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火重燃?

杨文山 2024-11-29 17:00:43

俄乌冲突给世界敲响了警钟,世界上任何一刻都可能引爆新的冲突。

如今,克什米尔的战火,似乎也在重新燃起。

克什米尔地区虽然荒凉,却是南亚的咽喉所在,连接中亚、中国、南亚乃至中东的关键枢纽。

这里不仅是多个板块的交汇点,更是南亚稳定的“钥匙”。

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拥有了牵动南亚、影响中亚和中东的力量。

这块贫瘠的土地,正是动荡背后的核心。

1965年,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火重燃?

克什米尔问题

2023年12月,印度最高法院裁定维持废除宪法第370条的决定,并要求恢复查谟与克什米尔地区的“邦”地位。

同时,裁定印度2019年设立的“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合法。

这实际上是对印度2019年单方面废除第370条的背书,却无视克什米尔人民的诉求,抛开印巴、中印之间的历史协议,也忽视国际社会的广泛呼声。

巴基斯坦迅速否定这一裁决,称其“毫无法律效力”,并指责印度的行动为“非法”。

中国外交部则表示,印度的司法决定无法改变克什米尔地区归属中国的客观现实。

伊斯兰合作组织也表态,呼吁撤销印度自2019年以来的一系列单方面行为,重申通过联合国决议解决争端。

印度显然是在利用所谓“有利的时机”挑起克什米尔争端。

他们认为,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可能迫使其依赖印度,而巴基斯坦内政困扰,也让印巴之间的差距加大。

基于此,印度通过最高法院裁决强化其克什米尔主权叙事,试图在国内外制造事实,为拒绝外部干预提供法律依据。

然而,克什米尔是国际公认的争议地区,不是通过单边立法和地图变更能够解决的。

2024年7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两起激烈的枪战。

6日,库尔加姆地区的两个村庄发生交火,结果造成2名印度陆军士兵和6名武装分子丧命。

随着袭击事件的频发,印度政府的“克什米尔稳定”论调也日益显得苍白无力。

曾有消息称,印度计划撤回部分驻克反叛乱部队,转而支援中印边境,但这一说法如今已经渐行渐远,彻底被现实打破。

莫迪政府曾宣称“克什米尔已得治理安稳”,但这些言辞无非是为了选举而做出的政治姿态,现实的局势却证明了这一点的空洞。

今年6月,莫迪亲自前往克什米尔,声称派发“礼包”以稳定局势,似乎这场政绩秀无法掩盖克什米尔依旧无法平息的冲突。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控制的自由克什米尔地区,由于电费上涨引发了民众骚乱,印度则对此幸灾乐祸,然而如今的事态发展,印度自然将这些乱象归咎于巴基斯坦的支持。

7月初,印军再次遭遇袭击。

8日,恐怖分子在查谟南部山区用手榴弹和枪火袭击了一辆巡逻车,造成5名印军士兵死亡,另有5人受伤。袭击者随即逃入山林,印军增援部队紧急围堵。

6月和7月,接连发生了三起重大袭击,印军和武装分子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尤其是6月9日,九名朝圣者在伏击中丧生,成为又一起惨痛的事件。

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兵力配置十分庞大:不仅有三个军、一个国家步枪队总部,还有大量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和邦警察驻守。

然而,面对数十人的“恐怖分子”或“自由战士”,局势却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扭转。

这几场枪战再次敲响了警钟,克什米尔这一争议领土的安全局势依然堪忧,战争与冲突如影随形,战火随时可能重燃。

历史遗留问题难解

自1989年起,克什米尔地区便成了印军与当地武装分子的激烈冲突场。

印度政府一方面将这些武装活动归咎于巴基斯坦,指责其支持并庇护叛乱分子,另一方面则不断加大军事打击力度。

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而言,克什米尔不仅是地理上的争夺,更是一段深刻的历史遗痕。

两国因克什米尔问题先后爆发过多次冲突,甚至多次上升为全面战争。

1972年,双方在《西姆拉协议》中重新划定控制线,将克什米尔一分为二。

但表面上的缓和掩盖不了潜藏的矛盾,印巴在该地区的摩擦时有发生,冲突从未真正消失。

尤其是2019年8月,印度莫迪政府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自治地位。

自印度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后,地区局势急剧恶化,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那么,印度与巴基斯坦究竟为何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死磕至今?

这一争斗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印巴分治。

当1947年英国从印度撤离时,未能平稳过渡,反而在划定边界时留下了极大的争议,克什米尔便是这场分治的副产品。

印巴两国各执一词,历史上的这些纷争和遗留问题,促成了克什米尔的争夺,并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不断激化。

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视其为国家尊严与战略利益的象征,克什米尔的控制权,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而是两国情感、历史、政治与军事力量较量的集中体现。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要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克什米尔的分治问题便是殖民统治的“遗产”。

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纷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英国在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未能妥善处理民族与宗教矛盾的产物。

二战后,亚非拉殖民地的人民在战争的催化下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尤其是克什米尔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迅速让英国的殖民统治陷入危机。

英政府意识到无法继续控制印度,决定赋予其“自治权”,同时开始策划撤离。

然而,为了削弱印度的反英力量,英国殖民当局延续“分而治之”的策略,挑动印度教与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使两派矛盾愈加尖锐,互不相容。

