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风云激荡的国际舞台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悄然浮现:中国人笑一笑,西方人常常集体破防。
中国人笑一笑,这本应是友好、自信和从容的象征,但却刺痛了西方某些人敏感的神经,背后折射出的是西方人狭隘和见不得人好的心理。
西方人长期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央,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往往充满着傲慢和偏见。
当中国以不可阻挡的势力强势崛起,并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固有的全球竞争格局。
西方人面对中国的崛起感受到自身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瞬间被激发。这种破防本质上是对新力量崛起的恐惧,是对自身主导地位的担忧。
最近一系列事件表明,充满恐惧的欧洲人正在不怀好意地将祸水引向中国。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绩代表卡拉斯最近表示,中国将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正在进行的贸易战中获益,“在一旁看笑话的是中国。它确实从美国与欧洲的贸易战中受益。”
卡拉斯一直将中国描述为欧盟的“系统性对手”“和竞争对手”,呼吁成员国在关键领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抱怨中国“利用经济影响力”对付西方。
卡拉斯在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演讲时宣称,如果欧洲连对付俄罗斯都那么棘手,那么面对经济上更有实力、军事上更强大的中国,欧洲肯定是没有任何胜算。
尽管中国在积极争取改善与欧盟的关系,但欧盟总是在世界历史转弯处做出不适当的错误政策选择。欧盟以所谓“公平竞争”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加征关税,还发布提升企业竞争力行动方案,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本土电动电池产业,试图遏制中国相关产业在欧洲的发展。
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后,欧盟代表团访问华盛顿试图就对华政策与美国协调,将部分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试图与美国共同遏制中国,来换取美国对欧盟的“网开一面”。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时代转弯处表现如跳梁小丑,根本就没有大国领导人的胸怀。面对将自己挤到桌子拐角的特朗普时称“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向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不能同时对中国和欧洲发动贸易战”,试图让美国将贸易战矛头更多指向中国。
不仅在经济政策上不友好,而且在军事领域也跟随美国试图维持自己的大国门面。法国航母到亚太军演等,通过在亚太地区展示军事存在等,配合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企图在地区事务中对中国形成牵制。
当前的欧洲确实面临着困境,甚至有被端上“餐桌”的风险,这是由欧洲人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导致的。部分欧洲人将自身的困境归咎于中国,认为中国在背后“偷笑”。这种认知反映出部分欧洲人对中国认知的错误和偏见。这确实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中国人笑一笑,西方人常常集体破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