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广仁寺,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城之中。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是康熙皇帝来陕西巡视时,拨专款敕建的,旨在为西北和康藏一带的喇嘛进京朝觐提供住宿。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广仁寺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见证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曾经去过一次西安广仁寺,那美好的体验至今仍萦绕在我心间。寺里有热情的志愿者递来水和湿巾,还有免费的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古寺的故事。那四方四正的古代寺庙建筑极具特色,整体布局严谨对称,红墙黄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寺内的建筑多采用了藏汉结合的风格,飞檐斗拱的设计精巧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屋顶上的琉璃瓦色彩斑斓,不仅有传统的金黄与朱红,还有藏传佛教中特有的色彩元素,交相辉映,别具一格。寺庙的门窗也都精雕细琢,上面的图案有佛教八宝等吉祥寓意的元素,既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这样的建筑中,传统中国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完美融合,更有精通佛法的师傅为群众答疑解惑,处处是一片和谐之景。
今年国庆节,受姐夫邀请,我再次踏上了重游广仁寺的旅程。
清晨,在姐夫家早早起身,享用了姐夫精心准备的早餐。有鲜香的蛋饺、浓郁的黑豆浆,还有昨天剩下却依旧美味的凉拌菜,酱牛肉、凉拌三丝、西芹拌黑腐竹,以及热气腾腾的葱油大饼,每一口都滋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填饱肚子后,我们开启了前往广仁寺的旅途。上次我是搭乘地铁去的,出了地铁站,步行几百米就到了。这次我们选择驾车,到达广仁寺停车场后,停好车,便朝着寺庙走去。一路上,百年古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人间,微风轻拂脸颊,还带来阵阵檀香味。深吸一口气,顿感神清气爽,满身的疲倦仿佛都被一扫而空。

进入寺门,我像上次一样,从志愿者手中接过一瓶水和一份纸巾。随后,我去左手边的房间买了一篮鲜花,准备请愿时献上。接着便开始游览主殿、偏殿和大殿。只见那些在生活中遇到难题的善男信女们都在虔诚地祈祷,他们都希望天上的神佛能听见自己的祈愿,帮助自己达成心愿。只是,或许是祈愿的人太多了,神仙也有些忙不过来,不能及时回应每一个请求。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有人信神,有人却只相信唯物主义的原因吧。这次游览的重点建筑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每一处都别具意义。比如那有着一两百年历史的菩提树、富有本地特色的痒痒树、精美的藏传佛教城市沙画,这些都承载着广仁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还有可以排队领取的财神纪念卡。门口的锦鲤许愿池也是一大奇景,各种锦鲤伴随着云雾游来游去,其中有一条为难得一见的金色锦鲤。
上次来时没开放的藏经阁,这次国庆因为游客众多,专门对外开放了。一楼是大殿,供奉着庄严的佛陀,二楼便是藏经阁。据说当年三藏法师从印度取回的经书就存放于此,这些经书是佛教文化传承的瑰宝,象征着中印文化交流的深厚渊源。这次还有高僧的舍利子可供瞻仰,

据说见到的人会受到佛祖的庇佑。我和姐夫赶忙去排队,可轮到我时,看了许久都没看到发光的舍利子,无奈之下,我只好用手机拍了张照片,想着回去后再慢慢找寻。等出了藏经阁,姐夫问我是否看到舍利子,我回答没有,并拿出手机给他看照片。姐夫急忙说道:“你不能在寺庙佛陀跟前拍摄,这是对佛祖的不尊重,会失去庇佑的,现在赶紧删除,进去磕头请佛祖原谅。”我听后,赶忙照做,嘴里念叨着:“莫怪,冒犯了,请原谅。”也不知道佛祖是否听到了我的忏悔。准备出门时,我注意到旁边有个带着孩子的母亲,正以五体投地的跪拜礼虔诚地祈求着,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想必她定是遇到了什么急事,才会如此恳切地在这里请愿。
之后我们又在周围转了转,便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天的旅程,让我感觉不虚此行。我想,广仁寺对于每一个到访的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它像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又像是一个心灵的避风港,给予人们慰藉与安宁。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都将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感受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