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资渗透乌克兰命脉,战后格局暗藏资源争夺战

九零国际 2025-03-19 03:18:00

当乌克兰士兵还在顿涅茨克战壕中坚守时,华尔街巨头贝莱德集团的资产管理团队已进驻基辅财政部大楼。这场静默进行的资本接管,或将使乌克兰成为21世纪首个"国企全盘外资化"的国家。

持续多年的军事冲突,使乌克兰外债规模突破1300亿美元大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显示,该国每月财政赤字高达50亿美元,国家信用评级已跌入"垃圾级"。正是在此背景下,美乌秘密签署的《乌克兰发展基金协议》浮出水面,授权贝莱德公司接管乌能源、矿产、基建等核心国企。

尽管协议宣称旨在"帮助经济重建",但细则条款令人触目惊心:美资获得乌克兰电网公司51%股权,第聂伯河水电站运营权被转让99年,甚至包括全球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马达西奇。这种主权让渡的规模,远超上世纪拉美债务危机时的资产抵押。

美国对乌克兰的资本渗透,绝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该国黑土地占全球总量25%,粮食产能足以养活4亿人口;扎波罗热铀矿储量位列世界前五,是核能产业的关键原料;哈尔科夫州的稀土矿藏,更是高科技产业的战略资源。掌握这些命脉,等于扼住欧亚大陆资源调配的咽喉。

军事专家指出,美军南方司令部近期将乌克兰纳入责任区,与资本渗透形成战略呼应。五角大楼流出的《东欧资源整合方案》显示,美军计划在乌境内建立12个"联合后勤中心",这些选址恰与贝莱德接管的矿场、粮仓高度重合。

泽连斯基政府的决策逻辑,暴露出当代代理人政权的典型特征。这位演员出身的总统,其核心幕僚团队中67%拥有双重国籍,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更直接来自雷神公司董事会。这种"旋转门"政治,使国家政策与外资利益深度绑定。

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议会近期通过的《战时经济特别法案》,授权外资企业组建"独立安全部队"。贝莱德公司随即宣布,将聘用黑水公司退役军官组建3000人安保团队。这种平行于国家军队的私人武装,标志着主权让渡进入危险新阶段。

当前局面与19世纪末埃及债务危机惊人相似。当年英国通过债权控制苏伊士运河,如今华尔街则借债务危机收割乌克兰战略资产。不同之处在于,贝莱德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将债务证券化,吸引全球养老基金接盘,使资本掠夺更具隐蔽性。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测算,按现有协议执行,乌克兰国企未来30年收益的82%将流向海外投资者。这种经济殖民模式,或将开创"21世纪债务奴隶制"先例。

当基辅街头抗议者焚烧《乌美合作协议》副本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在为乌克兰国债衍生品开设新的交易代码。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本战争提醒世界:现代地缘博弈的终极形态,已从坦克对决转变为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游戏。乌克兰的遭遇警示所有发展中国家——金融主权与军事主权同等重要,失去任何一端都将坠入深渊。

0 阅读:7

九零国际

简介:九零说国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