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出炉,呈现出两个特点,有些大学生要头疼了

象牙塔的那点事 2022-02-14 23:46:02

导语:距离第一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出炉已达五年,广大学生和家长都在期待着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的公布。如今,名单终于出来了。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出炉,在观察完名单后,我们发现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呈现出两个特点,有些大学生要头疼了。

第一个特点:不区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此次的名单和第一轮双一流不同,没有区分双一流一流大学和双一流一流学科,而是统称为双一流高校。

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而其他双一流高校都有确定的建设学科。

第二个特点:只有新增高校没有下车高校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共147所,比第一批的137所增加了10所。考虑到其中3所是因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这种两地办学高校分列产生,所以事实上只新增了7所,分别是:

山西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而从建设高校的名单来看,第一轮双一流高校全部在列,没有一所下车。

不过此次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根据教育部的官方解读,这份警示(撤销)名单中的高校在2023年会接受再次的评价,如果到时候不合格,有可能会下车双一流。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高校下车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大概率还会继续留在双一流高校行列。

有些大学生要头疼了

第二轮双一流没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分,这可能是教育部在淡化双一流高校的身份色彩。

但是,却对第一轮的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按照这份新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名单,除了清华北大,其他建设高校基本上都成了一个等级,只有入选学科数量的多少,没有学校档次的区分。

那么,对于第一批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未就读于一流学科建设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可能要头疼了。未来可能在就业时会面临一些工作机会的减少,毕竟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体制内单位未来很可能会更多的看重学科专业而淡化学校。

笔者有话说:

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入选的高校,前景肯定会更加光明,而没有入选的高校,可能至少在未来五年的建设期中面临着属性的劣势。对于第一批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那些就读于非一流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未来可能真的要头疼了。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1565
评论列表
  • 2022-02-18 08:18

    “双一流"要不要分上流、中流、下流?这样是不是更细致一些?

  • 2022-02-19 15:25

    复审后应该有退出双一流的高校,不能降低含金量。

  • 2022-02-16 05:38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如果想报考临床医学,华西湘雅(非一流学科)和郑大,天津医,广州医(三个都是一流学科),你选前两个之一还是后三个之一?

    用户16xxx45 回复:
    感觉学科评估含金量更高,有一些学校的A+学科都不是双一流专业
  • 2022-02-19 05:46

    那有那么多双一流大学,我认为用双一流这个概念来评估大学不准确。用A+,A-,B来评估大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