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明:闭户蜗居的日子

文化集结号 2020-05-05 23:00:29

张峻明【水彩系列作品】

“画鱼”是件快乐的事

文 | 李 晓 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

张 峻 明“画  鱼”

峻明近年来用水彩画起了鱼,仔细看,应该大都是海鱼,形态各异,是什么鱼,我不清楚。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一)

32cm×41cm   水彩

峻明是山西人,我也是山西人。听祖辈人讲,山西人在很久以前是不吃鱼的,生在大山里面,见不到鱼,更见不到海。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二)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三)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四)

32cm×41cm   水彩

峻明画鱼,自有他的想法,也自有他的道理。且就画面自身来说,画的鲜活,画的生动,水乳交融,酣畅淋漓,像是他浸泡在水里,与鱼儿一道玩儿起了游戏。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五)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六)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七)

32cm×41cm   水彩

水彩这东西,最大的一个好处是能让人放松,曼妙轻盈,不必太过于认真,我说的这个认真,是紧张,是死板,不松快,就像一个人,整天板着面孔,看着就累。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八)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九)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十)

32cm×41cm   水彩

峻明的鱼儿,虚实相交,水迹荡漾,色彩温润,开合有序。松柔慢匀,忽隐忽现。轻灵圆活,刚柔相济,看似具象,又似抽象,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寒冷的北方,给人以融融暖意。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十一)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十二)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十三)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十四)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十五)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鱼”系列作品(十六)

32cm×41cm   水彩

我在想,这鱼除了它的美味以外,还能让艺术家带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慰籍,实在是个快乐的事。

张峻明:闭户蜗居的日子

我没事儿的时候,总会画一些水彩来打发时间,其一是为了放松身心;其二是水与色的碰撞会产生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是我一直坚持画下去的理由。这次遇到疫情,闭门蜗居的日子里,水彩成了正业。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一)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二)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三)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四)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五)

32cm×41cm   水彩

算了一算,从开始“试水”到今天已经两年有余。过去一直画鱼,有点儿吉祥的意味。年年有“鱼”挺好的。可是今年遇到疫情,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疫情,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朋友圈大家转发的都是关于疫情的消息,脑海里呈现的画面只有一个“颜色”,太难受了,不时还伴有“焦虑”。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六)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七)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八)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九)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十)

32cm×41cm   水彩

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海边的贝壳让我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精神上的自足和生命息息相关的“色彩”。于是乎接下来的思绪就涂抹在了纸上。与其说表现的是贝壳的色彩斑斓,倒不如说是慰藉了自己在特殊时期焦虑的心理。不知道您看了有何思绪。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十一)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十二)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十三)

32cm×41cm   水彩

张峻明   “贝壳”系列作品(十四)

32cm×41cm   水彩

疫情渐渐过去了,我一个半月前已经复工,闲暇之余还是想接着画贝壳,不知是惯性还是其他,或者说追求生活中五彩斑斓是每个人的天性?先画着看看再说。

张峻明

2020.5.3  望京

张 峻 明  书  房  一  角

工  作  照

张  峻  明

ZHANG JUN MING

张峻明,男,曾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和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油画高研班,师从油画大家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钟涵先生。现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教育推广与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教育智库网特聘专家。作品曾在俄罗斯联邦卫国战争纪念馆,参加“让历史照亮未来”,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获优秀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优秀作品奖。曾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国家主题性创作等多个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代表作品有《岁月留声》、《石窟艺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航空报国英雄——罗阳》、《老英雄孟泰》等。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浙江宁波美术馆、义乌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等多个重要场馆和私人美术馆、私人收藏家,出版多部个人专著。

0 阅读: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