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总是给我们带来惊喜,在无人机这个领域。大家肯定都知道,传统无人机飞个一小时就得找地方降落充电,这对长时间飞行的需求可不够用。
可是最近,西北工业大学的李学龙教授带领的团队,搞了一项大突破他们研发出了一款“永不落地”的光动无人机!它通过空中“无线充电”,直接用激光给自己充电,理论上可以飞个不停,不用担心电池没电,飞得更远,飞得更久!

先说个让人很有共鸣的问题:我们大部分人用过的无人机,续航时间都很有限。像大疆的无人机,飞个三四十分钟就得回来充电。电池用完了,飞行任务就得提前结束。你是不是也为这种“短命”电池感到烦恼过?太阳能无人机虽然不怕电池耗尽,但会受到天气的影响,阳光不好就飞不了。可现在,这些烦恼都可以抛到一边去了。光动无人机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充电方式”。它不用传统的电池,而是靠激光充电。简单来说,就是地面或者舰载激光装置发射高能激光,光动无人机接收到激光后,通过一种特别的技术,把激光能量转化成电能,继续飞行。以后你用无人机的时候,不再需要担心电池问题了。它能一直飞,飞得更远,飞得更久,无论是任务执行、侦察巡逻,还是其他应用,光动无人机都能持续工作,效率高、成本低。这个“无线充电”的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激光能量传输来给无人机提供动力。地面或者船上的激光发射装置发射高能激光,光动无人机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激光能量转化成电能,继续驱动无人机飞行。

如果把这项技术放在现实中应用,你会发现它的潜力是巨大的。不管是灾后救援、农业监测,还是环境监测等领域,光动无人机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灾区搜救时,光动无人机可以飞行24小时,持续提供实时图像和数据,帮助搜救人员找到被困人员。又比如,在农业监测中,光动无人机可以全天候、长时间地巡查农田,提供精准的监控数据,帮助农民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到无人机技术,我们不得不提到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它曾经以42小时的滞空时间成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王者,很多人都认为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到此为止了。可是,光动无人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个认知。通过激光充电,光动无人机的飞行时间理论上是无限的,这让我们在技术上追赶甚至超越了国际领先水平。尽管这项技术看起来很完美,实际应用中还有不少挑战需要解决。比如激光发射装置的稳定性,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还有如何与其他飞行器协同工作等等。李学龙教授团队的努力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未来几年内,我们相信这项技术会逐步成熟,成为无人机领域的“黑马”,对整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代表着向未来迈进的一步。今天,光动无人机凭借其“永不落地”的飞行能力,打破了传统的续航瓶颈,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