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RCS0.01平方米?说点刺激的,傻子才会只关注雷达反射截面积

友琴评军事 2024-11-20 04:05:53

最近群里又开始争起来了,什么事?不是说歼-35是隐身飞机吗?于是军迷们就又开始讨论起来歼-35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到底是多少。

其实,只有傻子才会只关注雷达反射截面积。听起来有点反常理,但这件事是事实。咱们咱开说说。

对于现在很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歼-35官方数据”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平方米,远远小于F-35C的0.05平方米的说法实际上不属实,同时还有歼-35 RCS 0.7平方米、0.00001平方米、不足一平方米、比F-22、比歼-20还小……等等等说法。

但是咱们先说所谓的官方数据哪里来的,目前最“官方”的数据是香港文汇报的记者宋伟整理的一个数据表:

其中提到了一个所谓的“正面最小雷达反射截面积0.01平方米”。来源也只写到“中航工业等公开资料”并未提及具体的出处。只不过《文汇报》对国产的武器装备报道还是相对靠谱的,所以这个数据勉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用脚后跟来想都不属实。

说下为什么? 一个军用飞行器的RCS(雷达反射截面积)是这个军用飞行器的顶级绝密数据,如果敌对势力确切的知道了RCS的数值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优化自己的雷达探测设备对军用飞行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识别。所以,这个东西是军用飞行器的一张底牌,大多数军用飞机从生产到退役都没有真正的公布过自己确切的RCS值。

当然了有群里的小伙伴还言之凿凿的说是这些数据是在珠海航展上直接公布的。这就更扯淡了。在今年的珠海航展歼-35虽然露面了,但是并没有做真机地面展示。

大家能在地面上真正近距离看到的其实就是航展大厅中的静态模型,而且还不是等比例的。

甚至歼-35连歼-20的待遇也没有,虽然今年歼-20也没有做真机静态展示,但是好歹落地后可以从跑道边沿的维护准备区让大家长枪短炮的拍一拍。

但即便是真机地面静态展示,实际上也不会报出数据的。

今年在现场做真机地面静态展示的牌子就会写一个基本的型号,以及一句话的简要介绍。

歼-35的1:2模型前面是这样的:

就一个亚克力切割的“J-35”艺术字,连一句话的简短介绍都没有,那你说官方是在哪里“宣”的?难道是贴在了航展院外的某个电线杆子上?

在你知道RCS是一个绝密数据的时候,即便是官方的官宣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了,更别提这些离了个大谱连出处都找不到的谣言数据了。

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这么关心战斗机的RCS呢?其实还是很多军迷对数字的一个“迷恋”,大多数人只能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比较大小而去“判断”出这个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比如前几天说的喷气发动机的推力18吨、某个飞机飞行速度马赫多少、某台火箭炮的射程300公里……

数字相当容易记忆也相当容易比较,但数字后面的东西代表了什么对于很多军迷来说不重要——看着爽就行了。

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讲,现代战斗机追求RCS并没有错误,只不过单看一个RCS的数值的话那就是傻子了。

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测试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通常会把战斗机放置在一个支架上进行测试。

正着放反着放其实无所谓,测试的时候放在实验装置上的战斗机带来的雷达信号增益减去装置固有的雷达反射信号之后就可以测试出战斗机本身反射的雷达信号了。当然了注意这个装置是带有滚动机构的。

这类的装置是可以通过滚动机构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旋转来测试一架飞机在各个不同角度和姿态上的RCS数值。

后来洛克希德马丁在设计F-117的时候由于F-117并不好夹持,就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尖杆式样的测试塔。

用这个装置顶着F-117进行RCS测试,当然了后期的F-22的RCS测试也是利用了相同的装置。整体上这种测试装置的占地面积有那么一点大,又全是露天操作。

整体的飞机吊装操作耗时巨长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后期室内各国都更倾向于使用室内的进场RCS测试方案。

在一个巨大的棚屋设施内对需要测试的机体采集RCS信号。这个东西咱们国家也有。

测试RCS其实也就不是特别神秘的技术了,尤其是咱们自己,采用算法利用近场测试数据可以同步的修正测试中远场RCS数据。

这些装置在各国战斗机的设计中都起到了相当关键性的作用,以至于现代战斗机基本上在RCS上都不会有突出的问题,新生产的大部分战斗机也都有相当小的RCS数值。

甚至大家不认为是隐身飞机的欧洲战斗机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大量RCS测试数据,以至于欧洲战斗机的设计团队宣称EF2000的RCS为0.25平方米以下(当然了这个也不可信,毕竟是人家的底牌),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即便是大家眼中的常规得不能再常规的EF2000也是符合低可探测性要求的。

那么为什么这种大家都在关注着的RCS被W君说“傻子才会只关注雷达反射截面积”呢?战场也好、武器装备也罢是一个复合环境和复合数据的取舍结果。RCS降低所能提高的战场生存概率并不是和RCS的付出代价成正比的。

如果单纯的RCS有效的话,现代新型号的战斗机都会很像它:

然后沿着多面体的气动外形来演进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

但为什么我们至今还没有看到上图这样的战斗机出现呢?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RCS并不是万能灵药。理论上,如果仅以RCS最小化为目标,那么一架战斗机的外形可能会演化为类似多面体的“雷达隐形砖块”,完全忽略了气动性能、载荷能力、武器挂载等实战需求。但这样的设计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而且,即便是一块“雷达隐形砖块”它能防备的也仅仅是单一的“一部”雷达。

咱们就别拿国内数据出来了,看美国的:

图中的每个黑点就是一个地面雷达站。咱们的密度比美国要大得多得多,说个简要数据大家一听就得了,单就小小的海南岛上大型防控雷达站咱们就有18座。

从战斗机对雷达的低可探测性技术来说不难理解。

通过了优化设计的气动外形并不会让大量的雷达波远路返回,而是反射到其他的方位上。这样一台雷达就很难接受到来自一架隐身飞机反射的自己发出的信号。

但如果是多部雷达呢?

现在的做法是这样的:不同地点的多部雷达组成一个雷达探测阵列。

其中每部雷达发出的雷达波都有自己的编码信号,在同一阵列的内的雷达系统都通过相同的受时机制进行时间同步。

当雷达系统工作的时候雷达波的确会被隐身飞机所反射到其他方向上去,但是,其他方向上还是有在同一个阵列中的雷达的,这时候,被反射方向上的雷达天线可以接受到另一部雷达发出的信号,通过雷达信号的编码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是从哪部雷达什么时候发出的信号,再经过计算就可以确切的知道空中的目标位置——这其实就是雷达阵列的基本算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被动雷达,实际上就只有雷达接收天线模组,不包含雷达发射模组。

这种设备只需要和雷达的网络系统有数据连接就可以完成空中目标的探测工作。

这种被动模组由于不向外发射信号,在战场上的生存率极高。

在现代雷达系统的作用下,实际上隐身飞机的RCS指标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所以说,虽然,我们在强调RCS,都想尽量的把RCS降低,但是从目前的战场环境上看,全方位的降低RCS如果超过了一定数值后就已经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了。

这点和战斗的速度一样,过犹不及。所以说,RCS虽是隐身性能的重要参考,但绝不是决定战斗机战场表现的唯一标准。任何装备的性能评价,都需要放在真实战场环境和任务背景中综合考虑。对军迷而言,与其沉迷于数字争论,不如更多关注武器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和技术发展趋势。

0 阅读:1

友琴评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