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儿郑安仪早前离世令人唏嘘,让好久没在媒体露面的郑少秋上了一波热搜。
从19岁入行至今大半个世纪,郑少秋称得上内地观众最熟悉的香港老艺人,不止是他早期经典作品《楚留香》《戏说乾隆》中风流倜傥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且丰富的感情生活同样广受议论。经历三段婚姻,4个女儿同父不同命,可谓一生女人债。
他的历任伴侣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肥姐沈殿霞,毕竟她在香港演艺圈有着出色的成就和地位,又是郑少秋事业上的“贵人”。虽说外形上的差异一度让两人恋情被外界不看好,但挡不住肥姐爱的痴缠,即便离婚多年仍放不下郑少秋,在节目上大谈特谈相处细节。
现任太太官晶华呢,平时都处于隐身状态,跟郑少秋结婚后几乎没在媒体上露面。由于不笑的时候有些“凶相”,经常被媒体写对着郑少秋“黑脸”“怒骂”,一言不合就发火离开。
郑少秋倒是不恼怒,对她言听计从,笑称官晶华本性温柔淑婉,为典型的中国女性,但有些事不要激怒对方,不过她有这个权利要求自己对感情专一,这样才不会引起误会。
官晶华的“恶妻”形象,反而降低了郑少秋背负的骂名。比如肥姐重病期间,媒体指官晶华阻止他前去探望,代替郑少秋与前妻女划清界限;肥姐去世后,又曝官晶华不让郑少秋管郑欣宜的事,导致父女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到了郑安仪去世,官晶华直接代替郑少秋发声,表示秋哥的心情未平复,已经联系上郑安仪的母亲卢慧茹,由于母亲是合法权益人,希望她出面亲自处理,其他殓葬问题,如得到允许会尽力帮忙。
这个回应可以说非常体面了,既维护郑少秋又撇清责任,足以见得官晶华并不像外界所描述的那般只会发火撒气,本质是精明能干的。
而官晶华淡出荧幕后,一直都是贤内助,照料好郑少秋和两个女儿生活起居的同时,还擅长理财,在港台都大手笔购置房产获利。媒体则将她的行为解读为在香港没什么朋友,因介入肥姐的婚姻遭众人排斥,只能靠投资打发时间,到寒暑假才能返回台湾跟家人朋友相聚。
实际上官晶华并非简单的华视小艺员,她的爸爸官莅铭是台湾竹联帮元老级人物,据传被蒋介石认作干儿子,背景与人脉非常厉害。所以当年沈殿霞得知官晶华跟郑少秋有私情后,毫无办法,无奈之下只能带他重回香港发展。
郑少秋跟官晶华结婚后,明显收了心,之后再无绯闻传出,感情持续到现在。今天就聊聊郑少秋背后的这个女人,看看到底是怎样一个“狠角色”。
1
官晶华1964年出生于台湾,10岁就进入台湾复兴戏剧学校学习京剧,曾用艺名官扬晶。这个“扬”字便是依照学校32个汉字的办学理念来按辈分排字。
复兴戏剧学校全名叫复兴戏剧实验学校,并不是一般的学校。那个年代的台湾剧校大多有着官方背景,由跟随蒋介石来台湾的外省知名人士创办与管理,入读的也几乎都是外省子弟,就是所谓的“眷村”后代。而这些后代跟竹联帮又有着紧密关系,后面再详细说。
这所学校的创办人正是王振祖,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到他的外孙陶喆就人人皆知了。陶喆的妈妈王复蓉就是王振祖的女儿,他则是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京剧“梅派”名伶,曾有着“山东梅兰芳”的美誉。
1957年,王振祖创办复兴戏剧学校之初,广招贫寒子弟,入校学费全免。办学经费一部分来自王振祖夫妻私蓄,另一部分来自募捐。这在当时算一个很大胆的举措,因为那个年代台湾京剧“私人挑班制”很难有生存空间,何况是这种办学性质。
但创校的前10年确实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梨园弟子,比如前面提到的王复蓉、后来进入娱乐圈的秦祥林(秦复林)等。而随着学校弟子整年海外公演,一方面财务出现困难,另一方面人事矛盾逐渐浮现,引发留在台湾的学员集体出走。到了1968年正式被官方收编改制。
现在复兴戏剧学校已经跟国光艺校合并,名叫台湾戏曲学院。值得一提的是,花费了大半辈子心血在学校上,想要大力培养京剧二代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王振祖,到了晚年却因厌世在学校自尽。
之所以花长篇幅介绍这所学校,是因为改制后复兴戏剧学校还承担了收容不爱念书的眷村子弟的任务。那时候的眷村子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到处惹事,不好好读书;另一部分努力读书,以到海外留学为人生目标。
虽然不能武断地说官晶华属于前者,但眷村弟子身份与在复兴戏剧学校读书的经历,足以让她跟这群学生混得很熟,何况爸爸还是竹联帮大佬。这也有了后来沈殿霞干哥邓光荣为其打抱不平,跟竹联帮之间的纠葛。
2
提到竹联帮,多数人会想到过去的帮主陈启礼,而他正是随父母到台湾定居的眷村子弟。那时外省人基本居住在用竹篱笆围起来的眷村内,竹篱笆内外仿佛两个世界,外省人与本地人格格不入,经常发生两方青少年打群架事件。
