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最近真是热闹非凡,先是老戏骨陈宝国老师提议演员写论文研读剧本,紧接着“童年阴影”冯远征老师在两会上直接喊话流量明星,提升文化底蕴才是硬道理,别光顾着粉丝打投。好家伙,这番话可是掷地有声,听得一些流量小生面红耳赤,估计心里暗自嘀咕:“老艺术家们这是要集体‘搞事情’啊!”
这还没完,央视也下场开麦,怒批娱乐圈“文盲”乱象,直指一些演员“脑袋空空,目不识丁”。这娱乐圈的瓜,真是一个接一个,吃得网友们都撑了。

冯远征老师可是圈内出了名的认真敬业,他这一路走来,深知演员身上的责任,在他眼里,表演是神圣的,不容亵渎。他看不惯某些流量明星只顾着“圈钱”,表演浮于表面,缺乏深度。他这番话,无疑是戳中了娱乐圈的痛点,也让那些“数字小姐”、“抠图先生”们无处遁形。

想当年,演员们拍戏,导演都会要求他们深入理解角色,用心演绎。可如今,一些年轻演员居然靠读数字“1234567”来演戏,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更有甚者,拿着高片酬却不愿意去艰苦环境拍摄,直接在绿幕前完成表演,背景全靠后期抠图。这哪里是演戏,分明是糊弄观众!一位配音演员看不下去了,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了这一行业乱象,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网友们根据线索,纷纷猜测是吴奇隆、冯绍峰或霍建华。更有网友扒出霍建华早年间拍《仙剑奇侠传》时,记不住台词,全靠数字蒙混过关。真真假假,吃瓜群众们看得津津有味。

这“文盲”风波,可不是空穴来风。最近几年,不少明星因为文化素养问题频频“翻车”。顶流王一博,坐拥千万粉丝,参演了金鸡奖班底制作的电影《人·鱼》,备受前辈认可。可就是这样一位当红炸子鸡,居然连“到此一游”都写不对,还把“行业”读成“xíng yè”。网友们顺藤摸瓜,扒出他早年在综艺节目中的迷惑行为,比如不知道怎么写“蓝忘机”的姓氏,只能签“忘机”;不知道成语原版是什么,说成“伸手抓鳖”;甚至连自己名字都写错……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与王一博类似的还有“谋女郎”刘浩存,虽然有天赋、有资源,但在被问到对角色的理解时,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看来,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撑,即使有再好的资源,也很难在演艺之路上走得长远。

还有最近热播剧《北上》的主演白鹿,网红出身的她,颜值没得说,但文化底蕴却略显不足。在直播中,她经常闹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被粉丝戏称为“笨蛋美人”。更让人无语的是,她在为高考生送祝福时,居然把满分写成了“100分”!高考满分明明是150分啊,这得有多粗心大意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说到“笨蛋美人”,就不得不提另一位仙女级的演员——周也。她长得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可却把“忏悔”读成了“qian悔”。这不禁让人怀疑,她的文化水平是不是只停留在“读字读一半”的阶段。

其实,造成这种“文盲”乱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娱乐圈的门槛太低。只要有颜值、有资源,就能成为明星,至于有没有文化,似乎并不重要。难怪郝蕾老师曾点名批评娱乐圈门槛低的问题,她直言:“连书都读不明白的人,怎么可能看得懂剧本?”

如今,对“好”演员的评判标准,居然沦落到“演戏放得开、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拍摄不迟到、唱歌不跑调”就可以称之为优秀演员了,这真是让人笑掉大牙!“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在娱乐圈大行其道,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明星们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他们的文化素养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也影响着粉丝和社会大众。提升文化素养,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演绎作品,更是为了承担起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希望明星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修养,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流量”的泡沫中。也希望整个行业能够加强规范,提高门槛,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让真正有实力、有文化底蕴的演员脱颖而出,让娱乐圈不再是“文盲”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