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小漓说娱乐的时间啦!4月20日已经结束,但鹿晗的生日风波还没有完结,虽然零点的时候已经有陈赫、王勉和邓超三位明星准时出现在生日祝福名单中,但并没有抵去别的故事。
特别是作为这场看似温馨的庆生局中的主角鹿晗,社交平台因为被限流的缘故,居然都没有出现生日热搜,而且之前一直被传分手的情侣关晓彤也是直接选择了沉默,不少网友都在说,这就是一场“被消失”的生日。
想当初,鹿晗可是归国四子的顶流,但现在不少网友都在问,是不是算法时代的流量弃子呢。虽然“弃子”这个词用得有些过分,但之前有网友统计过一组监测数据,鹿晗近三年微博自然流量占比从68%暴跌至23%,即便商业合作帖也难在十分钟内破百万互动。
还记得当初出现在《奔跑吧》节目中,录制期间的单条微博就突破千万互动量,这个对比过分明显。而去年的分手传闻之后,关晓彤这次在生日会中选择了沉默,就让人难掩猜测,不少所谓的专家说这叫做“去情感化”。
不过鹿晗的商业价值还是很可观的,他主理的潮牌UNIQ-L获LVMH集团投资,游戏《王者荣耀》主题曲播放量破亿,这都是妥妥的成绩单。但同时也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鹿晗在影视作品《穿越火线》后无现象级爆款,综艺表现被新生代挤压,音乐作品陷入“叫好不叫座”怪圈。
今年“鹿晗生日”的词条阅读量只有4000多万,这个数字倒也不算难看,但着实不算是顶流应该有的配置。这场生日风波给予行业的启示远超娱乐八卦,当流量分配机制从“粉丝供养”转向“算法分配”,到底应该从哪儿找到落脚点。
鹿晗的“消失”生日,恰是整个初代顶流群体在新时代寻找定位的集体缩影,公众记忆的保鲜期,正被压缩成微博热搜榜48小时的短暂狂欢。鹿晗的故事,终将成为互联网时代艺人生态变迁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