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七公子杜维善口述历史:我父亲有钱以后,就是买房子买地

熹然随心过去 2024-10-07 19:14:37

在上海滩的风云变幻中,杜月笙的名字如雷贯耳。作为"青帮"三大亨之一,他的传奇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然而,在他的儿子杜维善的眼中,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多年后,杜维善回忆起父亲的生平,娓娓道来。他说,父亲有钱后,就开始大量购置房产和土地。这种投资方式,在当时的中国富人中颇为普遍。但是,这些看似稳妥的投资,最终又带来了怎样的结果?杜月笙的房产遍布上海,甚至远及北京,其中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面对这些曾经的豪宅,杜维善又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房地产投资已经成为富人们青睐的理财方式。杜月笙作为当时上海滩的风云人物,自然也不例外。杜维善回忆道:"我父亲那个时候的观念和其他人一样,有钱以后,就是买房子买地。这是个老观念,现在的国内和海外很多华人都还有这个观念。"

杜月笙的房产投资可以说是大手笔。据杜维善介绍,杜家在上海的房产地产数量之多,连他们这些子女都说不清楚。"具体有多少,我们也说不清楚,因为很多都是我父亲买的,写他的名字,我们都不知道。"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富商中并不少见,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父权制的特征。

杜月笙的房产投资并不局限于上海。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还在北京为自己的庶母孟小冬购买了一套四合院。这套位于贡院西街的四合院,据说曾是著名法学家梅汝璈的旧居。梅汝璈曾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赴东京审判日本战犯,在对日本甲级战犯定罪量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杜月笙选择购买这样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房产,或许也反映了他对文化和历史的某种认同。

在上海,杜月笙的房产投资更是遍地开花。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汇大楼,后来成为上海博物馆的旧址。中汇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心,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之一,也是杜月笙的重要产业。这栋大楼不仅是杜月笙财富的象征,也见证了上海从租界时期到解放后的巨大变迁。

杜月笙的房产投资策略也反映了他对城市发展的前瞻性眼光。他购买的房产大多位于上海的黄金地段,如今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区域。这种投资眼光,在当时可谓独具慧眼。然而,杜维善也指出了这种投资方式的局限性:"我认为房子多、钱多又怎么样呢?到后来,我父亲的房产都被政府没收了,因为,差不多所有的房子,都是写的我父亲的名字。"

这种投资策略的风险,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量写在杜月笙名下的房产被政府没收,成为公共财产。这不仅让杜家失去了大量财富,也给后代带来了诸多困扰。例如,杜维善提到的北京四合院,虽然因为写在他名下而侥幸保留,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退还,而且只拿到了房本,实际使用权仍然存在争议。

杜月笙的房产投资观,既体现了他作为商人的精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富人的普遍心态。他们将房地产视为最安全、最可靠的投资方式,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然而,历史的变迁最终证明,这种看似稳妥的投资方式也存在巨大风险。

在杜月笙的众多房产中,位于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的杜公馆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这座公馆不仅是杜月笙的居所,更是上海滩一段传奇历史的见证者。

杜维善回忆道:"我父亲一直住在华格臬路的杜公馆,这在当时的上海滩是很有名的公馆。"这座公馆的建造有着独特的背景。当时,杜月笙和他的结拜兄弟张啸林决定一同建造住宅。杜维善解释说:"当时是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公馆,一个是我父亲住,另外一个就是张啸林一家子住。"

这种"双胞胎"式的建筑方式在当时的上海并不常见,反映了杜月笙与张啸林之间深厚的友谊。杜维善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为什么建两个一模一样的房子呢?也不完全因为父亲和张啸林是拜把兄弟,当时,就是讲,我要起房子了,你顺便也一道起一个吧!"这种随意而豪爽的决定方式,正是那个时代上海滩大亨们的特色。

关于杜公馆的建造,曾有传言称是黄金荣出钱出地所建。但杜维善澄清道:"有的书上讲,华格臬路的杜公馆是黄金荣出钱出地给盖的,这是不对的。"他解释说,虽然黄金荣确实因为杜月笙的帮助而送了这片地,但建造公馆的资金完全是杜月笙自己的。这一细节揭示了杜月笙与其他帮派大亨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

杜公馆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上海的文化交融。杜维善描述道:"当时华格臬路的老公馆,包括一模一样的张啸林的房子,房子是老式的格局,跟上海、北京过去传统的老房子差不多,就是按照一进、两进、三进的方式建造的,那个时候没有说住洋房的。"这种传统的建筑布局与杜月笙本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展现了他在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平衡。

然而,杜公馆也有其独特之处。杜维善提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细节:"两套房子里都没有厕所,都是用马桶。"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当时上海的卫生设施状况,还引出了一段关于"米田共"(掏粪工人)的描述。杜维善回忆道:"那时的上海,家家户户都用马桶,每天早上,粪车来收马桶。不要小看这个行业,每天去拉粪,这是大事。"

