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陪诊爆火!“临时儿女”成老人就医新依靠

优雅精灵社会 2025-03-12 02:22:38

家人们谁懂!上海陪诊火出圈,“临时儿女”成老人救星

家人们,我跟你们说个最近特别火爆的事儿,就在咱们大上海,陪诊服务突然就爆火了,火得那叫一个一塌糊涂!现在,只要你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就能给家里的老人请个贴心的“临时儿女”,专门陪着去医院看病,而且人家响应速度超级快,就跟开了火箭似的!你是不是也特别好奇,这陪诊服务到底是啥情况?别着急,听我给你细细唠唠。

陪诊师:老人就医的及时雨

李老伯可被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个“小恶魔”缠得够惨,隔三岔五就得往医院跑一趟。可他儿子住在远郊,每天忙工作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办法随时请假回来陪李老伯看病。李老伯每次去医院,心里都犯愁,这么多手续,自己一个人可咋办呐。

就在李老伯发愁的时候,陪诊师金仲凯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出现啦!金仲凯已经不是第一次陪李老伯去医院了,每次李老伯一个电话打过去,他总是风风火火地就赶来了。有一回,李老伯肚子疼得直打滚,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金仲凯接到电话,比叫他儿子从郊区赶来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没一会儿就出现在李老伯家门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老人从家里一路稳稳推到杨浦区中心医院。

一到医院,金仲凯那表现,就跟医院是他家开的似的,熟门熟路。他对医院各个楼层、各个科室的位置了如指掌,带着李老伯挂号、就诊、拿药,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点都不拖泥带水。金仲凯心里明白,陪诊可不是简单地陪着老人走个过场,更重要的是得了解老人的病情。医生每天要看那么多病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李老伯之前的情况,他就得把李老伯的病因、病程、用药情况,仔仔细细、清清楚楚地告诉医生。所以啊,他给每一个陪诊过的老人都建了个专属小档案,把这些重要信息都详细记录下来。比如说,他会特别耐心地跟李老伯解释:“李伯,这二甲双胍一般情况下一天吃一次就行,要是您测血糖发现有点高了,那就吃两次,可千万别吃错了哈。”把医生那些专业得让人听不懂的术语,转化成李老伯能听得懂的大白话。

金仲凯所在的养老机构,已经培养出了十几个像他这样的陪诊师。他们主要给社区和养老机构里的老人提供服务,收费也很实惠,每小时就收50块钱。不过,他们在养老机构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呢,平时忙得脚不沾地,能接的陪诊单子实在有限。可即便这样,来找他们陪诊的老人还是越来越多,金仲凯都快忙得飞起来了,因为只要是找他们陪诊过一次的老人,都对他们的服务赞不绝口,下次看病指定还找他们,这口碑简直绝了。

陪诊服务需求井喷,公益与市场模式并存

今年2月10号,上海市民政局宣布在浦东、杨浦等9个区启动陪诊服务试点。这消息一放出来,市场对陪诊服务的需求就跟被点燃的火药桶似的,“轰”地一下爆发了。

因为公益陪诊师人手不够,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一些区就开始琢磨起市场化的陪诊服务模式。就说杨浦的“国融乐养”陪诊服务吧,两小时收费168元,四小时收费298元;浦东的“浦老惠”陪诊服务,四小时收费198元,还有一种是由持有护士资格证或者护理员等级证书的专业人士提供的服务,定价280元四小时。你说神奇不神奇,这个最贵的280元四小时的专业陪护服务,反而最受大家欢迎。在随申办上线之后,浦东已经接到了超过1200单,杨浦也有900单,其中有八成都是子女下单。这些子女们平时忙着工作、忙着生活,根本抽不出时间陪老人看病,所以宁愿多花点钱,就为了能让老人看病的时候有人照顾,自己在外面工作也能安心些。

不过呢,也有一些老人觉得陪诊服务的价格有点贵,心里犯嘀咕:“就陪我去看个病,咋要这么多钱呢?”但运营机构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说,陪诊费的80%都得给到陪诊师,毕竟陪诊师的工作又辛苦又需要专业知识,没有这点报酬,谁愿意干呀。除此之外,还有平台运营的费用,像服务器维护、客服人员工资啥的,以及给陪诊师和老人购买保险的费用。护仁安老护颐陪诊事业部的负责人张燕就无奈地说:“我们给陪诊师买的场所险,价格特别高,每一单可能就要好几十块,每次交保费的时候都肉疼,真希望能尽快有专门针对陪诊服务的险种出现,这样我们的压力也能小一点。”

陪诊师的日常与行业前景

1992年出生的李秀琴,是杨浦区第一批持证上岗的陪诊师之一。她大学学的是护理专业,本职是在杨浦壹家康养老服务中心做养老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她经常要上门为老人做家庭照护床位的风险评估,也会不定时地去给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在这个过程中,她可太清楚老年人看病有多难了。

现在很多医院都推行网上提前挂号,可这对老年人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那些老人摆弄手机的时候,手指都不灵活,眼睛也花,根本搞不定这些复杂的操作。就算子女帮忙挂好了号,老人到了医院,也会因为腿脚不方便、不会用打车软件,或者找不到科室而犯难。在养老大区杨浦,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特别多。李秀琴平均一天要去三户老人家里做评估和基础服务,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独居或者只有老两口一起生活,子女要么住在外区,要么远在异国他乡,根本没办法陪他们看病。

