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几年爆发风波,英国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还以一种殖民老爷的身份对中国的正当措施指手画脚,栽赃抹黑。之后,随着大陆有力举措陆续出台,香港乱象得到有效整治,生乱土壤被彻底铲除!香港已然恢复了繁荣和法治,人民的生活安宁。
但是,英国人对此并不甘心,自从失去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后,他们便心怀怨恨,发自内心的希望看到香港出现混乱,人民生活不幸,以便证明他们的“成功”和中国“失败”。虽然现实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异想天开,但是他们总要通过各种方式证明“香港不行了”,甚至不惜公然撒谎。
前香港“殖民者”彭定康
最近,知名英国媒体“金融时报”也加入其中,发表文章,竭力唱衰香港,称:“香港已经输给了区域竞争对手新加坡。”
文章上来就列举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根据所谓的“房地产价格,空中交通和其他指标分析”得出结论:香港已经输给了新加坡,还引用新加坡的投资公司CEO的话说:新加坡政府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若是打眼一看,还有凭有据的,不过仔细一想,却不是那么回事。
文章引用数据称:香港的航班人数不到疫情前的50%,而新加坡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70%,因此“香港失去了该地区最繁忙机场的地位,输给了新加坡。”
这个数据基本属实,但是有一个基本事实却被有意忽略了,那就是新加坡早在前年便选择“躺平”,与病毒共存,因此对于航空运输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香港全面解除封控措施不到几个月时间,航班恢复50%已是不错的成绩,并且数据还在持续快速增加,以此刻的数据作为“香港输给新加坡”的证据,非蠢即坏!
香港国际机场
另外文章还称,由于中国对于科技企业进行“打压”,也导致“中国精英富豪离开前往新加坡”。先不说所谓的“打压科技企业”本就是西方媒体的抹黑言论,后面的中国“精英前往新加坡”也是一厢情愿的臆想,根本拿不出任何实际的数据证明,文章给出的唯一的依据竟然是“香港银行的存款一直在减少”,新加坡的存款上升。能将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数据关联起来,并且以此证明“中国香港精英移民新加坡”,也算是脑洞大开了。
汇丰银行香港总部
连文章自己也说:“很难量化有多少人从香港搬到了新加坡”,可见其心中有鬼,自己都觉得牵强附会。
事实上,要对比香港和新加坡的实力,只能从金融核心数据入手。那么金融数据能证明“新加坡已经替代香港”了吗?答案是:不能,甚至正好相反!决定城市金融地位的核心指标上,香港远远领先于新加坡。
并且香港背靠大陆,对投资者来说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资本市场活动方面,香港也领先于新加坡,股票市场成交额和市值是新加坡的七倍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香港2023年将增长3.9%,快于新加坡的2.3%。
过去几年,许多香港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前往英国或者美国,结果因为英美本就经济困难,找不到工作,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之前有报道,有香港人在移民英国后不久自杀。面对如此糟糕的境遇,许多人最终选择返回香港。
总之,香港并未如英美所期望的那样一蹶不振,反倒是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经济活力经历疫情的波动后快速反弹,相信,有大陆庞大的体量作为支撑,结合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