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中国的7nm只是玩数字游戏,落后美国10年!

科技道道 2024-12-02 09:51:02

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抛出了一个有点让人打击的观点,他说,“中国的芯片制造技术虽然在数字上看起来进步了,但实际上,提升的性能并不显著,离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美国,差不多还有十年的差距。”

说到7nm芯片,大家都知道它在半导体领域里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存在。7nm就是芯片上晶体管的尺寸达到7纳米,7纳米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这么小的东西,要把它做出来,难度可想而知。7nm芯片可是半导体工艺的“巅峰”,目前全球顶尖的芯片制造公司台积电、英特尔等,才刚刚在这块儿做出一些成绩。

虽然7nm技术在理论上是半导体行业的“巅峰之作”,但它的生产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极其先进的设备,比如EUV光刻机,还需要非常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超高的良品率。所谓良品率,就是最终能出厂的合格芯片占总生产量的比例。如果良品率低,那就是不合格品一大堆,根本无法投入实际应用。华为也曾经声称,自己掌握了7nm技术,大家纷纷为此点赞。可是,问题是,就算华为有了技术,生产出来的芯片在性能和稳定性上,恐怕还不如台积电、英特尔这种行业老大们。我们虽然有了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巨头们差距依然不小

讲到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虽然我们在芯片设计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在制造环节上仍然有许多技术瓶颈,尤其是在7nm及以下的高端制程领域。目前,我国的中芯国际,在14nm、28nm这些成熟工艺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最为直接的挑战来自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他们通过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等手段,试图限制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美国限制我们购买先进的光刻机,导致我们在某些关键设备上始终无法突破。黄仁勋虽然指出了我们的差距,但并没有完全否定我们。在他的言外之意中,其实是存在潜力的,特别是在技术进步的速度上,未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他甚至提醒西方,不要低估我们赶超的潜力,

这段话给了我们不少信心,回顾过去,我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取得的成绩,就像是一部“逆袭”大剧。从最初的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到现在已经能生产出世界级的存储芯片,我国在这方面的“崛起”,已经让许多人刮目相看。我们的芯片产业到底能走多远?难道真的是10年的距离?其实,答案并不完全是肯定的。虽然目前技术差距较大,但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速度面前,谁又敢断言我们一定会被落在后头呢?只要不断努力,10年的差距,说不定我们真的能缩短成5年,甚至更短。而这场芯片技术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0 阅读:0

科技道道

简介:科技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