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4岁被越级提拔为副省长,59岁担任省长,61岁担任河南省委书记

悟空谈历史 2024-04-04 07:29:02

1982年,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谭启龙给中央写信,建议加快推进干部年轻化的速度,当时中央正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与培养干部,经过讨论后认为谭启龙的意见可行,于是加快推进了干部年轻化的速度。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年轻有为的干部得到了越级提拔的机会,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侯宗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侯宗宾后来的成就很高,曾担任陕西省省长以及河南省委书记等职务,那么,侯宗宾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侯宗宾出生于1929年,河北省南和区人,他不仅见证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也见证了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1945年10月,侯宗宾参加了革命工作,成为当地民兵队的队长,投身解放战争当中。

1946年,侯宗宾正式加入了我党,在这之后,侯宗宾长期活跃在家乡一带,他广泛宣传我党的革命思想,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土改运动,积极动员群众支援前线,为我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持,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9年,为了尽快接管南方城市,我党成立了若干南下干部团,随军南下。其实,河北地区的南下干部团成立并不顺利,当地群众对南方存在很多误解,尤其是受《三国演义》影响较深,认为南方是“不毛之地”,到处都是瘴气,人畜无法生存。不过,经过多次动员后,人们逐渐放弃了这种想法,南下干部团顺利成立。

侯宗宾也参加了南下干部团,并随军到达湖南慈利。新中国成立后,侯宗宾担任了慈利县区委委员、副区长、区长等职务,参与领导了当地的土地改革、镇反等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稳定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1953年,侯宗宾被调到湖南湘潭电机厂,在工厂中工作了十二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工业生产经验。1965年,侯宗宾又被调到甘肃兰州综合电机厂,担任了厂长一职,不过,一年后,也就是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侯宗宾也受到冲击,并被暂停了工作,甚至还被下放劳动。

1969年,侯宗宾重新复出,回到工厂,并被结合进入工厂成立的革委会,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一职。期间,侯宗宾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抓住一切机会恢复生产,力所能及的进行技术创新工作,稳定工厂的生产秩序,减少“四人帮”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1975年,侯宗宾被调到甘肃省机械工业局担任副局长,1978年,他又担任了甘肃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在干部年轻化政策的影响下,54岁的侯宗宾被越级提拔为甘肃省副省长,从一名副厅级干部直接晋升为副省级。

在这之后,侯宗宾晋升很快,1987年,他被调到陕西省,担任了陕西省代理省长。1988年,59岁的侯宗宾正式当选为陕西省省长。1990年,61岁的侯宗宾又被调到河南省,担任了河南省委书记。不管是在陕西省还是在河南省,侯宗宾都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干部思想,不断推进经济改革与创新,持续为地方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992年,侯宗宾又被调到中纪委,担任了中纪委副书记,继续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反腐事业添砖加瓦。2003年,侯宗宾离职休养,晚年侯宗宾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17年因病去世,享年88岁。

5 阅读:5585