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人凤晚年为何昏招频出?身为家奴,他为何敢绑架“太子”蒋经国

一风历史 2025-02-19 13:42:31

蒋介石抵达台湾后,秉持为蒋经国继位铺路的原则,对旗下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阎锡山、白崇禧等昔日对手迅速被边缘化,蒋介石亦不惜对忠臣旧部进行大幅调整,实施人员大换血。

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情报工作老手,长期效忠蒋介石,现反遭其忌惮。蒋经国被任为“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逐步接手台湾谍报,毛人凤深感危机。

毛人凤,有“笑面虎”之称,以忍耐闻名,比肩民国司马懿与德川家康。但蒋经国欲接管其心血,他不再隐忍,处处阻挠蒋经国,致其难以在谍报系统施展。

两人权力斗争加剧,各谋击败对方之策,期间冲突频发。最终结果明确:毛人凤败北,蒋经国取得全胜。

两人首个重大冲突聚焦于著名的“毛邦初事件”,该事件成为双方争执的核心。

毛邦初为蒋经国表兄弟及心腹。1952年美国大选时,蒋介石欲助共和党胜选,派毛邦初以空军副司令身份驻美,明谈军购,实则在美游说,助推共和党执政。

不久后,共和党议员诺兰访台,向蒋介石提议由他主导台湾在美军购。为拉拢诺兰,蒋介石立即表示赞同。

军购历来是肥缺,蒋介石径自将此事委派给一名美国人,此举令毛邦初深感不满。

诺兰迅速察觉毛邦初负责的军购账目不符,短缺150万美元。蒋介石因此对毛邦初产生怀疑,并指令他将所有军购款项转交诺兰管理。

毛邦初见事败露,肥缺无望,前景难测,遂与蒋介石决裂,声称其“空军副司令”及“驻美采购代表”之职乃李宗仁“代总统”所授,蒋介石无权撤销。

不久后,毛邦初提走了近5000万美元军购款,随即飞往墨西哥隐居,对蒋介石实施了一出“金蝉脱壳”,携款潜逃。

毛邦初向媒体详述蒋介石支持共和党、进行院外游说及收买诺兰等细节。此事引起美国舆论哗然,指责蒋利用美援资金损害美国利益,并促成专门机构展开调查。

毛邦初事件轰动一时,令刚掌情报工作的蒋经国颜面受损。手下发生此等丑闻,他深感责任重大,难以推卸。

毛人凤以为捕捉到蒋经国重大失误,借机向蒋介石详报毛邦初案,意图证明蒋经国难担情报重任,暗示未来还需自己辅佐。

但毛人凤失算了,蒋经国虽受蒋介石责罚,总体上仍获满意与信任。毛人凤再精明,也难敌血缘纽带,触犯了“疏不间亲”的古训。

毛邦初事件后,蒋经国恨毛人凤。他找毛人凤的死对头郑介民求助,郑介民曾被毛人凤算计,失去保密局局长之位,对毛人凤心怀不满。

郑介民欲除毛人凤,手段狠厉,建议蒋经国将保密局国有化,设训练班培养新力量,并混编保密局与内调局人员。

保密局即原军统,内调局乃前党通局、中统。两者历史上属不同派系,情报界死敌。郑介民提议合并,意在取消两派,并削弱陈立夫与毛人凤两位宿敌的势力。

陈立夫深知与蒋介石关系密切,预见蒋经国上位必然,故提前让路。毛人凤却不明时务,欲恋栈权位,蒋经国宣布决定后,他称情报专业,外行难领导。

蒋经国闻后表面镇定自若,实则内心已对毛人凤恨之入骨,设想将其千刀万剐。

蒋经国苦思除去毛人凤之策而未得时,毛人凤自行提供了契机,即“杜长城事件”。

杜长城为毛人凤心腹,与毛邦初同贪腐。大撤退与军演时,他走私黄金。蒋经国欲除之,初以贪污为由捕杜,审讯中意外发现杜等人曾谋绑架他,蒋既惊且喜。

杜长城策划绑架蒋经国,意在助毛人凤扭转败局。他拟先绑蒋,再由毛人凤解救,以此让毛立功,使蒋因无力自保成笑柄,无法再干预谍报事务。

愿望虽美,现实却残酷。杜长城未及行动即被蒋经国捕获。蒋介石阅案报后大怒,立即下令涉案保密局人员一律处决。

杜长城护主未果,反致毛人凤衰败加速。此后,毛人凤再无上桌机会,不久因心情抑郁确诊肝癌,蒋介石借此将他送往美国医治。

毛邦初事件与杜长城事件凸显出蒋经国与毛人凤阵营内部问题的严重性,但处理态度截然不同。太子与家奴、打手之间的权势差距,可见一斑。

1955年11月,毛人凤逝于台湾三军总医院,蒋介石对此态度漠然。其后,毛妻向宋美龄哭诉,蒋介石遂同意撰写挽联以示悼念。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