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结束,哪里盛产中国奥运冠军?
讨论中看到,成都新都是“奥运冠军福地”之一。
回顾一下,陈龙灿、谷爱凌、苏翊鸣、黄张嘉洋……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就工业而言,这里还盛产中国500强、单项冠军、行业龙头、专精特新……
其中,阿康健康是医疗健康领域佼佼者,打造“互联网+医疗”模式赋能本地健康服务平台。
总投资10亿元,建设互联网医疗产业赋能中心入驻新都。目前,项目处于进场装修阶段。
医疗与健康是关乎经济民生的战略工程,阿康健康作为产业链“链主”,落地后将带动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链主企业 新都范式今年5月,“2024年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
我们看到熟悉的身影——阿康健康入选“医疗与健康创新服务榜”,位于第24位。
这个榜单,旨在遴选真正代表未来医疗的中国创新医疗者。
对于阿康健康来说,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医疗与健康行业对阿康健康认可与重视;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市场表现及成长力都在进阶式发展。
以云仓为核心、云药为根基、云医为延伸,推动互联网“医+药+仓”融合发展,赋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引荐,我们助推阿康健康项目——大西南互联网医疗大健康产业赋能中心落户新都。
项目依托新都投资优势,建设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园和医药大健康供应链数智园两大园区,打造基层数字医疗健康服务为主题特色的产业生态链。
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园
建设社区公卫互联网诊疗平台、社区数字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互联网医疗产业创新赋能中心、互联网医疗大健康科技及服务企业总部基地、数智药房、AI数字人直播基地、数字医疗健康产业研究院。
医药大健康供应链数智园
分期建设区域医药保供云仓基地、区域核心药品拆零仓配中心、智慧物流赋能中心、医药电商区域结算中心等。
在此基础上,建设发展实体门诊+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助力智慧医疗新基建本地化升级,协同政府以园区建设招商,有效挖掘市场资源与产业化交换利用,提升产业经济转化的动能。
作为产业链“链主”,项目落地将提高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协同、赋能产业发展,聚焦医疗健康新渠道、新格局建设,打造“本地健康智慧管理”新都区范式。
如果将链主企业比作“莲心”,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就如同层层发散的“花瓣”,构成新都产业建圈强链的一朵朵“莲花”。
前两个月,新都领导莅临阿康健康集团子公司云康链仓调研。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西南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北医疗高地”进行交流。
会议中,领导对企业的“三云”产业发展模式表示认可,以及在新都落户的阿康大西南互联网医疗大健康产业赋能中心的发展成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可见项目快速进场装修得益于,新都区各部门政府主动服务、主动协调、主动跟进,极大地推动了项目进度,充分体现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对后期运营充满信心。
生物医药 加码投资新都,有“四桶水”之说。
——“药水”科伦药业、“汽水”可口可乐、“酒水”华润雪花、“茶水”达利食品。
2023年,这“四桶水”产值近200亿元,相当于新都全年GDP的1/5。
其中,科伦药业是起步于新都的本土企业。去年,迎来“高光时刻”成为新都首家产值破百亿企业。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中国制造业500强,综合实力进入中国医药工业前三甲。
主要承接新研发产品的生产,包括高活性口服固体制剂等系列(新)剂型产品,这些产品是属于国家医药发展规划当中鼓励的项目。
2024年来看,企业在新都基地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产量、销售、发货都超出了预期,背后离不开地方政府赋能为项目生产注入了更多“底气”。
新都基地是科伦药业“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策略的第一发,在保持大输液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的同时,正不断通过创新来打破“天花板”。
作为成都传统工业重镇,新都正在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生物医药业2023年产值达130亿元,增长25.7%。
目前,聚集科伦药业、千方中药、北京同仁堂等知名企业,覆盖了化学药、中药、生物制药等多种领域。
细微之处,见新都产业布局。
去年,年初就计划启动市中西结合医院分院、成医附院新(迁)建,扩(改)建成北新消费活力区医养中心等6个医疗项目,引进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在新都建园区,打造成北医疗高地。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都院区,位于新都区廖家湾片区,紧邻成都地铁27号线兴城大道站,按照国家三级建设标准。最新消息称,新都院区项目工程正在公示,拟于明年1月正式开工。
医疗健康,重在服务。
阿康健康以大西南互联网医疗大健康产业赋能中心作为区域产业运营中心,从解决基层百姓用药就医之难,转向为百姓提供更高效率、更有质量、更低成本的医疗健康服务。
以本地健康产业链为核心,发挥产业链主作用,做产业增量的强力补充,促进区域化、本地化的经济、民生同步发展。
阿康健康项目落地,力争打造区域化创新医疗综合服务高地,不断拓宽新都产业链的广度与深度。
工业上楼 先进制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产业园就是生态圈。
在新都,“工业上楼”模式已有多家企业进行了实践,不乏微网优联、拓米双都这样的链主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积极发挥链主企业带动和示范作用,已吸引多家配套供应链企业落地入驻。
对于企业而言,突破物理隔阂,最大限度构建网通产业全链条“一小时”经济圈,无疑是一种高效。
其中,微网优联是新都引进的第一家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这是四川乃至西南片区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5G全连接工厂。
在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企业一期的生产车间,几乎已是全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可以在一天生产超过3万台路由器产品,创造令人惊讶的价值。
谈到工业上楼模式,这也是新都非常典型的案例。
微网优联,一期项目占地面积只有4亩地,落户投产的第一年,就创造了12.7亿的产值,来到第二年,创造的价值就已经近20个亿了。
自企业落地以来,见证着新都智能终端产业逐步成型,产业链集聚成群的过程。
除了联合九州、康特等本土老牌企业联合采购以外,微网优联在不断开发成都本地供应商的同时,已集聚深圳、东莞等地网通产业关键配套企业。
有个直观数据显示,本地配套率将从原来的20%提升至50%,“一小时”全链条网通产业第二极初具雏形。
就新都而言,“工业上楼”不仅能推动产业载体空间向上,更是在于推动产业发展能级向上。
作为招商伙伴,我们将对接引进更多“链主”企业,拓展更多“链属”企业,推进“上下游”联通、“左右邻”贯通、“产业链”融通,持之以恒推进新都先进制造业发展。
一直以来,新都在产业招商上,低调务实、赤诚滚烫。从“四桶水”到“上天入地”,再到氢能、网通等新赛道, “制造强区”之路从未停步,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实力进击。
这样的新都,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