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逆权侵占”,美国人惊呼:“我们不是在1776年!

曼梅攸之 2024-04-21 20:13:02

一对收入不菲的美国夫妇,在寸土寸金的好莱坞周边拥有一栋七居室豪宅。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在别处,并不常在此居住,也因“不差钱”而并未将其出租。

有一天,这对夫妇造访了本应属于他们的房产,却愕然发现这里堪称面目全非。大门外,原本上锁的信箱被撬开,新的陌生信箱摆放在附近;屋子里,一个陌生男子正在呼呼大睡。

这对夫妇虽然姓“史密斯”,却远远不像布拉德·皮特、安吉丽娜·朱莉电影中的那对“史密斯夫妇”那般彪悍,并不具备端枪保卫自家领地的本事。他们选择了听起来更符合当代社会秩序的处理方式——报警。闻讯而来的当地警察却声称,他们没有权力要求这名男子离开。他们只能等到此人出门的时候,再次报警。

这一次,开门的是个女孩。房子里有一群陌生的年轻人在开派对,歌舞笙箫、分外吵闹。这些自称租客的年轻人显得“好说话”许多,在警察的帮助下,房主夫妇把他们赶了出去。但房子内外的大量垃圾、被破坏的安全系统仍让他们头疼不已。

相比之下,一度占据了他人房产的那名男子却收获颇丰——不仅在一栋豪宅“零元住”了好长一段时间,甚至还利用这栋房产收获了数额未知的租金。

这对史密斯夫妇的遭遇,是美国房地产“逆权侵占”规则下一个稀松平常的故事。

他们还算幸运,利用侵占者外出的时机果断收回了房子的控制权;更多被侵占的房主更难求助于暴力执法部门,只能雇佣律师提起民事诉讼,陷入漫长且昂贵的法律拉锯战。倘使律师不给力、或者诉讼程序启动得不够及时,他们甚至可能彻底丧失对自己房产得所有权。

所谓“逆权侵占”,指房地产的非业主不经原业主同意,持续占用对方土地超过一定的法定时限、并符合某些特定要求之后,占用者就可以成为新的合法业主。在美国,这些“特定要求”和时间期限因州和城市而异。若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房子的合法业主哪怕仅仅是出门度个假,都有必要花钱给房子装好安保装置、甚至给房子寻找一位“守门人”。

有人公开对美国媒体声称,为“无家可归者死于恶劣天气是不道德的”,相比之下,“逆权侵占”反而符合他们认定的道德规范——乍一听起来,说这话人的颇像是劫富济贫的正义使者。

但在一个对外宣称“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此这般的法律,真的是为了保护穷人的利益吗?

事实并非如此。在上文中祭出道德大旗的人名叫克里斯汀,职业是房地产经纪人。她正在与一位占地者合作,并声称他们经营运作的这片土地对于原地主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不值得与他们计较。

克里斯汀争辩道:“你认为一家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会因为有人拿走5英亩土地而受到伤害吗?”。

这位房地产经纪人进一步侃侃而谈称,美国的“逆权侵占”规则,是西班牙和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法律,这是曾是他们从美国原住民手中夺取土地的重要方式,其他人也可以利用这一规则“夺回土地”。

如此奇葩的逻辑引发听者惊呼:“我们不是在1776年,而是在2024年!”

或许你会感到惊讶,这正是法律的初衷,这正是美国政府设计的规则,这就是这里每个人拥有自己土地的方式,他们通过非法占有来获取土地。”克里斯汀说。

在如此这般的规则之下,极少有人能像电影中的史密斯夫妇那般端枪捍卫自己的家庭利益;更多人却只能像现实中的史密斯夫妇那样,求助于司法机构,在法律规则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条款加以利用。

无论如何,他们难免为此付出额外的代价。一些受害的房主“久病成医”,索性做起了替别人收回房产的生意,倒是为美国服务业的GDP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如此这般的法律规则并不仅仅存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曾是英国殖民地的中国香港,相似的规则同样存在,只是条件和时限更加苛刻一些,极少有人真的有能力利用这一规则漏洞实现土地房产的“逆权”。

或许,这正是殖民主义留给当代世界的遗产——表面上占据了道德高地,言必称正义与规则,实际上捍卫的,却是以霸权和私利为准绳的弱肉强食逻辑。

0 阅读:0

曼梅攸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