这段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态。杜维善解释说:"过去,这个行当不叫掏粪的,叫米田共,是专门有人来经营,别的人还插不进手来,不是谁想干就可以干的,跟黑社会有关系,每个帮派占领一条街。"这种看似低贱的职业,实际上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甚至与帮派势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杜公馆在抗战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杜维善没有直接提及,但据其他史料记载,杜月笙曾在公馆中接待过多位政界要人,包括蒋介石。公馆成为杜月笙处理政商事务的重要场所,见证了他在乱世中的周旋与博弈。

解放后,杜公馆的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杜维善提到:"到后来,我父亲的房产都被政府没收了。"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公馆,最终成为了时代变迁的见证。

华格臬路杜公馆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历史,更是杜月笙个人传奇和上海滩风云变幻的缩影。从建造的初衷,到日常生活的细节,再到最终的命运,每一个方面都折射出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

在杜月笙的众多房产中,杜美路(今贵州南路)的新公馆可谓是最富神秘色彩的一处。这座建于1930年代末的豪宅,虽然耗资巨大,设计精良,却始终未能成为杜月笙真正的居所。杜维善回忆道:"我父亲在杜美路建的新公馆,那真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往事。"

新公馆的建造源于一个颇为戏剧性的原因。杜维善解释说:"当时我父亲和母亲吵架了,就说要建个新房子。"这个看似随意的决定,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事件。新公馆的选址在杜美路,距离原来的华格臬路公馆不远,这也反映了杜月笙对自己势力范围的坚持。

新公馆的设计极为独特,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杜维善描述道:"那个新公馆真的很特别,外观看起来像西式洋房,但内部的布局却保留了很多中式元素。"据说,杜月笙亲自参与了设计过程,要求将传统的四合院布局与现代化的设施完美结合。

公馆的内部装修更是奢华无比。杜维善回忆:"我记得有一个很大的客厅,墙上挂着名家字画,地上铺着波斯地毯。"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座耗费巨资打造的豪宅,杜月笙却从未真正入住过。杜维善透露:"新公馆建好之后,我父亲去看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去过。"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一直是个谜。

有人猜测,这可能与风水有关。杜维善说:"我听说过一个传言,说是有风水先生告诉我父亲,这座新公馆的风水不好,住进去会对他不利。"虽然杜维善无法确认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但考虑到杜月笙对风水的重视,这个解释并非没有可能。

另一种说法则与杜月笙的个人生活有关。杜维善透露:"我母亲曾经提到过,新公馆建好后,父亲和她的关系已经缓和了,所以就没有必要搬进新家了。"这个解释似乎更符合人情常理,也反映了杜月笙复杂的家庭关系。

尽管杜月笙本人未曾入住,新公馆却并非闲置。杜维善回忆道:"后来,这座公馆主要用来接待一些重要客人。"据说,包括国民党高层在内的多位政界要人都曾在此落脚。新公馆成为了杜月笙处理政商事务的重要场所,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华格臬路的老公馆更具有政治色彩。

有趣的是,新公馆还成为了杜家子女们的秘密游乐场。杜维善笑着说:"我和兄弟姐妹们有时会偷偷跑到新公馆玩耍。那里的花园很大,还有一个小型的游泳池,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堂。"这些童年回忆,为这座神秘的公馆增添了几分温馨的色彩。

随着时局的变化,新公馆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杜维善说:"解放后,这座公馆被政府接管了。我听说后来被改造成了幼儿园。"这个用途的转变,某种程度上呼应了杜家子女们在此玩耍的往事,仿佛是历史的一种奇妙回响。

杜美路新公馆的故事,折射出杜月笙复杂的个人生活和他所处的动荡时代。这座豪华却未被真正居住的公馆,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历史符号,见证了权力、财富、家庭关系的复杂交织。它的存在,不仅是杜月笙个人传奇的一部分,更是那个特殊年代上海滩风云变幻的缩影。

在杜月笙的众多产业中,位于淮海中路的杜家影院可谓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处。这座建于1930年代的电影院,不仅是上海滩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杜月笙展示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舞台。

杜维善回忆道:"我父亲很看重这家影院,虽然他本人并不经常去看电影。"这句话道出了杜家影院的特殊地位。作为上海最早的现代化电影院之一,杜家影院在建筑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堪称一流。杜维善描述道:"影院的外观很有艺术感,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入口处的大理石柱子和彩色玻璃窗,在当时的上海可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影院内部的装修更是奢华。杜维善说:"大厅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墙上挂着名家画作,连座椅都是从欧洲进口的。"这种高规格的配置,反映了杜月笙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也体现了他想要通过影院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意图。

杜家影院的开业典礼可谓盛况空前。杜维善回忆道:"那天,上海滩的名流几乎都来了。我记得看到了很多电影明星,还有一些政界要人。"据说,开业当天放映的是一部美国大片,杜月笙特意从好莱坞请来了影片的主演助阵,这在当时的上海可谓是轰动一时的大事。

