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吴冠中:一幅画值1个亿,却给妻子买老款金手镯

清沁话文史 2023-04-21 17:01:14

1946年,27岁吴冠中要去法国公费留学,他想用妻子的金手镯换块手表,妻子却说:“假的,不值钱。”

40年后,已成名的吴冠中直奔曼谷金店,不买新潮项链,偏要老款手镯,旁人不解,他说:“我欠她的。”

01

1946年,吴冠中考取了民国教育部公费留学生,要去法国,可没有手表很不方便,却又没余钱买。

他知道新婚妻子朱碧琴有一只金手镯,是她母亲给的嫁妆。

他想把这只镯子卖了买块手表,妻子犹豫了:“那是假的,不值钱。”

可过了几天,她捧出手镯给他:“我记错了,这是真金的,你去卖了买手表吧!”

吴冠中与朱碧琴

吴冠中和朱碧琴邂逅于战乱时的重庆,是自由恋爱。

朱碧琴的父亲曾提醒女儿,学艺术的将来都很穷,但朱碧琴不在乎,她出生的家庭也很拮据,她不怕穷。

吴冠中出国时,妻子刚怀孕,两人跨国通信,朱碧琴舍不得邮票钱,一封信写半个月,攒满厚厚一沓才寄一次。

有40多天,吴冠中没有收到妻子来信,他很焦虑。

回国后才知道妻子那时难产,几乎送命,最后送到县医院全身麻醉动了大手术才侥幸脱险,孩子安全出生,取名可雨。

1950年,吴冠中回国,接妻儿到北京定居,小家庭终于团聚。

他进了中央美院任教,因学校宿舍紧张,就先在校外租了两间不见阳光的小南房,置办了几样简单的家具开始生活。

朱碧琴买菜做饭都带着可雨,十分辛苦。

后来,他们搬进美院宿舍,房子稍宽了些,就把母亲从老家接过来,可母亲住惯了南方,没过多久就嚷着要回去。

吴冠中、朱碧琴与三个孩子

那时,吴冠中的月薪是700斤小米,要维持小家,还要接济老家。

朱碧琴就找了一份小学教书的工作,另雇了保姆做饭带可雨。

后来,老二出生了,保姆顾不过来,他们只好请母亲把老二带回老家抚养。

等老二会走路时,老三又出生了,于是母亲再度进京送回老二,照料老三。

孩子一多,日子更穷了,五六口人挤在两间半屋里,一住就是25年。

02

吴冠中回国后,废寝忘食地投入艺术创作,甚至妻子分娩的时候,他还在专注画画。

他经常为了画画耽误吃饭的时间,把有限的工资花在画材上,寒暑假还自费去外地写生。

朱碧琴一向只关心饮食起居,从不过问艺术,此时也不禁口出怨言,甚至发誓:“不管你有多大本事,下辈子再不嫁你了!”

从纯净情侣走到柴米夫妻,两人的感情生了裂缝。

幸好这时,朱碧琴被调到了美术资料室,他们的工作有了交集。

为了更快地适应工作,朱碧琴努力学习钻研,成了吴冠中的学生。

吴冠中陪她去看画展,为她讲解每一幅作品,指导她欣赏留学带回的高级画册。

渐渐地,朱碧琴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她看多了名师作品,也开始重新认识丈夫的艺术创作,一场感情危机就此瓦解。

吴冠中与朱碧琴

1972年,岳母病危,吴冠中夫妇正在农场劳动,好不容易请了假去贵阳探病。

途经桂林,吴冠中想画阳朔。

到阳朔时,天已擦黑,他坚持要独自夜巡,了解全貌,以便明天作画。

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朱碧琴不放心他一人出去乱跑,却又拗不过,只好等在旅店。

当吴冠中借着昏暗的路灯返回旅店时,见一个黑影伫立在门口,那是朱碧琴,等了太久,她一见他就哭了。

第二天一早,吴冠中到江边作画,不巧老天下雨,还越下越大,朱碧琴打一把小小的伞为他遮住画面,两个大活人听凭雨淋。

后来雨停了,他要迁到山上作画,老天又刮起了大风,画架支撑不住,朱碧琴就用双手扶住画板,用身体代替画架,让他继续作画。

那时正值冬季,寒风凛冽,四只手都冻僵了,但朱碧琴从来不说:“还画什么画?”

03

1965年,吴冠中得了严重的肝炎,总治不好,同时痔疮又恶化,痛苦得一宿一宿睡不着觉。

朱碧琴在临睡时用手轻抚他的额头,天真地说:“我这一摸,你就一定能睡着了。”

妻子不爱幻想,此时竟向他许下这样天真的誓言,吴冠中不忍嘲笑她的幼稚,只感到无尽的悲凉和无限的安慰。

吴冠中一病几年,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欲望,后来索性放下一切,疯狂作画,肝炎竟奇迹般地自愈了,后来又请一位高明的医生做了痔疮手术,他不可思议地重拾健康。

吴冠中与朱碧琴

朱碧琴退休后就陪着丈夫一同出外写生,吴冠中在山间画画,朱碧琴就帮他背画夹,为他选景出主意,用傻瓜相机拍下他作画的模样。

看得不耐烦时,朱碧琴就一人四处走走。

有一次,他们到巫峡写生,一条羊肠小道,几步外就是悬崖峭壁,十分惊险。

朱碧琴走远了,过了许久,吴冠中才发现她一直没回来。

他急了,丢下画架一路寻找,终于在两公里外找到了妻子,她正跟村里的老婆婆闲唠家常,而他急得满脸又是泪又是汗。

吴冠中笔下的朱碧琴

1987年,已经名扬中外的吴冠中出访印度后回国,在曼谷转机,停留两天。

他有个习惯,就是一到新环境,立马抓紧时间看风光,找灵感。

可这次异乎寻常,吴冠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同机的驻外使馆的夫人们直奔金店,买下一只金手镯。

他听夫人们说,曼谷的金首饰成色最好,还便宜。

可别人都买新潮的项链,偏他只要老式的手镯。

风雨40年,朱碧琴老了,他终于买到跟当年那只一模一样的金手镯,送还了她。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红尘流年,相濡以沫,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1949年,30岁吴冠中搭乘伦敦巴士,邻座白人:“中国人的硬币脏。”​

5 阅读:204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