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我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踏上征途!
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开始!
开始之后没多久,志得意满的美国人遭遇了志愿军的快打旋风,连续五次运动战役之后,志愿军一鼓作气将美军和联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
这战果,让美国人和联军让从哪里来的,回到了哪里去。
从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到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为止。
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2年零9个月之久。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都是彭老总,虽然后续邓华将军跟杨得志将军短暂任职总司令,但那都是停战协议签署之后的事了,也就是说,大事尘埃落定之后,才有邓华和杨得志将军的上任。
毛主席秉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态度,给了彭老总无限信任,而反观美国人,情况就大为不同,他们先后换了三名总司令!
他们分别是麦克阿瑟,李奇微和克拉克。
(彭老总)
这三个司令员,容我一个人用两个词来形容。这就是:张狂的麦克阿瑟最悲催、聪明的李奇微最痛苦、悲剧的克拉克最无奈。
此话何解?容我说道说道。
先看张狂的麦克阿瑟最悲催。
为何咧?跟他在战争中的言行,战斗的胜负,还有下台后的遭遇息息相关。
战争之前,他是志得意满,嚣张无比。
身为日本太上皇的老麦,在战前就地位超然,堪称美国第一将。
率军参加朝鲜战争之后,更是用一出仁川登陆的胜利,收获了偌大的威望。
这也让他自以为天下无敌。
可这自认为天下无敌的战将,却在人民志愿军参加战斗后连败两阵,弄的灰头土脸不说,最后还因为跟美国总统杜鲁门矛盾重重,黯然下台。
(麦克阿瑟)
这前后待遇,可谓有天壤之别!要知道在战争开始之前,杜鲁门可说是给予了麦克阿瑟无限的信任、放纵和礼遇。
战前为了求教远东战况,杜鲁门还不顾上下尊卑,亲自前往威克岛会见麦克阿瑟,而不是在华盛顿等麦克阿瑟来报告。
这日本太上皇的张狂风采,可见一斑,让美国总统折节下士,这是中国人传统,可不是美国人传统。
但,战败了就是战败了。
麦克阿瑟在被撤职之后,虽然依旧收获了美国人英雄般的欢迎,并在1951年4月19日举行的告别演说中,以《老兵永不死》(Old soldiers never die),收获了掌声,可他的军事生涯已然结束,空洞的金质特殊荣誉勋章上所言的:“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评语,左右看,都是安慰剂。
(失败者)
联合国军的第二任总指挥,则是聪明但最痛苦的李奇微。李奇微无疑是一个聪明人,他通过战场上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志愿军的弱点:后勤问题。
于是,创造性的发明了“磁性战术”,抓住志愿军的弱点,也曾一度让志愿军从汉城退回到了三八线,收获了不少的战果。
(聪明的李奇微)
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一直是联合国军司令。这个志愿军最难缠的敌人,面对朝鲜战争时一直是痛苦的。
为何说他是痛苦的?因为他虽然是正常离职,但背后依旧有故事。
这故事,接替他成为联合国军司令的克拉克,有段话说透了: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一定具有同感。
为何接班李奇微的克拉克要这样说!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前任是带着痛苦离开的,他看上去逆转了战局,其实也是一个失败者。
因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将战线推到鸭绿江边,抵达中国国门,但他依旧没有完成任务!
这就注定了他离开时,没有完成任务,也并不甘心!
(克拉克)
接连两个总司令离开时候都不甘心,都痛苦,为何咧?答案是人民志愿军啊!麦克阿瑟的离开,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中的辉煌胜利。
是万岁军38军的奋勇搏杀,是长津湖上那无数不畏严寒的将士们,打出来的。
这才是麦克阿瑟悲催离开的理由,失败就是失败,无话可说!
跟麦克阿瑟一样,李奇微的命运也是我军雄狮50军、60军、63军奋战之后换来的。
确实,上任之初的李奇微,用自己的聪明,让联合国军将战线从汉城反堆到了三八线,一度占据了战略主动。
(李奇微)
可是也仅此而已了。因为随后的战斗中,拼尽全力的联合国军,占据火力优势,就连战术也很对头,可在李奇微带领下,依旧不得寸进。
这不得寸进,真就是无法前进!
比如,突击过程中,无数联合国军精锐面对驻守铁原的志愿军63军,愣是打不下来!
