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警察”级别有多高?说了你可能不信,公安局长都不一定够格

泽元聊国际 2023-05-18 10:09:02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威风凛凛,身着白色警服的警官,在现实中却极少见到,他们与普通警察有何区别?

警察制服是从何时起演变至如今的样子呢?早在1890年起全国就已开始建立起各类警察机构,受西方列强在租界移植的政治制度的影响,当时的警察制度皆效仿西方。国民政府时期,警官配有礼服与常服,上衣为中山装式,长度过腹,裤子则采用西装裤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西风东渐”带来了西“服”东渐。警服的发展历程一直与时俱进。

1950年,第一代警服面世,后被称为50式警服。此后,人民警察的制服不断更新换代,先后推出七个版本,功能和款式也日渐完善,最终形成今日人民警察制服的体系,以配合警察工作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那么什么时候警察制服开始采用白色设计呢?这一转变发生在1955年,当时推出了新一代的55式警察制服,寒冷天气下的警服为藏蓝色全套,高温季节则可换上白色上装配藏蓝色下装。此后59式警服也保留了白色上装样式的设计理念,但将冬天制服的配色进行了调整,选择藏蓝色代替白色。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警察的印象和记忆主要来自于警察的典型着装“白衬衣、蓝裤装、红领章”。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人们当时对警察形象的最深刻印象和记忆,是人们集体记忆中那个时期警察的主要象征。

1966年,公安部提议推出新式的警察制服,在制作技能和采用材料方面要达到解放军干部的标准。换句话说,新警察制服在制作工艺和面料质量上要跟解放军干部的制服持平,达到同等的高标准,因此警察制服变为了草绿色的66式警服。

随后为了避免军警制服之间的混淆,在后续的制服设计中特意强调用各自独特的元素进行区分,实现绝对统一向尊重个性的渐进转变。1972年警察制服颜色改为藏蓝色,即72式警服。

到了1999年, 藏蓝色外套加白色衬衫的警察常服才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并沿用至今。这一设计完全不同于军队的草绿色军装,成为警察装扮的重要标识。

警察制服是国家权力的符号,不仅彰显着人民警察的风采和国家的精神面貌,也记录着各个年代警察工作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从50式到99式警服,建国以来我国人民警察服饰走过67年风雨历程,历经八次改革,每一次警察服饰的变革,都折射出国家政情、社情、人情的风云变幻,八次新旧更替也见证了新中国警察史的发展历程。

使用了这么久的白色警服,为什么后来又被调整了呢?72式警服为纯白制服存在的最后时期,但因其具有色彩不够鲜明和吸热性较差等影响舒适度的缺点,后经国务院批准,对警察制服进行改革。现在我们依然能在许多警匪片中看到一些“警察角色”身着白色的警服。我们都知道蓝色衬衣是普通民警的标配,而以示职级之别,高级警官的制服在色彩和装饰上会更加考究,以白色衬衣为主,彰显其较高的警职地位。

要达到高级警官的地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国家法律规定只有三级警监及以上职级的警官能穿着白色警服,包括省部级、厅局级、正处级。所以,想要穿白色警服,职级必须达到较高的级别,从三级警监开始,层层递升,副总警监和总警监职级更高,分别由省部级副职和部长来担任。

要有资格穿上这种制服,还有个铁的规定,那就是警龄必须到达一定年限,只有累积足够的工作经验,工作时间到达一定时期,才有可能穿上白色警服。这些警官到最后基本上都是处于指导地位上的人才,对这些人来说,最为重要和必要的工作职责,就是充分理解全局形势,并根据形势及时作出英明正确而睿智的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白色制服来判断警察的职级地位,但是这样的判断并不全面,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

最常见的就是通过警察肩上的剑形肩章来辨别警察的职级。剑形肩章一般由横杠和四角星花组成,不同职级的警察,肩章上的星星状橄榄花个数不同。警司级别及以上,一朵橄榄花代表三级,两朵代表二级,三朵代表一级。警员则是两朵橄榄花代表一级,一朵代表二级。

人民警察作为国家秩序的维护者,警察制服在展现人民警察精神风貌和国家形象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警务的发展,留下了一个世纪社会变革的印记,在公安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

0 阅读:76

泽元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