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两岸家书的纪录片,年轻一代还会看吗?

信息周末 2024-09-18 14:22:54

一部讲述数百年来台海两岸普通人家书故事的纪录片,年轻一代还会看吗?

2024年7月,《两岸家书》在以年轻观众为主的平台B站上线。在看这部总共6集、每集40分钟的纪录片之前,很容易冒出这个疑问,但看完第一集《我从唐山携梦来》,这个疑虑就完全被打消了。

1702年,29岁的张士箱因冒籍(类似今天的“高考移民”)被除名后,从泉州晋江来到台湾凤山(今高雄),重新参加科举考试,后一步步考取功名,并在当时闽粤移民拓垦台湾的风潮中,率领四个儿子从南到北开发田产,成就一番事业。

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张士箱在台湾的后代张钧凯带着妻子郁维来到泉州寻找原乡,在晋江博物馆看到士箱公画像时,他不禁想象祖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看到早已听过的士箱公的墓志后,郁维从里面丰富的家庭细节中感受到历史跟现实连接了起来。

片中每一集出现的年轻后辈,不只是家书历史的讲述者,而且以他们的主观视角带领更多人走进那些情感丰沛的家书背后的故事,与观众分享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今天的人不再因陌生感而对历史和对岸产生距离感。

连战长女连惠心对着曾祖父、著名历史学家连横的雕像,表明其将连横的《台湾通史》由文言译为白话文的心迹,“我希望所有的年轻人、小朋友,都可以知道台湾几百年下来所有的人对这块土地做过的努力。”

《两岸家书》的总导演洪雷和联合总导演张钊维,均有着数十年纪录片制作经验,一位来自大陆,一位来自台湾,两岸团队的合作为纪录片带来了两种视角和对话,亦如片中每封家书连接起的两岸亲人及其后代的彼此对望和交流,在交叉讲述中我们看到了历史深处更丰富的细节,内心深处更真实的情感。

三年前,洪雷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家书展上看到了一千多封两岸家书,被这些饱含情感和细节的家书触动的他,决定拍一部讲述家书的纪录片。据其导演手记,两岸制作团队不仅通读了《台湾历史纲要》《台湾四百年》《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等专家学者的文献书籍,还数次前往泉州、福州、台北、高雄等地调研,遍寻与家书有关的人、事、物。在此过程中,丰富的人物和多元的视角逐渐浮现。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案头工作和田野调查,主创团队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多种渠道收集到12000多封家书,从中挑选了约50封最触动人心的家书案例,形成纪录片主体的6个主题,借此讲述在时代的洪流巨浪中被分隔两岸的普通人的故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片中,它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迁居北京的林海音写给老家堂哥的“宁可失去故乡”也“不要做一个无国籍的孩子”,也是台湾光复后致力于重建中华文化、只身一人来到台北的许寿裳写给南京妻子的“既有我在此,为何不来呢?”。

一封封家书不仅仅是亲人之间私人情感的联结,更串联起了宏大历史下普通人的命运图景和情感记忆。

1949年后,湖北浠水籍老兵王德耀被迫离开新婚妻子刘谷香赴台,“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度过彼此音信全无的漫漫30年后,王德耀与刘谷香之间两百多万字的家书终于跨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抵达始终不曾遗忘的彼此。台湾律师高秉涵13岁离开山东菏泽,52岁始得归乡,自此他一次次护送老兵的骨灰回家,为两百多名老兵带去最后一封落叶归根的“家书”。而港岛的田圻畅凭借一己之力创办博爱事务所,架起两岸家书寻亲的中转站,在万封家书的流转中让七百多个失散的家庭团圆。

被时代翻腾改写了命运的普通人,靠着回乡的信念和纯挚的情感,支撑着自己奋力支撑数十年,有的团圆了,有的与故乡永远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海峡。

好故事亦需擅讲故事的人,片中镜头除了实拍、影像资料,还原创了生动的动画,以还原当时写就家书的人物及历史场景。同时,片子还引用了不同时期充满标志性的音乐,如恒春民谣《思想起》、闽南语小调《雨夜花》、邓丽君的《原乡人》等等,为刻画人物心境、引领观众共情创造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氛围。

《两岸家书》抛开历史的宏大叙事,在万千命运的幽微处照见一个个普通人从未遗忘的家国情怀。纪录片播出后,引来两岸年轻人的关注,一位B站观众留言称,小时候会因为“久远的历史,陌生的年代,枯燥的故事”而厌烦长辈的故事,但现在这些故事有了“突然在你面前3D展开的能力”,“反而喜欢上听这样的故事。”

也许,这部纪录片可以成为另一种“家书”,在当下创造更多的对话。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孙凌宇

责编 杨静茹

0 阅读:0

信息周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