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灯光下,一台老式电视机闪烁着雪花点,屏幕里传来熟悉的BB机“滴滴”声……这不是你我的童年记忆吗?
最近,央视一套播出的新剧《棋士》以其对21世纪初社会风貌的高度还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部剧究竟是如何用细节打动人心的?
它又与同时期的其他年代剧有何不同?
央视一直以来都是品质剧的代名词,《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是刑警》的正邪较量,都曾深深地触动过观众。
如今,这部《棋士》再次延续了央视的优良传统,悬疑与年代元素的结合,使其一经开播便收视率遥遥领先。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这种充满细节、节奏舒缓的年代剧似乎更加青睐。
《棋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1世纪初,讲述了围棋老师崔业在生活重压下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
影帝王宝强和国家一级演员陈明昊的精彩演绎,更为这部剧增添了看点。
仅仅是第一集,就足以让观众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崔业与哥哥崔伟的复杂关系,在一场家庭聚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屋内,崔伟和同事们欢声笑语,而崔业却独自一人站在门外,脸上写满了落寞。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房间,看着儿子和哥哥亲密无间的样子,仿佛自己才是那个局外人。
儿子手中的玩具和桌上的KFC,更像是一根刺,扎在了他的心头。
就在不久前,崔业也曾站在KFC的橱窗前,渴望能给儿子买一份心心念念的炸鸡和玩具。
空瘪的钱包和被拖欠的奖金,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可是,当他看到儿子已经拥有了这些东西时,内心五味杂陈。
他默默地回到房间,将自己买的玩具放在儿子床边,独自一人用烈酒和汉堡下咽着苦涩。
儿子的病情,成为了压垮崔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得知自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无法实现警察梦时,懂事的炎炎并没有哭闹,反而安慰父亲:“他不当警察了,可以学下棋,下棋不用站着。”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崔业的心,他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悲伤,眼泪夺眶而出。
为了给儿子治病,崔业取出所有积蓄,却不幸遭遇了抢劫。
在危机时刻,他凭借着下围棋练就的敏锐头脑,冷静地分析局势,帮助绑匪和自己逃脱。
这次“帮助”却让他与绑匪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崔业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反而开始享受这种亡命天涯的刺激。
面对修车人的挑衅,他冷静地将汽油浇在车上,然后点燃了一根烟头……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冲天。
王宝强将崔业这种隐忍的“窝囊”和爆发时的凶狠,演绎得淋漓尽致。
与那些“假山假景假脸”的年代剧不同,《棋士》对21世纪初的社会风貌进行了高度还原。
剧中随处可见BB机、翻盖手机、万能充等那个年代的标志性物品。
不少观众感叹:“当时穷啊,都买不起。”
不仅如此,剧中还展现了许多90后的童年回忆:昏暗的游戏厅里,孩子们围坐在游戏机前,兴奋地喊着“九七打的贼溜”;大头贴照相馆里,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定格在色彩暗淡的照片上;小卖部里琳琅满目的零食、路边的电话亭、网吧里的电脑……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时代的印记,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棋士》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精彩的剧情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更在于其对时代细节的精准把握。
从KFC玩具到电子宠物,从干湿分离洗衣机到录像带和光碟,这些充满回忆的小物件,唤起了观众的共鸣。
相比之下,一些打着“年代剧”旗号的电视剧,却在服化道上漏洞百出,例如《六姐妹》中老妇扮少女的尴尬场面,以及《北上》中与时代背景不符的细节。
这部剧的成功,也离不开王宝强精湛的演技。
阔别影视圈12年后,他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他将崔业这个复杂的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既展现了父亲的慈爱和无奈,又刻画了亡命之徒的凶狠和疯狂。
《棋士》的热播,引发了观众对21世纪初社会风貌的热烈讨论。
你是否也在追这部剧?
它是否也唤起了你尘封已久的童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