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首个四川省长,儿子却被人打死,他为何表态、不追责?

历史的求知馆 2025-01-08 13:18:38

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的“一把手”,为了给全国粮食紧张的状况提供支援,他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众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然而,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却在儿子被打死的情况下,选择了不追究,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无奈?

1909年,江西省陵川县的农村家庭迎来了一名男婴,他就是李井泉。清贫的家庭没有让李井泉破罐子破摔,而是在心里买下了追求变革的种子。1930年,李井泉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折,他作为红四军的信使,被派去传递重要信件,任务完成后,毛主席的一句“年轻人,看你才华不凡,愿意加入红四军吗?”这样一句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此后他便成为了毛主席的助手,开始了他的政工生涯。它的表现非常不错,就连毛主席对他的评价都很高,称他“年纪轻轻却能居安思危,很有远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井泉被任命为四川省委书记,当时四川不仅是人口大省,还是全国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李井泉深知只有发展农业,才能改善民生,促进工业化。眼看四川在李井泉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好,然而随着中央提出“大跃进”政策,李井泉陷入了巨大的压力。1959年,中央要求四川调出55亿斤粮食支援全国,要知道,这些粮食是四川粮食储备的三分之二,不巧的是这一年四川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锐减。这让李井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中央的命令,一边是地方百姓的生计。最终他选择服从中央,但四川的百姓因为饥荒死亡率一度高达54%,这让李井泉背负了沉重的道德压力,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具有争议的部分。

1960年的一天,李井泉接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的电话,要求四川不仅要完成原定的粮食调拨任务,还要额外增加调拨数量,听到这个消息李井泉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他怒吼道“你是国务院,就你们有困难,我这里还是“小国务院呢”,谁来帮我们?”李井泉非常清楚,再调拨粮食四川很可能会发生极端情况,但四川必须服从全国的大局,做出牺牲。

但谁曾想,“小国务院”这种发牢骚的话,竟在特殊时期被有新人利用,进行大肆渲染,他因此被撤职,家人也受到牵连。1967年,李井泉的二儿子李明清在学校遭到几名学生暴力殴打,本就体弱有心脏病的他未能受住这次毒打,最终不幸离世,年仅23岁。同年3月,李井泉的妻子被当作地主婆抓起来,最终在1969年4月喊冤去世。接连失去亲人的李井泉陷入巨大的悲痛中,但他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坚信国家能还自己的清白。

转眼到了1978年,中国迎来了新时期,邓小平下令要好好查一查那些历史冤案,经过一番调查,当年作恶的几个家伙终于被法律制裁了,而李井泉却表示“算了,都是时代的原因,不追究了。继续查怕是要牵扯更多人出来,到此为止吧。”

李井泉的一生有过辉煌,有过争议,但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是伟大的革命家,值得我们敬仰。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