然而,杜家影院并非仅仅是一个娱乐场所。杜维善透露:"影院经常举办一些慈善放映活动,收益会捐给孤儿院或者其他慈善机构。"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杜月笙的公众形象,也为他赢得了不少政商界人士的好感。

有趣的是,杜家影院还成为了杜月笙处理某些"特殊事务"的场所。杜维善含蓄地说:"有时候,一些重要的会面会在影院的VIP包厢里进行。"据传,不少政界要人和商界大亨都曾在这里与杜月笙秘密会面,讨论一些见不得光的交易。

杜家影院也见证了上海电影业的兴衰。杜维善回忆道:"在抗战前,影院几乎每天都是满座。那时候,看电影是上海人最时髦的娱乐方式。"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影院的经营也遇到了困难。杜维善说:"日军占领上海后,影院一度被迫关闭。后来虽然重新开放,但主要放映日本电影,很多上海人都不愿意去看。"

在这段艰难时期,杜家影院意外地成为了一些爱国人士的秘密联络点。杜维善透露:"我听说过,有些地下党员会借着看电影的机会在影院里传递情报。"这个细节展现了杜家影院在那个特殊年代所扮演的复杂角色。

战后,杜家影院迎来了短暂的复兴。杜维善说:"解放前的那几年,美国电影重新回到了银幕上,影院又热闹起来了。"然而,这种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杜家影院也面临着新的命运。

杜维善回忆道:"解放后,影院被政府接管了。我听说后来改名了,但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就不清楚了。"尽管如此,杜家影院在上海电影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磨灭的。它不仅见证了上海电影业的黄金时代,也成为了杜月笙传奇人生的一个重要注脚。

杜家影院的故事,折射出了上海滩复杂的社会生态和文化氛围。从它的建立、经营到最终的命运转变,每一个阶段都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它不仅是一座影院,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上海从繁华到动荡,再到新生的整个过程。

在杜月笙庞大的房产帝国中,位于南京路上的一处公寓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这个地方不仅见证了这位传奇人物的晚年岁月,也成为了他与上海这座城市最后的联系。

杜维善回忆道:"父亲晚年住在南京路的一处公寓里,那里比起他以前的豪宅要小得多,但却是他最后的家。"这个选择颇具深意,反映了杜月笙在人生暮年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这处公寓位于南京路的繁华地段,虽然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杜维善描述道:"从窗户往外看,可以看到南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父亲经常站在窗前,看着下面的行人发呆。

公寓的内部装修相对简朴,与杜月笙早年的豪华住宅形成鲜明对比。杜维善说:"房间里的家具不多,但都很精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都是父亲平生最喜欢的作品。"这种简约的布置,或许反映了杜月笙晚年对生活的某种领悟。

有趣的是,这处公寓成为了杜月笙与老友们聚会的场所。杜维善回忆道:"经常有一些老朋友来访,他们会在客厅里下棋、聊天。有时候,我去看望父亲时,还能听到他们讨论往事。"这些聚会,成为了杜月笙晚年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乐趣。

然而,这处公寓也见证了杜月笙最后的辉煌。杜维善透露:"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不少人来找父亲'办事'。有时候,一些政商界的人物会秘密前来拜访。"这表明,即使在退隐之后,杜月笙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公寓中的一个小书房成为了杜月笙最后的办公室。杜维善说:"父亲晚年很少出门,大多数时间都在书房里度过。他经常在那里写字、看报,有时还会处理一些文件。"这个小书房,成为了杜月笙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这处公寓还见证了杜月笙的一些慈善行为。杜维善回忆道:"有时候,会有一些穷苦人家来找父亲帮忙。他们通常会被带到书房,父亲会给他们一些钱或者写一些介绍信。"这些细节展现了杜月笙晚年仍在延续的某些社会角色。

公寓的阳台成为了杜月笙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杜维善说:"父亲喜欢在阳台上晒太阳,有时还会在那里喝茶。"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为了杜月笙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窗口,也是他享受平静生活的场所。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这处公寓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杜维善回忆道:"解放前夕,父亲曾考虑离开上海。但最后,他还是决定留下来。"这个决定,使得这处公寓成为了杜月笙人生的最后一站。

1951年,杜月笙在这处公寓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杜维善说:"父亲走的那天,整个公寓都很安静。只有几个亲近的人在场。"这个平静的结局,似乎与杜月笙传奇般的一生形成了某种对比。

杜月笙去世后,这处公寓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杜维善透露:"后来,公寓被政府接管了。我听说现在已经变成了普通的居民住宅。"这个转变,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这处南京路上的公寓,作为杜月笙的最后一处房产,见证了这位传奇人物生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是杜月笙个人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缩影。从繁华到平静,从权势到隐退,这处公寓的故事,折射出了一个复杂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