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5种黄金标记!这些“伪装者”可都不是真黄金哦!

顽石珠时尚 2025-02-20 08:36:39

黄金如今属实是不便宜,所以市场上更是鱼龙混杂,假黄金的“套路”真是层出不穷。

像我们常见的黄金标识有“足金”、“G990”、“AU990”、“金999”、“AU999”、“足金9999”等等。

黄金的标识原本是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获取黄金首饰的基本信息,可有的不良商家却利用这一点,让消费者放松警惕!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看准标记就能避坑?就一定是真黄金?大错特错!

以下5种看似“权威”的黄金标记,实则是暗藏陷阱的“伪装者”,一不留神就会中招!

1、有标注“足金999”却含金量不足?

小心镀金伪装或内部掺杂其它金属!

很多商家宣称“足金999”,但检测发现,部分产品实际含金量远低于宣称值。

市面上有些“足金999”的黄金耳钉,检测结果显示含金量不足99.0%,甚至更低。

这一类的产品往往表面镀金,内部掺杂钨、铜等金属,用验钞笔测试或燃烧法即可发现异常燃烧后容易变黑。

避坑指南:选择正规品牌授权店,索要检测证书,必要时用酸性测试或电子测金仪验证。

而且电镀金也有自己的标识,通常为KP或GP,看到这两个标识也要注意哦!

2、“18K金”竟是合金?

实则含金量为75%的黄金!

长期关注小编的金粉,就非常清楚啦!18K金理论上含金量一般≥75%。

但某些低价噱头的18K金项链,纯度却不足!

这一类产品常以“K金”为噱头,实际混合了大量其它贵金属,长期佩戴可能引发过敏或褪色,其价值更是大打折扣!

甚至还有的商家会宣传它和足金无异,而且硬度还比足金好,来扰乱试听。

避坑指南:真18K金较软,表面可留下划痕,而足金更软;假货则硬度高、弹性强。

而且18K金也有着众多标识,像18K金、G18K、AU750都是哦!

3、“金包银”标记

表面黄金,内里银芯!

“金包银”原本是一种工艺技法的体现和传承,但却被一些商家拿来伪装成足金饰品!

甚至还有一些商家会标注“外层999黄金+内芯银”,但燃烧后表面变黑,证明黄金层极薄或黄金纯度不高或直接是假货。

这类产品常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实际含金量微乎其微。

避坑指南:金包银产品检测难度大,商家常以“支持复检”为幌子,但检测成本远超商品价值,所以一定要找靠谱信誉好的商家!

包金也有其特定的标识为KF,建议购买金箔成色不低于10K的包金,也就使用含金量在41%左右的黄金。

4、“万足金”“9999金”

非国标术语,纯属营销噱头!

现行我国规定黄金含量达99.0%以上的称为足金,也就是含金量不少于99%的黄金制品。

而“万足金”“9999金”等说法并无官方依据,多为商家自创的营销概念,部分产品甚至掺杂其他金属,以次充好。

避坑指南:认准国家标准,而且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黄金都是足金999,也不需要额外加钱购买,务必警惕夸大宣传。

因为在回收的时候都是一个价,并不会你多了一两个9而涨价!

5、“金片”“金箔”产品

含金量甚至不足0.1克!

2025一开年就爆火的“足金999手机贴”等金片类产品,以超高的性价比和精致好看的外形,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但这一类产品最好避免购买克重较轻的款,特别是价格几十元总克重只有0.1克都不到的。

这些通常表面金含量仅0.02克,实际价值极低,燃烧后残留大量黑色杂质。

很多商家利用“薄金难检测或检测成本高”的漏洞,虚假标注纯度。

避坑指南:像黄金贴纸不是不可以买,最好考虑有一点克重的,不要购买几十元的便宜货!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黄金市场套路深,擦亮眼睛是关键!

遇到低价诱惑、模糊标记的产品,务必多问、多查、多验证!

大家在购买金饰的过程中还遇到过什么样的情况和套路?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

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一聊,一起避坑哦!

0 阅读:1

顽石珠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