这突击失败,还有反击无力,让李奇微也明白了志愿军的坚韧顽强。
自那以后,他就开始改变战术,用兵力后置,火力前置方式,学起了清末曾国藩的战术,弄起了“结硬寨打呆仗”战术,指望用步步为营,缓慢推进的方式,不断压缩志愿军的生存空间。
(美军影像)
可这样的战术有用吗?当然没用。
面对志愿军将士顽强的防御,美军还是无法突破。
无怪乎美国史料,在评价李奇微战术时说的是:这样的战法,20年也结束不了朝鲜战争。
不仅无法突破,李奇微还被志愿军先后发起的汉江防御战、横城反击战、铁原阻击战打的信心全无!
为何美国人要和谈?看看和谈前李奇微痛苦的感叹就懂: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我们无法胜利。
(威武之师)
他的感叹之后,都是战争失败的痛苦和挫败感。而这个感觉,继承他位置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也有!
这个因为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用一句: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我是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个美国陆军司令官。
让中国人念叨不已的美国将军,他那一刻说的话绝不是吹牛,而是事实。
从这个言论来看的话,最痛苦的应该是克拉克。
(克拉克)
但真深究的话,克拉克还是没有李奇微痛苦,他的感触应该是无奈。为啥我要这么说咧?因为李奇微是美国陆军中数一数二,拥有大战略眼光的聪明人。
他猜对了志愿军的一切,唯一没猜到的,就是志愿军居然能够扛住他发起的疯狂进攻,死战不退。
在中国人的理解之中,李奇微用自己的聪明,成功阻击了志愿军的进攻,甚至还发起了反击。
虽然最后双方还是打成了阵地战,但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但,这成就过后其实李奇微并不开心的,甚至还在这场战争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被俘的美国人)
由此,才有后来李奇微担任美国陆军总参谋长时,一直不愿让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因果出现。
为此他甚至不惜得罪总统:艾森豪威尔。
因为他知道,美军真要不顾中国反对,深入越南战争,越过了17°线,搞不好就会引发另一场抗美援越战争,引发一场跟中国军队的直接战斗。
想想上甘岭战役,李奇微就心中忐忑!
这足见李奇微充分认识到了中国陆军的强大,世界第一轻步兵可不是说说而已!
(轻步兵之王)
这也有他后来的回忆录为证!他在回忆录中,将上甘岭称呼为伤心岭,在评论这场战役时,他也坦率的承认了美国军队的惨败。
这痛苦的失败背后,是一个世界最强国家,将自己所有的力量全部拉出来打架,自以为天下无敌,却突兀的发现,自己居然搞不定对手,赢不了敌人。
并且还明白了一件事,自己一定赢不了这场战争。这种无奈感,李奇微感触最深。
这深切的感触,也影响了美国人。
作为电影工业最发达,舆论宣传手段最多的国家,美国居然在朝鲜战争后一直致力于淡化对朝鲜战争宣传。
(联合国军坦克)
这背后的根源不过是,那是一场彻底的,无可驳斥的失败!
一场看似占尽优势,却打成势均力敌的战争,更难堪的是,美国人还走上谈判桌,签了唯一一个没有胜利垫底的停战条约,这个对手还不是以正规军的名义参战的,而是以志愿军名义参战的。
于是,就有了我今日的结论出现!
张狂的麦克阿瑟最悲催。
聪明的李奇微最痛苦。
悲剧的克拉克最无奈。
至于我们中国,在一场气吐山河的立国之战后,不仅让世界认知到了新中国的志气,也让今日东北有了战略缓冲。
这缓冲的重要性,看今日俄乌冲突就懂了,大国必有缓冲,没有不惜一战。
这一战,70多年前打完了,才有这70年国泰民安出现,才有经济腾飞出现,才有复兴指日可待。
致敬先辈,你们打得好,你们辛苦了。
史上最强轻步兵
李奇微,最接近战胜志愿军,但是铁原一战,把他的精气神打没了,实际上也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最佩服咱们志愿军!也最佩服彭大将军!
毛主席英明伟大。
和平是靠打出来的
感谢阿美让我们爆揍、让我们一站立威!向英勇的自愿军致敬![点赞][点赞]
分析的透彻![点赞]
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们致敬
只能说佩服先辈们的牺牲精神。没有他们的血肉之躯挡住了霉国佬飞机大炮,哪来的和平安宁?
李奇微最难搞,他上任后志愿军的穿插突袭战术打不起来了,由攻转守,从运动战打成了阵地消耗战
纯军事角度讲:李奇微、冈村宁次都是军事奇才,一等一的劲敌
李奇微的痛苦在于,没办法了,不管怎么样都没法了。 麦克阿瑟的痛苦在于,没想到,怎么会是这样。 克拉克的痛苦在于,别多想了,去收拾下,结束
致敬先烈,和平奠基者!
