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 2.96 亿慢性乙肝感染者,我国作为乙肝大国,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数量庞大。然而,在用药过程中,若忽视一些关键注意事项,不仅可能让治疗前功尽弃,还会加重肝脏负担。以下这 4 件事,长期吃乙肝抗病毒药的人千万不能做,现在了解还不算晚!
1.切忌擅自停药或不规律服药
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需持续抑制病毒,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临床中,不少患者擅自停药致病情反弹。突然停药会打破药物平衡,使病毒复燃,引发急性肝炎。务必遵医嘱定期复查,按时按量服药,可设闹钟或用药盒辅助。
2.严禁饮酒及食用高油脂食
乙肝患者肝脏本就受损,饮酒产生的乙醛会损伤肝细胞、干扰药效,长期饮酒者肝硬化发生率更高。炸鸡、肥肉等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脂肪肝风险。患者应清淡饮食,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和蔬果,严格戒酒,杜绝含酒精食品。
3.避免随意联用其他药物
乙肝患者肝脏代谢能力弱,多种药物联用易相互作用。如感冒复方制剂中的对乙酰氨基酚,与抗病毒药同服可能产生有毒产物;部分中药、保健品也会增加肝负担。用药前务必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谨慎使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和中草药。
4.不可过度劳累与熬夜过度劳累和熬夜会使肝脏血流减少、肝细胞修复能力下降,还会降低免疫力,影响病毒控制。患者应保证 7 - 8 小时睡眠,避免重体力劳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提高药效、改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