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小米撤回“不做卫生巾”:一场信任危机下的商业变局

师兄来也 2025-03-18 16:45:42

当乔布斯遇见“卫生巾经济学”

“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乔布斯的经典名言,如今却被中国网友玩出了新花样。当央视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黑幕后,无数女性消费者在雷军的微博评论区刷屏:“雷总,救救我们的安全感!” 这场荒诞又现实的“许愿池经济”,折射出的不仅是行业信任的崩塌,更是一场科技企业与民生需求的微妙博弈。

1. 信任崩了,雷军成了“许愿池王八”?

315晚会曝光卫生巾行业“残次料翻新”黑幕,涉及多个知名品牌,消费者直接喊出“不敢买不敢用”。有趣的是,焦虑的网友并未涌向传统品牌,反而集体跑到雷军微博下“许愿”:“小米连火箭都能造,做个卫生巾不是小菜一碟?” 甚至有人调侃:“雷总,这可是万亿级市场,比造车容易多了!”

当行业标准失守,消费者自动转向“跨界狂魔”小米,本质是对“透明供应链”和“性价比屠夫”的信任投射。正如网友所言:“我们等的不是小米卫生巾,而是一个愿意为女性健康较真的品牌。”

网友P图的小米卫生巾包装

2. 从“做不了”到删微博:小米的商业理性VS舆论压力

3月7日,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曾斩钉截铁:“卫生巾真的做不了!” 但315风波后,这条微博悄然消失。网友沸腾:“删了就是心虚!肯定在偷偷研发!” 而小米的回应始终如一:“卫生巾领域专业性强,暂无计划。”

删微博或许是策略摇摆,或是避免舆论反噬。毕竟,商标信息显示小米已注册“卫生护垫”类目,网友嗅到“真香预警”:“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3. 商标“烟雾弹”:小米真要进军“女性刚需”?

企查查信息显示,小米早前已注册“消毒湿巾”“卫生护垫”等商标,网友秒变侦探:“连救急包都做了,卫生巾还不是分分钟?”更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生态链的核心是高频消费品,卫生巾完全符合逻辑。”

商标布局或许是防御性策略,但也可能是“暗度陈仓”。毕竟,小米曾靠“不务正业”的充电宝逆袭成全球第一,谁敢说卫生巾不会成为下一个爆款?

4. 科技企业的边界:该不该接住“女性健康”的期待?

支持派认为:“专注主业才是正道,别让卫生巾模糊了‘黑科技’标签。” 反对派则痛批:“连卫生巾安全都搞不定,谈什么科技改变生活?” 而中间派调侃:“建议小米先出个智能姨妈巾,能测流量还能连APP!”

这场争论本质是科技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之问。小米若跨界,可能重塑行业标准;若退缩,则可能被贴上“忽视女性需求”的标签。

文末互动:“假如小米真出卫生巾,你会买吗?”

投票:

买!相信小米的品控!

不买,术业有专攻!

围观,等一个“价格屠夫”!

师兄结语:这场“卫生巾罗生门”里,没有输家。消费者得到了关注,小米赚足了流量,而行业乱象也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或许正如网友所说:“不管小米做不做,至少让那些‘缩水’品牌知道——再不认真,雷总就要来‘卷’你们了!”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可能小米真要搞事情了。)

0 阅读:9

师兄来也

简介:当代社会魔幻行为观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