1947年3月,路易斯·蒙巴顿接任印度总督,深感次大陆的政治局势已无法挽回。

经过与印度各党派的谈判,蒙巴顿决定提前移交政权,匆匆回伦敦磋商后,于6月回到印度,并在第二天发布了“六·三计划”(即蒙巴顿方案)。

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印度分为印度教徒主导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主导的巴基斯坦两大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国移交政权。

在两国边界未最终确定之前,涉及孟加拉、旁遮普等地的归属问题将通过投票解决。

投票结果确定后,印度制宪会议与巴基斯坦制宪会议将各自决定国家的未来。

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或维持与英国的旧关系,但无法享有自治权。

1947年8月,政权移交如期而至,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次日印度自治领亦宣告成立,英国在印度次大陆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画上了句号。

尽管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对分治方案心存不满,但最终双方宣布接受,并迅速完成了分治的法律手续。

这一切为克什米尔问题的长期争斗埋下了伏笔。

战火从未远离

印巴分治后的短短数月内,克什米尔便成为了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1947年10月,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巴基斯坦派出约5万兵力,印度也动员约4万人参战。

双方在克什米尔的山谷与平原上展开激烈交火,血肉横飞,伤亡惨重。

最终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于1949年1月达成停火协议。

停火协议后,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三分之二的土地与四分之三的居民,而巴基斯坦则占据剩余的部分。

尽管停火,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印度政府随即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国际社会介入。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分别通过了停火及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两国均表示接受。

停火后,双方划定了所谓的“停火线”,但局势并未稳定。

1965年8月,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

战争的导火索是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停火线附近的激烈交火,巴基斯坦的正规军迅速介入,战局初期巴军占得上风。

然而,印度军队迅速反扑,大举进攻巴基斯坦本土,巴基斯坦军队节节败退。

印度军队一度逼近拉合尔的亚克尔运河,这成为巴基斯坦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时,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下令全军动员,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紧急求助于中国。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对巴基斯坦表示强力支持,并迅速调派部分现役坦克前往支援巴军。

中国不仅提供物资援助,还决定对中锡边界地区展开反击,以牵制印度的军力。

尽管中国军队已作出出兵准备,但在考虑到印度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外交承诺,中国最终没有介入战斗。

1965年9月23日,印巴双方在联合国的斡旋下同意停火。

次年1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第二次印巴战争正式结束。

第三次印巴战争,发生于1971年11月21日至12月17日,根源在于“东巴基斯坦”的动乱。

1947年分治后,巴基斯坦由西部与东部两部分组成,地理上被印度隔开,文化与语言差异显著。

西巴基斯坦的政治与经济权力长期掌控在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民则愈加感到被压迫,逐步要求独立。

至1971年,东巴掀起了大规模“不合作运动”,并提出独立建立“孟加拉国”的诉求。这一局势迅速引起印度的关注,印度政府看准时机,决定借此机会削弱巴基斯坦。

印度不仅支持东巴独立,还通过军事演习、外交访问、与苏联签订军事同盟等手段,为干预战争做好准备。

印度预计中国此时难以出兵援巴,因应对内部问题和联合国席位的争取,出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发起边境小规模进攻,迫使巴基斯坦总统在12月3日宣布对印度不宣而战。

印度总理英·甘地喜不自胜,宣布“孟加拉战争已经变成了对印度的战争”。

随即,战争全面爆发,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上的冲突接踵而至。

印度的战略是“东攻西守”,集中力量夺占东巴,巴基斯坦则全力固守,尤其在战略要地展开抵抗。

印度的主要目标是达卡——东巴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计划通过三面围攻及南方海上封锁逼迫巴军投降。

经过长时间激烈作战,12月16日,巴基斯坦在东巴的守军最终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作战结束。

与此同时,西巴战场的战斗未见决胜,印军宣布12月17日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西巴的战斗也随之停歇。

通过这场战争,东巴从巴基斯坦脱离,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彻底解决了“东巴之忧”。

克什米尔问题与此次战争无关,但这场冲突所激起的民族仇恨却不可避免地延续到克什米尔,进一步加剧了印巴之间的敌对情绪。

如今,许多人不无忧虑地认为,克什米尔地区或将重陷战火,战争的阴霾从未散去。

克什米尔,这片被群山环抱、荒凉贫瘠的土地,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

这里的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和畜牧业勉力维系生计,工业几乎无影无踪,是南亚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表面看,克什米尔似乎并不值一提,领土价值微乎其微。

但它连接着中亚、中国、南亚与中东,甚至波及到欧洲和非洲。

可谓是地理上的交汇点,南亚的咽喉要道。

谁掌控这里,谁便能够握住南亚的钥匙,进而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施加影响。

这不是关系到整个地区乃至全球战略格局的博弈。

它决定着南亚的未来,还能够牵动中亚与中东局势的走向。

回顾印巴两国间长达数十年的恩怨情仇,我们不能奢望短短数年间便能化解积深的仇恨与对立。

克什米尔问题涉及复杂的民族、宗教、政治和历史因素,必然不会在短期内得以解决。

双方的积怨深重,试图以一纸和平协议或一时的妥协来终结这场漫长的争斗,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对各方而言,这场争斗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震荡。

参考资料:

浅析克什米尔问题 石向焘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爆发枪战,2名士兵、6名武装分子死亡澎湃新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