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韩国女星李惠利,观众总会想到她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饰演的“德善”一角。
这个角色是一个善良、可爱的邻家妹妹。
她因此成为了韩国人心目中的“国民闺女”。
然而,《请回答1988》开播至今已有十年,剧中的大部分年轻演员都已有了新的转型作品。
唯独李惠利还停留在过去的影视角色里。
相较她饰演的一些新作品,人们更关注她与柳俊烈的“分手大戏”。
原以为她会归于沉寂,但没想到开年没多久,她便“手撕”掉了“德善滤镜”。
她在新剧《善意的竞争》中演一个腹黑的女高中生,颠覆了观众对她的固有认知。
这一角色看似是品学兼优的乖乖女,实际上私下里却生活混乱,烟酒不断,流连夜店。
不仅如此,作为一部打着19禁标签的尺度剧,李惠利在剧中还有很多突破性演出,吻戏、浴室戏、床戏不断。
这种从甜美到暗黑的转型,被韩媒评价为“李惠利职业生涯的拐点”。
尽管打着尺度的噱头,但《善意的竞争》的野心却不止于此。
与《弱小的英雄》《猪猡之王》《黑暗荣耀》等剧类似,《善意的竞争》从校园这一微缩社会切入,嵌套悬疑外壳,带出校园霸凌、阶级差异、财阀操控等暗黑话题,激起观众的反思。
该剧由同名网络漫画改编而来,主打双女主路线,聚焦两位女主之间的依存与对抗关系,将观众拖入了一场令人窒息的校园生存游戏。
故事以转校生禹瑟琪(郑秀斌 饰)的视角展开叙述。
禹瑟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过着十分黯淡的生活。
孤儿院的修女经常忽视她,导致她错过吃饭时间,只能喝水充饥。
上学后,她的个人境况不仅未好转,反而陷入了被霸凌的泥淖,受到嘲笑、吐口香糖、泼水等。
为了改善生活,瑟琪只能在课余时间去打黑工,帮小混混贩卖处方药。
尽管同是底层,小混混却对她好言相劝,告诉她“你最好认真读书,这样才不会过得像我一样”。
这句看似不起眼的话意外打动了瑟琪,鞭策她开启另一种人生——一种向上攀爬的人生。
自此,瑟琪发愤图强,但她所选择的道路并不简单。
她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考到了年级第一。
期间,为了专心学习,保持充沛的精力,她嗑上了混混贩卖的“神药”。
而导演则使用了一种心理惊悚的拍摄方式,放大了瑟琪因学业内卷而产生的异化和扭曲。
比如,嗑“神药”后她一边做题一边流鼻血冷笑的镜头,让观众倍感不适。
名列前茅的成绩改变了瑟琪的境遇。
她被他人区别对待,孤儿院的修女开始对她关怀备至,而学校里的坏孩子也不再霸凌她。
恰在此时,瑟琪找到了失散已久的亲生父亲——一位名校教师兼韩国高考委员会成员。
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父亲的帮助,瑟琪转校到首尔顶级女高彩华女子高中。
可惜,好运尚未眷顾她多久,噩耗便接踵而至:父亲禹赫道离奇死了。
种种迹象显示,父亲的死亡与彩华女子高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于是,以此为节点,瑟琪在女高有了两重使命:一是好好学习,力争上游;二是调查父亲死亡的真相。
瑟琪的到来,也揭开了女高的肮脏秘密。
秘密与竞争的交织比如,女高28%的医学院录取率,靠着全校学生被迫参与“嗑药竞赛”得来;一到午餐时间,同学们就会集体吃下“神药”。
同时,女高学生的出身非富即贵,只有瑟琪是没有背景的“乡巴佬”,这让她从一开始就输了在了起跑线。
尽管转校后瑟琪再次遭遇霸凌,但她得到了学霸刘在伊(李惠利 饰)的垂青。
她出身好,父亲是高级私人医院的院长,打小含着金汤勺,学习好、长得美,更具领袖气质。
可这样一个“妙人”,却偏偏选中了瑟琪。
高三第一天开学,刘在伊走进教室后,全班立马沸腾。
每个人都希望她成为自己的同桌,可她却主动坐在了瑟琪的身旁,与她示好。
此后,在伊多次以拯救者的姿态,在瑟琪狼狈时挺身而出,两人的微妙互动成为前几集的一大嗑点。
可观众很快察觉到,刘在伊的接近并非单纯的好意。
她从出生开始,就活在父亲的算计下,成为一名被操控的棋子。
刘泰俊只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伊为了赢得父亲的关注,不得不忍受巨大的学习压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兄妹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为了博得父亲的注意,在伊不断学习,甚至与知识优越的姐姐产生了深刻的对立。
不仅姐妹关系被破坏,更加深了她的心理扭曲。
面对这种生存法则,在伊除了成为强者别无他法。
被父亲鞭策着长大,她养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性做派。
在校园中,她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当红学霸,而在私生活中却充满了不羁与放纵。
如果说禹瑟琪是一株坚韧的野草,那么刘在伊就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两人的较量,既是学习上的较量,也是在情感与信念上的较量。
她们的竞争,不只是为了生存与成长,更是这场残酷游戏中,个人抉择的选择。
完美与混乱的剪影事实上,禹瑟琪与刘在伊,都是在自我异化、自残的过程中,努力去换取在这个教育体制中生存的资格。
她们的背后,潜藏着更加黑暗的教育现实。
剧中所谓的“神药”,并非夸张,而是反映了真实的疯狂——韩国学生为了延长学习时间,不惜服用神经兴奋剂,甚至吸食毒品。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真实写照,真正揭露了韩国财阀对教育的操控与垄断。
现实比观众想象的更加疯狂。
《善意的竞争》在讲述的同时,充满了强烈的控诉意味。
它试图通过这部戏,告诉观众看似“善意的竞争”,实则隐藏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这卷入其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是这个内卷体制的受害者与共谋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历程,更是对整个社会教育体制的强烈质疑。
结语李惠利的转型不仅仅是职业生涯的改变,更是在反映了当今社会中所存在的教育问题。
她所饰演的角色,以强烈的对比与冲突,展现了当下青少年在竞争与生存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
观看这样的剧集,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是希望在荧幕中能够得到一些反思,引发大家对现实状况的关注与思考。
那些看似正常的学校生活,背后却可能隐藏着浓重的黑暗与压力。
在这一场“善意的竞争”中,真正的赢家又是谁呢?
无论是禹瑟琪的坚韧不拔,还是刘在伊的两面性格,她们的命运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交织出了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种从甜美到暗黑的转型,其实是对整个社会的问题的拷问,而我们也正是在思考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