“契丹”

说完印度,再看看我们的北方邻居——俄罗斯。俄罗斯人和东欧国家对中国的称呼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他们叫中国“Китай”(Kitay),翻译过来是“契丹”。契丹?这个词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在中国北方建立辽朝的游牧民族。

要知道,辽朝统治中国北方长达200多年,辽朝建立者契丹族不仅在中国留下了深刻印记,还影响了中亚和东欧。契丹人后来还在中亚建立了西辽,成为雄霸一方的强国。再加上蒙古人崛起后延续了“契丹”这个称呼,最终“契丹”成为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代称。

更有意思的是,连马可波罗也在他的游记里把中国称作“契丹”(Cathay),这是不是和我们传统的“汉人”形象有点不一样?但这确实是历史交流的痕迹:蒙古、西辽、契丹的影响深远,远远超出了它们的历史时限。

古罗马:“丝国”的秘密

现在说到古罗马,这可是西方世界的另一个巨头。当时的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虽未曾直接交流,但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把中国的奢侈品——丝绸带到了罗马。于是,罗马人给中国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塞里斯”(Seres),意思是“丝国”。他们看着来自东方的华丽丝绸,猜测着丝绸的神秘来源,甚至有传说说凯撒大帝曾穿着中国的丝袍出现在剧院,吸引了无数贵族的目光。

罗马人对丝绸的迷恋和对丝绸生产地的好奇,最终将中国与“丝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国当时对丝绸制作工艺的严格保密,罗马人只能想象“丝国”是一个遥远、神秘而富饶的东方国家。直到今天,丝绸依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塞里斯”也成了罗马人对中国最浪漫的称呼。

阿拉伯世界的诗意称呼:“桃花石”

如果说古罗马人给中国的名字充满奢华,那么阿拉伯世界对中国的称呼就显得更加浪漫和诗意了。阿拉伯人称中国为“桃花石”(Tabgac),光听这个名字,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其实,这个称呼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拓跋氏”的音译,指代北魏时期的中国,也有人说可能是“唐家子”的音译,特别是在唐朝极盛时,阿拉伯商人频繁往来,给这个东方大国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阿拉伯人对中国的浪漫想象不仅停留在名字上,在他们的史籍里,中国一直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东方国度,是贸易和文化的交汇点。而“桃花石”这个称呼,或许是对中国美丽而富饶的最佳形容。

名字背后的故事

看完这些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是否让你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从“秦”到“契丹”,从“塞里斯”到“桃花石”,这些名字的背后,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对中国的独特理解与想象。每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虽然今天我们普遍使用“China”这个名字,但那些历史悠久的称呼依然保留在各国的语言和文化中,提醒我们: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世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名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的过去,还有中国与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一次,当你听到外国人称呼中国时,不妨想想它背后隐藏的故事吧!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