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张素净的脸庞在冯小刚《芳华》中啃着西红柿的镜头,让钟楚曦的名字一夜之间登上热搜。彼时观众还在疑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为何能空降大制作,甚至让马云专门发微博夸赞她“吃番茄的样子有童年味道”?
更令人咋舌的是,成龙、洪金宝等港圈大佬随后接力为她铺路,华谊兄弟的顶级资源仿佛为她量身定制。
然而如今,手握“顶配资源”的钟楚曦,却始终离真正的“天后”宝座差着一口气。
《芳华》选角时,冯小刚坚持启用零整容新人,钟楚曦从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彼时剧组流传着“苗苗是冯导亲自教戏,钟楚曦却是导演主动改剧本”的传闻,原本戏份均衡的女兵群像,最终呈现时她的角色明显更具记忆点。
电影上映后,女二号的她以“萧穗子吃番茄”的经典镜头抢占话题,马云、何穗等名人的集体打call更让她的热度反超女主。当媒体追问爆红感受时,她甩出一句“我要做天后”的宣言,这份底气显然不止源于演技。
华谊兄弟的签约成为关键转折。2018年,钟楚曦突然现身成龙《神探蒲松龄》剧组,与影帝阮经天对戏毫无怯场。次年又与洪金宝合作《九龙不败》,港媒拍到洪家班武指对她耐心指导的画面。
这种“大佬护航”模式在《荞麦疯长》《八月未央》等文艺片中持续发酵,甚至跨界到春晚舞台。但令人玩味的是,这些作品要么票房遇冷,要么口碑崩塌,豆瓣4分魔咒始终如影随形。
广州小康家庭出身的钟楚曦,自幼学习舞蹈培养出的飒爽气质本是独特优势。但急于求成的营销策略逐渐显露弊端:从“红毯杀手”到“港风代言人”,过度营销美貌引发审美疲劳;综艺里嚼口香糖、强压李晨吃柠檬的“胜负欲”,被批情商掉线;疫情期间违规聚餐事件,更让“特权咖”标签牢牢贴在她身上。
观众开始发现,这个被资本强推的“高级脸”背后,是演技始终停留在皱眉瞪眼的模式化表演。
回看钟楚曦的进阶之路,华谊鼎盛时期的资源倾斜、港圈人脉的精准对接,确实让她跳过新人摸爬滚打的阶段。但娱乐圈的残酷法则在于:资本能买来曝光度,却买不到观众真心。
当《芳华》滤镜褪去,缺乏《消失的她》这种全民爆款加持,再多的红毯热搜也难掩作品薄弱的硬伤。如今的钟楚曦仍在尝试破局,从《我要逆风去》的职场女强人到《最遥远的距离》的都市爱情,能否用演技撕掉“资源咖”标签,或许才是她通向“天后”路的真正考验。
影视圈从不缺被资本选中的幸运儿,但能留在金字塔尖的,永远是那些用作品说话的人。钟楚曦的故事,正为这个流量时代写下最现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