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4 月 15 日,美国白宫官网更新声明称 "中国面临最高 245% 的对美出口关税",随即引发国际舆论震动。次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以 "具体税率数字可问美方" 的从容回应,揭开了这场关税数字游戏的本质 —— 看似骇人的百分比背后,实则是美式贸易霸凌的旧戏码。
这场关税博弈的起点可追溯至 2018 年特朗普政府时期。当时白宫以 "对等关税" 为名,对中国商品加征 34% 关税。其计算逻辑是将贸易逆差总额平摊至进口商品价值,这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的算法遭到多国质疑。随着贸易战升级,关税数字逐渐脱离经济逻辑,演变为政治博弈的筹码。现任政府继承的 245% 最高税率,实际上是七年累计叠加的产物,个别商品已承受十余轮加征。
"关税数字在美方手里就像魔术师的扑克牌。" 国际贸易专家指出,当特定商品关税突破临界值,继续提升已无实际经济意义。以中国出口美国的无缝钢管为例,245% 的关税意味着每出口 1 美元商品需缴纳 2.45 美元税费,这种畸高税率实质构成贸易禁令。美方反复炒作数字的行为,暴露出其将关税工具武器化的真实意图 —— 用心理震慑替代经济博弈。
面对美方极限施压,中国商务部明确指出 "加税游戏已沦为政治表演"。这种判断基于中国外贸结构的深层变革:2024 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速达 8.7%,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 6000 亿元,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催生的 "新消费市场" 正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当传统关税武器遭遇市场多元化战略,其杀伤力已大幅削弱。
外交部 "不愿打但绝不怕打" 的表态,展现了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定力。这种底气源自完备的工业体系与 14 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 —— 中国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中类、666 个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种独特优势使得任何单边关税措施都难以动摇中国经济根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 18 年超过 30%。当美国沉迷于关税数字游戏时,中国正通过 RCEP 等 21 个自贸协定网络,与 26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更紧密的经贸纽带。这种开放包容的贸易哲学与筑墙设垒的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关税战七年轮回,揭示出全球经济治理的深层矛盾。245% 的数字喧嚣背后,是旧秩序维护者与新兴力量的结构性碰撞。当中国以 "不予理会" 的淡然应对数字恐吓,以扩大开放的胸襟深化国际合作,这场没有赢家的贸易博弈或将催生新的游戏规则 —— 建立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或许正在关税硝烟中酝酿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