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七年,对雍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西北战事不断,江南水患横行。刚成立了军机处,但机制尚不成熟。在这种关键时刻,怡亲王胤祥病重,雍正身边可依赖之臣,只有张廷玉和蒋廷锡二人。此时,有奏报说江南河道多处决堤,雍正急需要一个治水的人才前往江南,只可惜无人可用。
雍正和张廷玉商议,打算调浙江总督李卫暂时到江南河道紧急赴任,但不巧的是,李卫的母亲病逝,他要回家守制。实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张廷玉提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大理寺监狱里有一个死囚,名叫阿克敦,曾任两广总督,对河道治理非常有经验,皇上考虑一下?”雍正听完,立即下旨释放阿克敦,让他出任江南河道,戴罪立功。
阿克敦,字仲和,满洲人,出自满洲正蓝旗章佳氏,名门之后。阿克敦有一个儿子,是乾隆朝的名臣,他就是阿桂。在清朝时期,官员的来源有多种,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当然也可以捐官,比如上文提到的李卫,他最初是通过纳捐出仕的。但若是想进入翰林院,就必须是正统的科举出身。这种情况仅仅指汉族大臣,若是满族大臣,也可以不经过科举就进入翰林院。阿克敦是个例外,他是满族人,也是翰林院学士,但他是正宗的科举出身。康熙四十八年,阿克敦凭真才实学考中二甲第三名,是满族大臣中少有的饱学之士。
正是因为阿克敦出身名门,又学识渊博,因此很快被康熙重视,康熙留他在翰林院,授庶吉士。阿克敦不久便成为礼部侍郎,兼任国子监祭酒,成为康熙晚年礼部的大人物。雍正继位后,因为阿克敦根正苗红,雍正想迅速提拔他为自己所用。因此,雍正元年,雍正提拔阿克敦和张廷玉两位大臣进入南书房。不久,为了历练阿克敦,雍正派阿克敦担任封疆大吏——两广总督。
阿克敦在两广地区,治理水患、打击盗贼,立下不少功劳。但因为阿克敦性格刚猛,得罪了大量南方官员。等阿克敦离任回京时,当地官员弹劾阿克敦的奏折纷纷飞入雍正的御桌上,弹劾阿克敦的罪名包括贪污、虚报战功,最严重的一条是:向暹罗使者索贿。暹罗指的是古泰国,向外国使者索贿是重罪,雍正十分气愤,下旨将阿克敦押入大狱,秋后处斩。
直到江南水患横行,雍正在张廷玉的提醒下,才想起了大理寺监狱里的阿克敦,于是火速派阿克敦到江南(安徽+江苏)河道上,《清史稿》云:
(雍正)七年,以疏濬江南徐州、沛县及济宁、嘉祥诸县水道。上命释阿克敦往江南河工效力自赎。
阿克敦死里逃生,倍加珍惜机会,他兢兢业业干了两年,江南河道在他的治理下成效显著。雍正十分欣慰,调阿克敦回京,任大学士。正逢清朝大军征讨准噶尔,大将军马尔塞(清朝名将图海的孙子)点名要阿克敦协理军务,阿克敦在这一阶段重新取得雍正的信任。就这样,监狱里的那个死囚,重新成为朝廷大员,担任刑部尚书、满洲镶蓝旗都统(下图为其子阿桂)。
阿克敦的儿子阿桂从小在官学读书,因为父亲的缘故,雍正特意培养,阿桂20岁就当上了大理寺丞,到了乾隆年间,阿桂任兵部主事,从此开始辉煌腾达。阿克敦和阿桂父子,一文一武,在雍正、乾隆年间,是父子名臣。但很少有人知道,若不是当年张廷玉向雍正提起这位死囚,阿克敦或许很难复出,乾隆朝或许也没有阿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