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当了主席25年秘书,80年代修改对主席的称呼,黄克诚:不行

追溯历史五千年 2023-08-10 19:12:18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领袖,是我们最尊敬的人,但我们都知道,建立新中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

在此期间所做的所有的决定都带有实践的性质,如果结果是好的,那么这么发展就是对的,但如果是错的,那么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毛主席逝世后,我国便像无头苍蝇一样,一度不知道该如何发展下去,这时也有人开始回看毛主席的决策,有对也有错,因此展开了一场谈论。

当时有别有用心之人意图中伤毛主席及毛泽东思想,得知此事的中纪委书记黄克诚十分担忧,不久后他便公开维护毛主席。

在中央纪委座谈会上,黄克诚明确指出:“正确评价和维护毛主席,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个根本问题。”

我们都知道,每一次开会后,报社都会发布会议相关问题,当时邓小平让胡乔木来写文章,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情。

在发表前,胡乔木将原文中的毛主席改为了毛泽东同志,将稿件拿给黄克诚看的时候,他立马进行了阻止,他表示:“修改毛主席称谓,在感情上过不去!”

据悉,胡乔木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在胡乔木的革命生涯中,他属于一个文学工作者,虽然不参与战争,但他的文章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给国家带来一些正面力量。

更重要的是,胡乔木最大的身份是毛主席的秘书,因为他担任毛主席秘书25年,可以说是长期担任这个职务了。

胡乔木于1941年来到毛主席身边,那时的他29岁,第一次见毛主席有些胆怯,但毛主席却很自然,寒暄了一会就去工作了。

有一次,胡乔木看到毛主席校对文稿《六大以来》,胡乔木便想着自己可以干这个,随后毛主席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同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苏联被步步紧逼,这个时候世界的正义人民开始担忧,毛主席为了众人放心,计划发表一篇有分量的文章,便让胡乔木来完成。

后来胡乔木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写出了稿子,毛主席看后稍微作了修改,随即夸赞了胡乔木。

有了这一次的经历,胡乔木更加努力,原本之前还有些畏手畏脚,后来写稿子越来越得心应手,后来胡乔木越来越出色,不久后获得了“中共中央一支笔”的称呼。

新中国成立后,胡乔木依旧在毛主席身边,但他后来的表现越来越差,因此毛主席对他的看法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1961年胡乔木觉得自己压力很大,便提出了休养的申请,毛主席批准了。

此后几年,胡乔木和毛主席很少见面,1966年的时候见过一次,但那也是最后一次。

特殊时期结束后,胡乔木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文章开始提到的,邓小平之所以要让胡乔木编写,是因为胡乔木对毛主席在足够了解,其次胡乔木在文学上确实有才华。

至于胡乔木为什么要修改对毛主席的称呼,其实是考虑到当时的大背景,人们议论纷纷,但这只是他的认为。

单拿建立新中国一事来说,毛主席就值得这个尊称,而且距离当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无论从什么时候称毛泽东为毛主席,都是合理的。

至于黄克诚看后不同意,是因为黄克诚一生都在追随毛主席。

毛主席对黄克诚有知遇之恩,曾三次点将于他,对他委以重任,他见证了毛主席一路走来的艰辛,他知道毛主席有多不容易。

无论社会如何评价毛主席,在黄克诚心里,毛主席都值得他的尊敬与爱护。

8 阅读:77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