去年秋天,听说杨浦区开办了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班,李秀琴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和她一起报名的,还有近10名同事,有社区养老顾问,也有护理员。李秀琴说:“陪诊肯定是以后的大趋势,老年人太需要这项服务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众的事儿。就拿杨浦来说,陪诊的需求特别大,这个市场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大。你想想,现在年轻人都忙着工作,老人看病没人陪,这陪诊师的作用可太大了。”

考取了“上海养老服务照护陪诊师”证书后,李秀琴就开始接单了。有一次,她陪一位72岁的盲人谷阿姨去看病,让她印象特别深刻。谷阿姨家住长海路街道,眼睛看不见,脾胃又不好,每两个月就得去静安区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开药调理。以前谷阿姨去看病,全靠路上好心人的帮助,遇到红绿灯,都得小心翼翼地问身边的路人:“现在是什么灯?”特别不容易。

为了让谷阿姨能顺顺利利地看一次病,李秀琴提前做了好多准备工作。她仔细查询了地铁路线,了解了医院门诊科室所在的楼层,还提前和医院对接好了。到了陪诊那天,她准时来到谷阿姨家里,一路上,她紧紧地搀扶着谷阿姨,还跟她聊聊天,讲点好玩的事儿,让谷阿姨的心情放松下来。在李秀琴的陪伴下,看病不再是一件让谷阿姨发愁的难事。谷阿姨看完病后,拉着李秀琴的手说:“姑娘,要不是你陪着我,我真不知道该咋办,太谢谢你了。”李秀琴心里也特别温暖,觉得自己做的事儿特别有意义。

陪诊师陈斌也分享了陪诊工作的全流程。陪诊师的工作从老人有看病的意向就开始了,陪诊当天,要去老人家里接老人,然后帮老人完成挂号、看诊、付费、取药等一系列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老人可能说不清楚自己的病症,可能记不得自己要吃什么药,也可能突然身体不舒服,这都需要陪诊师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所以,陪诊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医疗护理知识,还要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有一次陪诊,一位老人突然在医院里头晕目眩,差点摔倒,陈斌眼疾手快,赶紧扶住老人,然后迅速从自己的“百宝袋”里拿出血压仪给老人量血压,又拿出糖果让老人吃,防止老人低血糖。好在处理及时,老人的情况慢慢稳定下来。

陪诊结束后,陪诊师要把老人安全送回家,还要把陪诊过程中涉及的老人的文件,像病历本、医保卡、钱包等,一一清点清楚,当面归还给老人。而且,陪诊过程中难免会涉及金钱往来,付费的时候,陪诊师一般会先帮忙垫付,最后再把相关凭证拿给老人,和老人结清费用。陪诊师的工作可不轻松,既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一次陪诊至少要两小时,期间要搀扶老人、推轮椅,还要在医院里跑来跑去,就算是大冷天,一趟下来也会忙得满头大汗。所以,大多数陪诊师都会随身带着一个“百宝袋”,里面装着纸巾、血压仪、糖果、口罩、水、纸杯等。陈斌说:“老人出门可能会突然要上厕所,这时候纸巾就派上用场了;血压仪是为了在出门前给老人测一测血压,看看身体状况;糖果是防止老人低血糖;口罩是为了防止老人在医院里被传染流感……这些东西可都是我们陪诊师的宝贝,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规范发展,让陪诊服务温暖更多人

民政部门表示,陪诊师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病人和老人,这就要求陪诊师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养。目前,陪诊师的技能要求和服务规范的团体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拟定当中。浦东新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李志伟说:“我们希望能加大医疗培训的力度,多录用一些有医疗背景的陪诊师。在市场化发展的基础上,政府也会做好托底保障服务,把这个服务网络编织得更紧密,让更多的老人都能享受到陪诊服务带来的便利。比如说,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老人,政府可以适当补贴一些陪诊费用,让他们也能看得起病、有人陪看病。”

杨浦区在规范陪诊服务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去年9月,杨浦区率先出台了全市首个聚焦陪诊工作的正式政策文件。去年10月,杨浦区启动了第一期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班,吸引了12个街道的灵活就业人员、67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员以及为老服务企业的从业人员,一共130多人参加。今年3月,杨浦区又将启动第二期培训班,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导入了医疗知识、技术应用、陪诊案例学习等,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才投身到陪诊行业中来。第一期的培训费用是1500元,加上考核费用290元,通过考核的学员,就能获得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联合颁发的“上海养老服务照护陪诊师”证书。而且,杨浦区民政局还会给获得证书的学员发放一次性考证补贴500元/人,对于那些获得证书起1年内持续在杨浦从事陪诊师工作的学员,还会发放执业补贴500元/人。这补贴政策一出来,好多人都心动了,觉得这陪诊师不仅能帮助别人,还能有不错的收入,多好啊。

这些经过培训的陪诊师,杨浦区通过与“国融乐养陪诊平台”合作,进行“定向输送”。去年通过培训班考取证书的陪诊师,基本都入驻了“国融乐养陪诊平台”微信小程序,这样一来,老年人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能轻松找到陪诊师并下单。现在,上海陪诊师的缺口大概有12万人,陪诊服务市场鱼龙混杂,参与的企业良莠不齐,陪诊服务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也各不相同。有的小机构收费高还服务不好,陪诊师不专业,老人看病体验特别差。这次为期半年的试点,就是为了把陪诊行业存在的痛点、难点都找出来,形成一套合理的收费机制,让陪诊服务能够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真正为更多有需要的老人和家属提供安心、贴心的服务。

陪诊服务的出现,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那些在就医路上艰难前行的老人。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行业能越来越规范,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看病的时候,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大家对陪诊服务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咱们一起期待陪诊服务能越来越好,为更多家庭解决老人就医的难题 。

0 阅读:12

优雅精灵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