于是眷村子弟为了自保,结成帮派,1957年在当时的台北县中和乡竹林路成立“竹林联盟”,并以狮、虎、豹、凤、鸭等五个动物名称作为支派联盟区分,这便是最初的竹联帮。彼时也仅仅是个联盟形式的学生帮派,后来慢慢发展为不可控的社会势力。
官晶华的爸爸官莅铭,早年随军入台,后加入竹联帮。相比陈启礼这种竹联帮活跃人士,官莅铭在网上的公开资料甚少,只能通过元老级身份推断,他应该为幕后军师角色,负责暗中筹谋,不大参与前线行动,但在帮派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有了这层背景,官晶华的演艺之路走得顺风顺水,亦是复兴戏剧学校“扬”字辈中唯一在娱乐圈发展的学员,独独碰上的钉子可能就是邓光荣了吧。
邓光荣的爸爸邓博文早年也有江湖背景,曾为广州洪门致公堂堂主,香港联公乐的龙头大佬刘荣驹就做过他的手下大将。邓光荣进入娱乐圈后,还帮刘荣驹打理过帮派事务,俨然二把手般存在。
作为江湖大哥,邓光荣十分讲义气,跟娱乐圈不少资深艺人关系很好。于70年代在香港成立了银色鼠队流行乐团,包含了张冲、陈自强、谢贤、沈殿霞、邓光荣、秦祥林和陈皓,均为当时的红星。虽为玩票性质,但彼此感情甚笃,沈殿霞最小,邓光荣自然对她非常疼爱。
据媒体报道称,邓光荣得知沈殿霞的婚姻被官晶华撬了墙角,马上带人到台湾找她算账,没想到宫晶华背景强大,邓光荣只能作罢。其实他知道自己脾气火爆没什么好处,曾自嘲不要强出头,保护好自己才能生存。
时过境迁,这道坎在在他心里一直过不去,2008年沈殿霞的追思会上,邓光荣当面质问坐在台下的郑少秋,为何没尽丈夫与父亲的责任,让郑少秋上台来讲清楚。令得场面一度尴尬。
原本没安排上台发言的郑少秋,在郑欣宜的陪伴下先脱帽,对着沈殿霞的遗照鞠躬。一向注重仪容的他,首次当众露出秃头,似无声地反抗这些年自己也很辛苦。发言完后,郑少秋主动伸出友谊之手,仍遭邓光荣拨开。
这段三角关系中的当事人官晶华很低调,曾在1999年首次透露当年造成郑少秋跟沈殿霞离异,内心感到非常抱歉,自此再没回答任何问题,也就无从知晓邓光荣跟竹联帮人士到底如何过招。
3
纵观官晶华的演艺生涯,从1984年参与台湾中视的八点档连续剧《少林小福星》,到1989年跟郑少秋正式注册结婚后退圈,只有短短的5年。而在1985年跟郑少秋拍摄《楚留香新传》时,就已一见钟情,可以看出她的事业心没那么重,进娱乐圈玩票性质更大。
有着京剧武打功底,长相清秀,加之背景不凡,官晶华还是受到贵人提携,获得了很多演出机会,比如《楚留香新传》在选角的时候,导演就特别留意了还是学生的她。
最初饰演的女杀手樱子只有一集戏份,开拍后不断为其改剧本加戏,角色戏份仅次于女主角米雪。这在当时按资排辈的台湾娱乐圈很少见。
成为华视正式艺员后,官晶华第一部戏就是根据梁羽生小说《飞花逐月》改编的武侠电视剧,次年就扮演冯宝宝主演的《杨贵妃》里杨玉环身边好友寒玉。戏份有多重呢?从少女时代两人一起亮相,到最后一集杨玉环自缢,寒玉都陪在身边,角色分量能与主角分庭抗礼了。
自此,官晶华成为华视力捧的新星,一跃成为女主角。在《圣剑飞鹰》中跟刘雪华平起平坐,《飞象过河》中与胡瓜、刘家辉搭档,更一再成为华视电视台周刊封面人物,风头一时无二。
真正让官晶华为大众熟知的角色是《京华烟云》中牛素云,最初选角时定的演员并不是她。后来由于档期问题,原定演员无法参演,官晶华算临时救场。
而这个官家大小姐被她演得很精彩,从早期的刁钻古怪,到动乱后视死如归,让人恨也让人悲。精彩程度不输赵雅芝饰演的姚木兰,凭借该角色官晶华获得金钟视后提名。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官晶华选择息影照顾家庭,当时台湾的不少圈内前辈都为她感到可惜。其实她也不算完全退圈,虽然没有经营自己的事业,却将郑少秋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经常被媒体拍到当跟班夫人,与外界对接的事宜都会参与,不少节目导演都对她敬畏三分。
郑少秋曾对外说,喜欢男主外、女主内的相处模式,可能自己小男人,女强人驾驭不了。郑少秋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官晶华只是看起来小女人,骨子里还是女强人,上至财产管理,下至衣食住行,完全套牢郑少秋。所以郑少秋才乖乖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婆奴”。
要不是傍上这个,郑还得侍候肥姐一辈子
胖大姐难道就不"凶恶"嘞?赵雅芝惨不惨?翁美玲惨不惨?略知一二就不会觉得官晶华"凶恶"嘞。😜😜🤪😂😱🇺🇸☠️🇺🇸☠️🗽🗽🗽
邓光荣和向华强一样都是黑社会大佬的儿子也都是自家帮会的龙头,不同的是邓光荣是联乐公的话事人而向华强是新义安的话事人!
官晶华演的牛素云演技力压赵雅芝[呲牙笑][静静吃瓜]
笑看风云![哭笑不得]
颧骨高不好看,肥姐瘦点比她好看
官小姐讲:敢再出轨,老娘阉了你!基于她爸的背景势力,阿秋哥变成牧羊犬那样忠实,像小鸟那般依人。
竹联帮和洪门比它算个屁
官晶华面相:两腮没肉,此人难斗!
郑老秋是人渣
看来郑少秋也是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