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给房!0租金!南宁22条新政allin人工智能,翻盘看这一把了

翰泰谈房产 2025-04-15 20:56:35

人工智能产业,南宁出大招了!

就在今天,《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的通知印发。

看过我们以往稿件的朋友都知道,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即南A中心,是南宁乃至广西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巨头项目之一,目前已动工。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项目,于2025年4月3日动工建设。(花儿街2024年底动工前拍摄)

对于南A中心,南宁已经出了一系列的大连招,但是今天出台的第一批政策措施,是南宁首次出台如此系统性和重磅的政策措施力挺人工智能。

首批政策措施一共有七个大类共计22条措施,我们称之为“南宁AI22条”。

七个大类包含促进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支持数据治理和开放、支持模型开发与应用、支持与东盟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支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端人才集聚、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可以看到,南宁是想通过政策的组合拳,为南宁打造适合AI产业发展的土壤。

下面我们来逐个分解。

第一,五大措施,真金白银,吸引人工智能企业集聚。

1)提供场地支持。

对入驻南A中心展示中心、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和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的企业及团队,提供零租金“拎包入住”办公场地,单个主体的支持期限不少于2年、人均最高15平方米、累计最高500平方米。

对人工智能制造业企业租赁标准厂房开展生产活动的,另行给予专项支持。

2)给予创新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对入驻南A中心的初创型创新人才团队、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和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3)提供住房公寓支持。

对入驻的企业、团队,给予其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最长2年、最高20人的人才公寓免租名额;非南宁市区户籍高校毕业生(毕业离校2年内)到南A中心的人工智能企业求职的,可申请最长15天的人才驿站免费住宿。人才购房按现行政策给予支持。

4)给予展示推广支持。

对利用南A中心展示中心开展推广展示、新品发布、项目路演等活动的人工智能企业和行业组织,给予最长12个月的零租金展位支持;对重大技术方案和智能新品发布、项目路演等活动,按活动实际投入经费30%给予最高10万元支持。

5)支持东盟企业入驻。

对来自东盟地区入驻南A中心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团队,按上述(一)(二)(三)(四)条款,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最大2倍支持。

第二、两大措施,助力数据治理和开放。

1)支持建设数据集。

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通过采集、清洗、标注、评价等方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含语料库),根据数据类型、规模、质量及开放共享等情况进行评定,按不同等次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2)支持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发利用南宁市公共数据资源,支持其通过南宁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开展数据融合应用,对形成高质量数据产品和优质数据服务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第三、四大措施针对模型开发与应用,打通人工智能垂直赛道。

1)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设立南宁市人工智能科技专项,鼓励国内和东盟人工智能企业到南A中心设立研发中心,聚焦模型开发、高效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芯片、数据跨境安全、具身智能等领域,开展本地化前沿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经立项可支持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

2)支持模型训练。

每年发放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购买南A中心的算力服务,每年按实际使用算力结算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每年发放最高5000万元“语料券”,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购买非关联方语料用于模型研发和应用,按其实际交易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3)支持模型场景应用落地。

根据场景的适用性、创新性、应用效果等情况,每年评定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按场景建设规模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4)鼓励开展模型合规备案。

对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备案的企业,依据该模型技术评测(或相应评估)情况以及模型评测相关费用等情况,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第四、三大措施拓展东盟合作。

1)支持面向东盟开展培训实训。

鼓励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在南A中心展示中心开展人工智能培训、实训,对每年累计培训500人以上的培训主体,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2)支持面向东盟举办论坛峰会。

鼓励举办面向东盟地区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端论坛、产业峰会、行业展会、赛事等活动,对经南A中心认可的活动可按活动成本费用的50%给予支持,其中在东盟地区举办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在南A中心举办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

3)支持面向东盟应用场景落地。

支持入驻企业和东盟地区的企业、机构开展联合创新、模型开发、场景应用等合作,在东盟地区开展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国际传播、智慧农业、远程医疗、灾害预警、安全防护、国际贸易、智慧教育、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创新,对已在东盟地区实现落地应用的,经评定按其实际投入的20%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

第五、两大措施支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1)支持智算算力建设。

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建设智算中心为南A中心提供算力服务,对规模达到100PFlops以上的新建项目,在用地保障、项目审批、资金申报、用能需求、融资服务等方面,按有关政策给予重点支持。

2)支持降低用电成本。

鼓励算力企业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绿电直供等试点建设,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推进数电联营,通过绿电交易降低算力企业用电成本。

第六、两大措施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1)支持引进产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对入驻南A中心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新引进担任高管职务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且由该企业支付薪酬的,给予其税后薪酬10%的奖励,奖励年限最长3年。

2)支持集聚高端科技人才。

对入驻南A中心的科技型规上人工智能企业新招用并支付年度薪酬总额达到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高端科技人才,分别按照税后薪酬的2%、6%、10%的比例予以薪酬奖励,奖励期限最长3年。

第七、三大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1)落实税收减免。

对符合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现行相关税收优惠条款的企业,可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年度起,第1年至第5年免征、第6年至第10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2)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争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集聚形成资本供给效应,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型人工智能企业和项目。

3)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鼓励金融机构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财政资金给予贴息支持,按照贷款利率给予企业最高2个百分点的利息贴息,贴息金额不超过企业支付给银行利息的50%,单个企业补贴期限最长3年,累计补贴金额最高500万元。

4)支持企业资金申报。

全力协助入驻企业申请享受国家、自治区、南宁市有关税收、研发、人才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的相关项目列为重点规划项目,并优先推动申报国债、专项债、财政资金等专项资金。

整体看下来,南宁出台的“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迅速且详尽,包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多个维度。

虽然南宁乃至广西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箭已离开弦,但南宁凭什么打造人工智能的疑问始终横亘在很多人心里。

这个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尽管南宁手握政策与区位王牌,但AI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人才缺口等难题仍需破解。

我们普通人知道南宁存在的问题,南宁的LD自然也知道,所以,今天印发的“南宁AI22条”,其实是在精准的弥补短板,力图为人工智能发展培育土壤。

并且南宁也知道,在人工智能领域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已知的政策来看,南宁有意识的避开通用大模型红海,深耕农业、跨境、小语种等细分赛道,并与粤港澳建立联动,并开放更多政务、医疗、交通场景,让AI技术“用起来”而非“秀起来”。

这就是广西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北上广研发+广西聚集+东盟应用。

最近,南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追赶速度还是非常快,我甚至能感觉到那么一点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但是,一个产业的发展,光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是不够的,人工智能是个长期烧钱的产业,未来,还需要长期持续的产业定力,以及想尽办法找到大资金去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最后,说一下祝福吧,即便南宁没有“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基因,但真诚的希望南宁能凭借对趋势的精准卡位、对创新的极致包容,能在下一个十年里,进入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的版图上。

就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