致敬英雄,朝鲜战场的英烈永垂不朽!!
冰天雪地打仗,欧洲人都不行,德国打苏联就是明显的战例。陆地之战解放军的战术无限可击
致敬,先辈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中国志愿军!永远的英雄!!
李奇微比麦克阿瑟强多了,但他们的兵不行,空有最强装备
先辈打的再好,晚辈后辈守好才对得起先辈,
纵观历史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体现了一代伟人的敏锐眼光和超乎常人的智慧,又重新领略古人一句名言,(安踏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所以伟人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就是这个硬道理。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历朝历代以来战力天花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扛住了美国的海空军优势,这个应该也有苏空军的功劳,必竟美帝未敢对中国领土实施战略轰炸
彭总先发现李奇微的礼拜攻略,才有了铁原血火。彭总还是比李奇微强,英勇的志愿军比美军强。
中华民族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好文!!!
战略缓冲是要拼命去争取的,如果朝鲜在美国手里的话,我们连说句话都是在敌人雷达的探测内的
李奇微这家伙有两把刷子,还是被英勇的志愿军打趴下啦!
愿美帝不再有李奇微,愿祖国军魂永在!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也是失败者,让美国在韩国驻军,时刻能打中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奇微无疑是志愿军最强劲的对手,战术应对准确而狠辣!他的上任使联军避免了一场巨大的军事灾难和朝鲜战争的完全失败
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僵持不下了,这个山头今天是你的,明天被我夺回来了,后天你又攻占了,如此反复打来打去没有什么意义了,就停战了
李奇微发现了我们的礼拜攻势,他采用的磁性战术。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必须要付出代价
沃克呢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国军队万岁!
麦克阿瑟是想丢核弹,才被杜鲁门紧急撤职的,不然可能会一直干下去,
李奇微最厉害麦克阿瑟上来不懂我们的打法所以吃亏克拉克最差
李奇微是三个中最厉害的了,四五次战役给志愿军造成惨重损失。
麦克阿瑟是被杜鲁门总统炒鱿鱼的,这也不知道。光荣个啥[得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礼拜功势:谁发现的,成就一世英明
打美帝要做好长期思想准备,百年
致敬先烈
实际上美国佬在韩战中有点马马虎虎的感觉,犹其是后期更明显了。因为一个集团军几个师兵力想把朝鮮.全打下来是不可能的。而他的注意力始终在欧州。战争中后期打打谈谈。陈了上甘岭美军没有攻击欲望了。基本上在三八线小打小闹。
如果说和平是谈出来的,哪是天方夜谭。只有一打出来的和平才是和平。今日俄乌会再次印证这点
朝鲜战争,美国佬赢了,美分说的。
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如果有同等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志愿军的战术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面对联合国军可以一敌三!
张狂的 麦克阿瑟 最悲催。 聪明的 李奇微 最痛苦。 悲剧的 克拉克 最无奈。
少见的好文
朝鲜人是怎么说的呢?
关键是要有亮剑精神
中国人用勇敢和流血牺牲换来了尊严!
但也是李奇微给志愿军造成的伤害最大⋯
用无数的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墨镜]李奇微没败 只不过没有达到预期 彭大将军轻敌让主力兵团打过汉江 洪学智韩先楚都劝不动 补给线被断 补给地被洗地 然后38军50军死守南岸 5万多人在十公里范围内被美轰炸机来回洗地 如果不是冒失 这些人不会壮烈 整个攻防转换损失7.5万人 包括被俘1.7万 直到铁原阻击为止 彭总晚年才悔悟
致敬志愿军!
李奇微没有那么神,他只是做了一个正常将领的正常发挥。因为我军初期根本没有在南部平原大规模突进的可能,那时装备太落后,后勤还供不上,在没有遮挡的开阔地和机械化部队拉扯是没有条件的。同样,李奇微无法在北方山地快速前进,因为他的机械化和火力发挥受挫,我军的战术会发挥效果,这是他无法寸进的根本原因。
打遍天下无敌手,联合国军在发抖
中国军队天下无敌
指抗美援朝时战线起于鸭绿江边境
不懂历史别瞎嚷嚷。属麦克阿瑟才最丢脸,反而李奇微救了美军,这也不懂
拥有最强火力硬是打成僵持战,从这方面来讲美国确实是打败了,反之如果志愿军有美式装备,战争早已结束,这点美国人也承认,所以后来随着志愿军后方的巩固,苏联先进武器的到来,美国人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胜,打不动了,只有和谈一条路。
以战止战,以战争换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